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穩,平淡,平凡。”這是一名即將退休的一級軍士長對自己從軍三十載的評價,“我這三十年,幹的都是一些小事,也沒什麼特別突出的成績。”王祖安在退休儀式上,跟大家分享道。
王祖安,男,江蘇儀徵人,1976年10月出生,1994年12月入伍,1998年5月入黨,一級軍士長,現任無錫聯勤保障中心某團通信營分隊長,榮立個人三等功、獲“優秀共産黨員”稱號、榮獲全軍士官優秀人才獎二等獎,被評選為2019年度“感動中心”人物。
從農村到部隊,從普通戰士到“兵王”,王祖安是如何在軍營大有作為?從軍30年,他的業務筆記高達60余本,上面密密麻麻的文字記錄了營區駐地軍事通信100多條、300多公里、500多個聯接點的線路圖……
心態平穩,才走得穩。王祖安説,“無論什麼時候,心態都要好。”當兵這麼多年,他最喜歡跟年輕人待在一起,覺得他們有活力,有朝氣。經歷過營區更換、小散遠點位駐守,關鍵還是心態。只有調整好心態,才能適應複雜環境,完成好任務。
爭在平時,讓在“評時”。三十年來,王祖安的體能成績始終保持特三的標準,每次體能考核都為自己設定小目標,“跟年輕小夥搏一搏!”三十年如一日,他始終以“本領恐慌”的危機感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素質,在不懈努力中歷練為官兵眼中的“通信兵王”。“我當兵就是為守好軍隊的通信命脈。”這是王祖安的追求。在他看來,自己不僅要搞好有線通信,還要精通程控、會議、電台等多個通信專業,這樣才能對得起“通信兵”這個名字。通過不斷學習,他精通綜合佈線、網絡工程、無線接力等多個通信專業,通過全軍通信和計算機機務專業高級技師職業技師鑒定,參加過數十次大項軍事活動,在專業期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
與其他一級軍士長不同,王祖安身上沒有密密麻麻的軍功章,寥寥無幾的獎章,在別人看來,還不如普通的一級上士獎章多。但其實,從2003年王祖安榮立三等功開始,每次評功評獎,他都主動提出退出評選,把更多的機會留給其他人,“我常跟骨幹説,要把戰士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戰士放在前,工作才能有威信力、説服力。”
30年初心不改,30年使命在肩。從原聯勤部第一次通信集訓、到中心新兵通信集訓、中心中級培訓,以及民兵集訓,從制定方案、組織集訓,到順利完成,他的心裏只有一個念頭:組織信任我,我必須堅決完成好任務!
因單位調整組建任務,需要在忠林坊建立無人值守機房改造業務,上級決定指派王祖安帶一名骨幹前往執行任務。在機房改造的二十多天裏,他寸步不離。後來,聽骨幹説:“王教員的家其實就在前面一棟樓,但是他從來沒回去過一次。”他跟家屬解釋説:“組織把我放在這裡,是對我的信任,如果我帶頭打了擦邊球,我底下的人就會效仿我,這是不負責任。”
就是這樣平凡的王祖安,用平穩的心態,在通信崗位上,平平淡淡工作了三十年。奉獻的是青春,彰顯的是忠誠。三十年堅守崗位,不忘初心,三十年如一日扎根一線,建功軍營,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不平凡的人生。(趙若昕、董浩、趙天田、張嘯雨、劉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