深化交流合作 強固安全紐帶
——中伊俄“安全紐帶-2025”聯合演習回眸
搏擊風浪,礪劍大洋。
當地時間3月13日上午,隨着中俄艦艇駛離伊朗恰巴哈爾港,中伊俄“安全紐帶-2025”聯合演習落下帷幕。此次聯演,中伊俄三方圍繞“共創和平與安全”主題,深入交流、緊密協同,體現了高水平互信,展示了共同維護海上和地區安全穩定的決心意志。
完成兵力集結後,參演艦艇如何配合、作戰口令是否通用……在3月9日舉行的計劃會上,中伊俄三方就聯演方案和演練細節展開討論,為下一階段海上演習打下堅實基礎。
本次聯演組織實施更為靈活,作戰協同要求更高。中伊俄海上艦艇編隊10日抵達目標海域後,圍繞聯合反恐反海盜典型場景,展開為期2天的海上演習。打擊海上目標、臨檢拿捕、損害管制、聯合搜救……各方密切配合,順利完成多個內容的演練。在11日上午舉行的救援被劫持商船環節,參演兵力配合默契,成功制服“海盜”、解救“人質”。中方參演人員王德政&&:“演習非常成功,取得很好的練兵效果。”
此次聯演間隙,中伊俄官兵舉行沙灘競技賽等文體活動。“伊朗、俄羅斯海軍官兵的綜合素質、團隊協作精神,令人印象深刻。”高郵湖艦軍官蘇昊説,三國海軍官兵一起交流切磋、共同進步,留下難忘回憶。
聯演期間,希臘、荷蘭、巴西、阿聯酋等19國駐伊武官登上中方包頭艦參觀。
“‘安全紐帶’系列演習是海洋外交的一部分,三國海軍官兵展現了良好的專業水準,提升了反海盜和搜救訓練水平,有助於維護海洋安全。”聯演總結會上,伊方指揮官&&。
自2019年以來,中伊俄5次攜手舉行海上聯合演習,交流合作不斷推進,戰略互信不斷提升。伊朗海軍司令沙赫拉姆·伊拉尼在參觀包頭艦時積極評價中國在推動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方面發揮的作用,期待進一步加強與中俄海軍的協作和交流。(高德政 王寧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