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成立機動艦隊司令部-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2/14 11:37:40
來源:中國國防報

韓國成立機動艦隊司令部

字體:

  韓國海軍“正祖大王”號驅逐艦艦員在演習中準備發射魚雷。

  據韓國媒體報道,韓國海軍近日宣布成立機動艦隊司令部,標誌着醞釀和籌備超過7年的“大洋海軍”新艦隊正式啟動運行。這一舉措被視為韓國《國防改革4.0》的標誌性步驟,並成為韓軍“三軸體系”的新組成部分,旨在優化整合海上兵力。

  韓國海軍機動艦隊司令部於2月1日正式成立,並於3日在濟州海軍基地舉行成立儀式。該艦隊主要基於原駐濟州海軍基地的第7機動戰團組建。

  早在21世紀初,韓國海軍就在“大洋海軍”戰略框架下,開始探討組建能夠執行“遠海作戰、近岸威懾及多區域支援”任務的機動作戰力量。2010年,韓國在濟州海軍基地建立第7機動戰團。2018年,在《國防改革2.0》防務轉型過程中,韓國海軍明確提出“2025年創設機動艦隊”的目標。經過多輪改革調整,韓國海軍實現了這一目標。

  新成立的機動艦隊以濟州海軍基地為母港,不僅能夠利用南部離島作為支點,快速支援半島東西兩側海域,還可以前出至太平洋執行遠海作戰任務,同時借助地理位置的縱深優勢提高戰時安全系數。機動艦隊下轄3個戰鬥中隊以及後勤中隊、基地保障中隊和戰鬥訓練中隊各1個。其中,戰鬥中隊和後勤中隊構成核心作戰力量,後兩者則主要負責保障任務。

  目前,機動艦隊共配備14艘艦船,包括韓國海軍現役唯一一艘正祖大王級“宙斯盾”驅逐艦、3艘世宗大王級“宙斯盾”驅逐艦、6艘忠武公李舜臣級導彈驅逐艦及4艘補給艦。在10艘大型作戰艦船中,正祖大王級“宙斯盾”驅逐艦的首艦“正祖大王”號被部署在第1戰鬥中隊,其餘9艘艦船平均分配到各戰鬥中隊。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艦船原本屬於第1、2、3艦隊,曾根據任務需要配屬至第7機動戰團執行遠海部署等任務,此次調整後,將實現“管戰一體”。

  韓國軍方宣布,未來10年內,機動艦隊的大型作戰艦船數量將增至18艘,即每個戰鬥中隊裝備6艘大型艦船,包括正祖大王級和世宗大王級“宙斯盾”驅逐艦各1艘、2艘忠武公李舜臣級導彈驅逐艦,以及2艘新一代導彈驅逐艦(代號KDDX)。此外,包括“馬羅島”號兩棲攻擊艦在內的大型水面艦船、新購置的P-8A反潛巡邏機和即將服役的新型軍需支援艦都可能加入該艦隊。

  外媒評論認為,此次新機構的組建是韓國海軍對水面資源的一次重新整合,旨在將大型機動作戰力量集中於戰略後方的濟州島進行統一指揮和管理。同時,明確了韓國海軍未來的基本作戰架構,即包括4支艦隊、潛艇作戰司令部、航空聯隊、陸戰師/旅及混成戰團,使得作戰任務和指揮鏈條更為清晰。

  值得一提的是,機動艦隊所屬艦船此前已常態化地承擔韓國海軍大部分遠海任務,包括在亞丁灣打擊海盜、與外軍聯合演習、港口訪問和人道主義救援等。可以預見,機動艦隊將繼續作為韓國海軍“艦船外交”的重要窗口。此外,通過集中使用兵力,韓國海軍將能更便捷地參與美軍及其盟友組織的戰術級別行動,如派遣多艦編隊進行艦隊級聯合演習等。

  不過,不少外媒對新成立的機動艦隊發展前景&&擔憂。

  首先,資金壓力是一個主要挑戰。要實現裝備18艘大型作戰艦船的目標並形成戰力,機動艦隊在未來10年內預計將花費國防開支的10%左右。同時,按照《國防改革4.0》規劃,韓軍將向網絡空間、太空、戰略導彈、潛艇及新一代戰鬥機等領域大量投資。從長遠來看,機動艦隊獲得投資的穩定性並不樂觀。

  其次,作戰理念的適應性遭到質疑。一些韓國媒體認為,機動艦隊艦船實力的梯次搭配及其分層布局,已不適應現代戰爭的高節奏和全維度特性。在艦隊籌建及任務配置中,未充分考慮與其他軍種融合的問題。

  再次,特朗普重返白宮後,美國及其盟友體系面臨的考驗也會影響韓國海軍。部分韓國人士擔憂,美國可能以“責任分擔”為由,將韓國機動艦隊推到印太地區事務的前沿,而目前其艦船規模可能使韓軍難以兼顧自身安全。(石 文)

【糾錯】 【責任編輯:王金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