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A-400M運輸機遭遇退單危機-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3/14 09:33:02
來源:解放軍報

歐洲A-400M運輸機遭遇退單危機

字體:

  前不久,有媒體報道,法國和西班牙正考慮大幅削減A-400M運輸機的初始訂單。受此影響,A-400M運輸機可能在2027年提前停産。

  作為英、法、德、西等國聯合研製生産的歐洲多用途軍用運輸機,A-400M運輸機集短距起降、空運空投、空中加油和低空自動飛行等能力於一身,獲得超過220架訂單。

  然而,再好的性能設計也暴露出一些不足,自2009年成功首飛後,A-400M運輸機曾多次發生事故,也曾因交付延誤被罰款。

  那麼,這次A-400M運輸機為何會遭到歐洲國家退單?其亮眼表現的背後又面臨怎樣的困境?請看本文解讀。

  老舊戰機陷入退役潮,歐洲合力打造新型運輸機

  武器裝備發展往往依靠軍事需求牽引和技術革新推動。20世紀60年代,美蘇冷戰愈演愈烈,越來越多歐洲國家開始批量裝備美國C-130“大力神”運輸機。之後,C-130運輸機性能逐漸老化,載重和機體寬度限制新型裝甲車和直升機輸送,其運載能力不足、靈活性有限等問題日益凸顯。

  研發歐洲新一代軍用運輸機刻不容緩。1982年,法、英等國軍工企業與美國洛馬公司共同探討合作研製未來軍用運輸機。在戰機性能參數方面,歐洲國家和美國遲遲無法統一意見。經過數年談判,歐洲各國決定優先滿足自身需求,導致美國退出計劃獨立研製。1993年,英、法、德、西等國開始聯合研製新型多用途軍用運輸機A-400M,解決大量老舊運輸機退役難題。

  當時,世界上已有接近2000架運輸機面臨迭代更新,潛在市場像一塊誘人的蛋糕,吸引了眾多軍工企業。經過一番角逐,A-400M項目由空中客車公司主導研發,土耳其航空航天公司等參與其中。此外,還有不少歐洲以外的國家也加入項目。2005年,南非政府簽署了A-400M運輸機研製項目意向書,負責戰機機身整流蒙皮製造。

  為了滿足歐洲各國對A-400M運輸機提出的一系列要求,設計人員對戰機總體布局、貨艙結構和裝卸系統等方面進行精心設計。從設計角度上看,A-400M運輸機具有如下特點:

  強勁的運載能力。A-400M運輸機採用大量先進複合材料,減輕機身重量,提高燃油效率,運載能力達到37噸。貨艙設計將傳統的圓形橫截面改為方形橫截面,可以進行雙層利用,容積超過330立方米,是升級版C-130J運輸機的2倍,能夠完成大型物資運輸。

  靈活的機動能力。A-400M運輸機機身為流線型,有效降低空氣阻力,提升空氣動力性能,可在萬米高空上以0.72馬赫的速度穩定飛行,並在跑道上實現短距起降。

  出色的保障能力。A-400M運輸機安裝空中加油系統,能夠為其他戰機提供燃油補給。一次飛行試驗,A-400M運輸機為西班牙空軍6架F-18戰機進行加油,提升機隊執行遠程作戰任務能力。

  先進的電子設備。A-400M配備先進的航電、雷達和結構健康監測系統,能夠準確感知周圍環境,並通過傳感器實時監測戰機各部件狀態,幫助飛行員在各種複雜環境下執行任務。

  憑藉性能設計優勢,A-400M運輸機收穫不少訂單。2000年,歐洲部分國家與土耳其宣布,選定A-400M作為歐洲未來大型軍用運輸機,訂單數量高達225架。歐洲保證將在合同簽訂後的51個月內完成首飛、71個月內實現交付。一年後,葡萄牙宣布購買多架A-400M運輸機,並要求參與相關研發工作,南非和馬來西亞也紛紛表達出訂購意願。

  面對老舊運輸機退役潮,歐洲國家瞄準市場需求,聯合研發新一代軍用運輸機。這種研發方式不僅助推各國軍工産業發展、帶來大量工作崗位,也為歐洲國家未來在其他重要武器裝備領域的深度合作奠定基礎。

  客戶訂單數量接連下滑,背後原因耐人尋味

  然而,再好的性能設計也暴露出一些不足。鋻於此,在歐洲國家正式簽署採購合同後,意大利公開宣布退出合作。意大利高層&&,A-400M項目的研製進度並不符合預期。

  2001年,土耳其減少了16架A-400M運輸機的訂單。2009年,南非也取消了8架訂單。一年後,德國和英國也分別削減訂單數量。今年初,法國和西班牙更是計劃放棄還未交付的23架訂單。

  A-400M運輸機為何頻頻遭遇退單危機?

