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虜伯公司製造的古斯塔夫列車炮。資料圖片
這是一種名頭響亮的大炮:無論是狙擊巴黎,還是一舉破壞塞瓦斯托波爾要塞,克虜伯大炮都是這些戰鬥中的絕對主角。
這是一個著名的家族企業:“克虜伯”軍工伴隨德國的崛起而逐步發展壯大,又隨着納粹德國在二戰中的毀滅而走向末路。
克虜伯企業發家的時間已經難以考證,但其真正進入世人眼中,應當從1810年家族第七代弗雷德里希·克虜伯創建克虜伯鋼鐵廠開始。隨着鋼鐵廠規模一再擴大,他們開始涉足武器裝備的生産。到了19世紀末,克虜伯公司已經擁有7.5萬名員工,每年能夠生産成千上萬的槍支、火炮和彈藥。
1914年6月,一戰爆發。戰爭給克虜伯公司帶來了巨大的財富。在這一時期,克虜伯公司推出了多款“拳頭”産品,例如1914年的420毫米“大貝爾莎”炮、1916年的“蘭格馬克思”炮、1917年的“巴黎大炮”等。
二戰期間,克虜伯為納粹德軍提供了眾多武器。其中,不僅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古斯塔夫列車炮和88mm防空炮,還有頗具盛名的“虎”式坦克。時至今日,“虎”式坦克仍然被很多軍事愛好者評價為二戰時期“性能最優異的重型坦克”。
為虎作倀的克虜伯家族也給自己引來滅頂之災,1943年,英國皇家空軍向克虜伯兵工廠投下2000多噸炸彈,將克虜伯兵工廠炸成一片廢墟。戰後,克虜伯公司的很多專利和技術也被美蘇兩國瓜分。
此後,克虜伯並沒有完全陷入沉寂。隨着冷戰的開始,企業領導人小阿爾弗雷德跟西德當局達成協定:其所有重工業、礦山和鋼鐵生産企業都轉讓給一個公司,由它負責出售;克虜伯則保留在造船、卡車製造和機車製造部門的股權;作為對其出讓産權的補償,克虜伯獲得補償金2.5億法郎。
憑藉着這次切割,不出10年,克虜伯企業再度站上前&。到20世紀60年代初,其已躋身歐洲十大企業之列,經營範圍包括造船、成套設備、橋梁建築、化工、紡織、塑料、水處理、煉油和核反應堆。現在,克虜伯更像是一個民營企業。它與蒂森公司合併後,更名為蒂森·克虜伯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機械製造、貿易、特種設備等。
2015年,夢想重回軍工領域的克虜伯公司參加了德國最新型號護衛艦的競標建造,按理説這應該是其重返軍工領域的第一次跨步,但它的步子似乎邁得有些大,建造的一艘護衛艦嚴重超重,德國海軍一氣之下將克虜伯拉入了黑名單。
克虜伯曾是“火炮與鋼鐵”的代名詞,但如今,它給人們留下的印象,似乎永遠定格在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李雷 劉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