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持續強化東翼威懾態勢 -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12/02 14:48:48
來源:中國國防報

北約持續強化東翼威懾態勢

字體:

  北約在拉脫維亞舉行“堅決戰士24”野戰演習

  近段時間,北約加速推進東翼軍事部署,不僅頻頻舉行軍事演習,還不斷增派兵力兵器,建設軍事設施。將俄羅斯視為最大威脅的北約,試圖通過上述舉措保持對俄軍事優勢。然而,在當前地區局勢緊張的背景下,上述舉措不僅無益地區安全穩定,還可能得不償失。

  綜合有關情況,北約強化東翼威懾態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增加兵力部署。今年5月,北約6個成員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芬蘭和挪威)共同決定,將在北約東翼邊境線上建設“無人機防禦墻”。8月,北約駐拉脫維亞多國作戰營升級為多國作戰旅,拉脫維亞為其提供支援和補充的5個預備役單位和2個高科技營也同步籌備。此外,德國增派4000名聯邦國防軍士兵常駐立陶宛,向波羅的海地區派遣1支戰鬥機特遣隊,並採購“硫磺石”-3空對空導彈和芬蘭製造的水雷等武器裝備,以提升波羅的海地區威懾能力。

  增大演訓頻次。據不完全統計,僅11月,北約就在芬蘭、拉脫維亞等國家和波羅的海地區舉行了“動態前沿”炮兵演習、“寒風24”海上聯合演練、“梅林24”反潛演習、“堅決戰士24”野戰演習等10余場演訓活動。今年北約舉行的“堅定捍衛者”“堅定正午”等多場重大演習,東翼前沿均是重要演習地點。此外,為加強對東翼部隊的指揮控制,北約還分別在德國、波蘭、芬蘭成立波羅的海特遣部隊指揮部、多國師東北總部及北歐陸軍司令部。

  增建軍事設施。今年3月以來,北約以羅馬尼亞米哈伊爾·科加爾尼察努空軍基地為基礎,啟動歐洲最大軍事基地建設,旨在增強東翼的駐軍規模、硬體設施和戰備水平。10月,北約3國(德國、荷蘭和波蘭)設立的軍事走廊正式投入使用,為北約軍事人員和物資調動提供更多便利。此外,北約還計劃在芬蘭、瑞典等國修建包括大型彈藥庫、戰略性機場等在內的1400余個軍事設施,並儲備約130萬噸戰備物資,以確保北約部隊能迅速投入戰鬥。

  事實上,作為對抗俄羅斯的最前沿,北約東翼一直是北約軍事部署的重點區域。近段時間,其在該地區軍事部署提擋加速,旨在盡快實現3個方面的目的。

  一是落實既定戰略。2022年北約馬德里峰會重新將“拒止威懾”和“前沿防禦”置於聯盟戰略核心地位。10月,北約新任秘書長呂特在就職演説中也明確將防務建設作為北約優先任務之一。另外,北約已啟動大規模擴軍計劃,加速推進東翼軍事部署是落實相關計劃的重要步驟。

  二是對抗俄羅斯。俄烏衝突已持續1000余天,衝突升級、風險外溢的可能性增大。芬蘭、瑞典加入北約後,北約與俄羅斯的邊境線增加1300公里。北約試圖通過增加在新增邊界線上的兵力部署,強化與新入盟國家的聯演聯訓,提高成員國間互操作性。

  三是應對美國可能的政策轉向。今年是美國大選之年,存在政府交接、政策轉向的變數,尤其是勝選後的特朗普曾多次放言“美國不會為國防開支投入不足的北約盟國提供支持”。在此背景下,增加國防開支、加速軍事能力建設,是歐洲各國應對美國降級對歐事務優先級的重要舉措。

  分析稱,北約持續強化東翼威懾態勢,必將遭到俄羅斯的強力反制,導致地區安全形勢進一步惡化。同時,歐洲各國在當前經濟低迷的背景下不斷增加國防開支,或將面臨更大財政壓力。(黃雷  徐世偉)

【糾錯】 【責任編輯:王金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