  A-400M項目啟動初期,便遇到預算超支、合同糾紛等一系列問題。A-400M運輸機原計劃於2009年開始交付,但受研發資金限制,首批交付被迫推遲。一年後,歐洲國家同意提供數十億歐元貸款,項目才得以繼續推進。有消息稱,2023年第一季度,A-400M運輸機只交付了一架。C-130運輸機退役迫在眉睫,英國轉而購買C-17運輸機,法、德等國也紛紛選擇採購C-130J運輸機。

  此外,交付服役的A-400M運輸機也暴露出關鍵參數不達標、機身裂痕、發動機故障等問題。負責A-400M機隊日常維護的英國皇家空軍保障人員透露,A-400M運輸機耐腐蝕性差,戰機上的螺栓、支架、液壓接頭都存在生銹問題。2019年,德國空軍拒絕接收2架A-400M運輸機,理由是螺旋槳螺母存在問題。

  這些問題帶來不小的安全隱患。2023年,一架法國A-400M運輸機與加拿大加油機相撞,受損嚴重。往前追溯,2015年,一架A-400M運輸機在西班牙進行試飛時墜毀;同年,英國皇家空軍一架A-400M運輸機也意外墜機。事後調查發現,兩次飛行事故都是發動機軟體配置有誤引起,製造方因此暫停A-400M運輸機交付,並對所有現役戰機進行檢查和修復。

  A-400M運輸機訂單數量之所以下滑,背後的原因耐人尋味。一方面,製造方在A-400M項目中大膽採用“不製造原型機、首架戰機即為生産型”的模式,這在大型戰機的研製史上並不多見。過去,世界各國在研製新機時往往先製造數架原型機用於測試,經過多輪改進完善後才正式生産。這種急於求成的研發模式節省大量成本和時間,但也給戰機帶來諸多安全隱患。

  另一方面,A-400M項目採用民用客機研發模式管理,合作成員國依據各自採購架數擁有相應股份,承擔不同的生産任務。例如,法國負責玻璃座艙、飛行控制系統和機頭,德國負責機身後段和垂直安定面,比利時負責機翼前緣和襟翼……這種分工模式可以分擔生産壓力,避免戰機因耗資巨大而中途夭折,相比美國企業單獨研發風險降低不少。然而,一旦參與國工廠減産,或是部件質量把關不嚴,將導致交付延期,其他國家又無法替代製造。

  定價過高外銷困難,項目面臨停産風險

  2023年,A-400M運輸機研製方對外宣稱,該機的開發升級還在進行中,在技術、成本、保證産量、飛行可靠性等方面依然存在風險。最初,他們認為啟動A-400M項目所需的最低訂單是180架,研發預計耗資200億歐元,而目前的訂單數量要低於這一目標,經費開支也增加到400多億歐元。

  雪上加霜的是,截至2023年,A-400M運輸機研製方還曾因交付延誤被罰款12億歐元,發動機變速箱缺陷等一系列技術問題也未得到有效解決。

  如果法國、西班牙削減訂單數量,A-400M運輸機的生産工作最早將於2027年提前結束。從經濟角度上看,A-400M項目涉及歐洲各國40000多個就業崗位,項目停産意味着大量工人被迫下崗。2020年,空中客車公司以“軍貿市場蕭條、防務合同延期”為由裁減了防務和航空部門2000多名員工,其中大部分員工來自A-400M項目。

  一旦A-400M運輸機過早停産,還會引發更深層問題。此前,歐盟一直希望擺脫對美國的軍事依賴。對於歐洲國家來説,A-400M不僅是一架運輸機,更是歐盟核心成員國建立防務自主的標誌。

  為此,部分參與國一直從中斡旋,德軍一名高官&&:“德國正採取一切措施,推動A-400M運輸機出口。目前,波蘭表達出強烈的採購意向。”

  為了順利拿下訂單,A-400M運輸機研製方給波蘭政府拋出“橄欖枝”——根據歐洲國防工業慣例,生産價值分配通常與各參與國訂單數量相關,如果波蘭決定採購A-400M運輸機,將可能參與戰機的生産和後勤工作。不過,有業內人士分析,波蘭對A-400M運輸機的需求可能還不到10架,對於A-400M項目來説只是杯水車薪。

  外銷困難源於定價過高。實際上,A-400M運輸機售價遠高於同類機型,超出市場預期。起初,A-400M運輸機預售價是9000萬美元,但隨着成本增加,現售價是C-130J運輸機的2倍以上。

  2022年,法國、德國、瑞典簽署了“未來中型戰術運輸機”項目,希望通過該項目對A-400M運輸機機隊進行補充,在2040年左右完全替代C-130運輸機。據悉,新機型可能在現有A-400M運輸機的基礎上改進。

  過去,A-400M項目瞄準市場缺口,利用多重優勢,為參與國提供一定股份份額,將項目與歐洲防務一體化深度捆綁,獲得巨大的發展機遇。然而,後續對A-400M運輸機的定位不夠精準、效費比不高,採購方不得不降低預期、紛紛退單。未來,A-400M項目想要擺脫訂單下滑的困境,必須在提升産品質量、降低生産成本方面下足功夫。(余志浩 趙雲華 沈業宏)

【糾錯】 【責任編輯:王金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