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推進智能化建設維護霸權 -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12/12 15:30:48
來源:解放軍報

美軍推進智能化建設維護霸權

字體:

  美制MQ-9無人機

  隨着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前沿科技迅猛發展,智能化建設已成為各國軍隊提升戰鬥力的關鍵。在這場全球性的技術革命中,美軍憑藉技術積累和戰略布局,正大力推進智能化建設,以維持其在全球的霸權地位。

  &&戰略規劃設計發展方向

  美國防部近年來發布多份人工智能戰略文件,明確智能化建設的規劃和實施路徑,強化跨軍種的統籌、協調與合作,有效整合資源,為未來戰場上的智能化作戰打下基礎。

  《2018年國防部人工智能戰略概要》設定了人工智能發展的總體框架。2022年,美國防部發布《負責任的人工智能戰略和實施途徑》,在強調技術發展的同時,提出人工智能應用的倫理與法律框架。美國防部2023年發布的《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採用戰略》,以數據驅動為核心,涵蓋基礎設施建設、人才培養、系統推進、決策支持等多方面的發展規劃。

  着眼任務需求,各軍種設計符合自身特點的人工智能發展戰略。美陸、海、空軍的人工智能戰略,分別聚焦“多域作戰”的力量集成與指揮優化、人工智能賦能分佈式艦隊建設、利用人工智能提升空中優勢和全球打擊力。美海軍陸戰隊《人工智能戰略》提出,要加強數據管理,支撐海軍陸戰隊“智鬥巧勝”。美軍網絡司令部公布的《網絡作戰行動人工智能路線圖》,意在將人工智能融入網絡作戰的方方面面,提高數據分析能力,擴大行動規模,更好破壞對手行動。

  編設專門機構促進發展轉型

  為全面落實各層級人工智能戰略,促進智能化發展轉型,美軍成立多個專門機構,以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軍事領域的應用和發展。

  早在2015年和2018年,美國防部就先後成立國防創新單元和聯合人工智能中心,挖掘科技創新企業中有軍事應用潛力的新興前沿技術,滿足美軍當前和未來的需求。成立於2022年6月的首席數字和人工智能辦公室,是美國防部推動數字化轉型和人工智能應用的關鍵機構。該機構合併了首席信息官、國防數字服務和聯合人工智能中心等資源,以實現數據、人工智能和網絡系統的整合,並向美軍各作戰司令部派駐人員,推動人工智能運用和數據交流。2024年2月,美軍聯合參謀部在指揮控制通信計算機與網絡局中成立人工智能特遣部隊,企圖在此基礎上將人工智能的主責機構實體化、常設化。

  各軍種建立專門機構,確保人工智能發展規劃落地。人工智能集成中心、人工智能特別工作組、人工智能跨職能小組……名稱各不相同,但職能大同小異,主要是負責落實各軍種人工智能政策,在實戰中驗證人工智能技術,將其更好地融入作戰體系,提升作戰效能。

  升級指控系統提升決策效能

  為適應現代戰爭信息化、智能化的發展趨勢,美國防部於2023年對指揮控制系統進行升級,由原來的“聯合全域指揮與控制”(JADC2)更名為“聯盟聯合全域指揮與控制”(CJADC2)。

  JADC2旨在連接所有軍事部門的傳感器,形成一體化指揮控制網絡。CJADC2則更加強調技術賦能和盟友整合:一方面,引入更多人工智能和數據技術,實現美軍內部跨域無縫集成和實時指揮控制;另一方面,通過聯通盟友和合作夥伴的指揮控制系統,強化聯盟間協同作戰能力,確保在複雜作戰環境中的信息和決策優勢。

  2024年2月,美國防部副部長凱瑟琳·希克斯宣布,已交付使用CJADC2初始版本。這一版本將軟體應用、數據整合和跨域操作相結合,初步實現跨域協同,具備支撐全球作戰所需的基本能力。按照計劃,美軍未來幾年將持續優化CJADC2系統,增加包括戰術指揮控制在內的新功能,推動CJADC2從概念向實戰演變。

  與此同時,各軍種也將各自開發的人工智能系統投入演習與實戰運用,在實踐中探索檢驗人工智能的效能與局限。2023年新一輪巴以衝突爆發後,美陸軍迅速將其梅文系統的人工智能算法投入實戰。相關信息顯示,2024年2月,美軍在對中東地區多個目標的空襲中使用了人工智能算法。據美軍計算,若基於衛星圖像等信息識別目標,再將數據傳輸給用於打擊目標的武器系統,需耗時約12小時,但在梅文系統幫助下,整個過程可以縮短到1分鐘之內。

  研發智能裝備執行複雜任務

  無人智能裝備的快速發展,正在迅速改變傳統作戰模式。以MQ-9和MQ-4C為代表的美制無人機,在偵察、監視、打擊等任務中展現出精準、隱蔽的作戰特點。美海軍的“海洋守望者”無人水面艦艇和“海洋先鋒”無人潛航器,分別在海上偵察和深海監測中發揮了重要作用。LS3四足機器人可用於執行補給和偵察任務,M5無人戰車能在城市作戰中提供偵察和火力支援。未來,隨着人工智能技術的提升,無人裝備將具備更強的自主決策能力,獨立執行複雜戰場任務。

  美軍還積極推動網絡攻防技術向智能化、自主化方向發展,推進網絡戰武器系統的標準化和集成化。例如,美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推出的自主網絡對抗系統,致力於形成自主對抗網絡威脅的能力;該局推出的其他兩個項目,則專注於提升網絡傳輸能力和數據交換的安全性。

  美軍智能化建設雖有較大進展,但其未來發展也受限於多種因素。首先,高昂的研發和部署成本限制了智能化技術的普及應用,導致內部資源分配不均及對傳統軍事力量投資不足,影響整體戰鬥力均衡。其次,人工智能技術可能帶來新的戰略風險,尤其是在網絡戰和電子戰領域,智能化系統的脆弱性可能成為對手攻擊的突破口。同時,美軍在追求技術優勢的過程中,存在忽視基礎技能訓練的現象,過度依賴新興技術,有可能在複雜戰場環境下暴露出應變能力不足等問題。此外,智能化戰爭中自主武器系統的使用,極易引發戰爭倫理和相關法律問題,遭到國際社會的反對。(祁琪  作者單位:軍事科學院)

【糾錯】 【責任編輯:王金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