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連線》雜誌網站11月11日報道,隨着敵方低成本的攻擊型無人機對美國海外部隊的威脅日益增加,美國軍方正在竭盡全力保護其部隊免受隨時存在的空中死亡威脅。但在昂貴的導彈、複雜的定向能武器及本國不斷擴大的無人機武庫之間,五角大樓越來越多地着眼於一種巧妙而簡單的解決方案:徹底改造槍支。
在今年8月舉行的“技術準備實驗”活動上,美國國防部測試了由新興防務承包商艾倫控制系統公司開發的“牛蛙”人工智能(AI)自主機器人槍支系統。
“牛蛙”系統主體是一挺7.62毫米M240機槍,安裝在一個專門設計的轉塔上,配備了光電傳感器、專有AI和計算機視覺軟體,旨在向無人機目標開火,其精度遠高於美國士兵使用M4卡賓槍或下一代XM7步槍等標準武器所能達到的精度。事實上,艾倫控制系統公司公布的視頻顯示,這種安裝在卡車上的武器系統可以鎖定小型無人機,只需幾槍就能將它們擊落。
“牛蛙”系統打擊無人機目標的有效性足以給國防部官員留下深刻印象。據《防務日報》報道,五角大樓研究和工程辦公室負責樣機研究和試驗的國防部助理部長幫辦亞歷克斯·洛維特在8月份的一次演示活動上對記者説,“低成本”的“牛蛙”解決方案的測試“進行得非常順利”。
用常規武器擊落快速移動的小型無人機,即使對最有天賦的神槍手來説也是一個重大挑戰。美國軍方一直在尋求各種方法,使其小型武器能更有效地應對無人機威脅。美國陸軍甚至開始將反無人機演習納入其基本訓練課程。
對艾倫控制系統公司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史蒂夫·西莫尼來説,優化槍支以應對無人機威脅的最佳方法不是通過新穎的配件或加強訓練,而是將先進的機器人技術和複雜的AI技術相結合,不再依靠猜測來確定目標並實施跟蹤。
雖然智能射手公司的“粉碎”火控系統等智能光學設備也利用AI和計算機視覺來追蹤潛在目標,但西莫尼認為,手動持槍瞄準快速移動的無人機,哪怕對訓練有素、裝備先進武器瞄準鏡的人類士兵來説,也是更艱巨的挑戰。西莫尼説,解決辦法是將人類完全排除在外,讓一個極其精確的定制運動控制系統在混亂的戰場上保持對來襲無人機的穩定瞄準。
不到400磅(約合180公斤)重的“牛蛙”系統比15英尺(約合4.5米)高、1.2萬多磅重的密集陣近程防禦武器系統更小、更簡單,但更適合為單獨的&&提供靈活保護,比如移動中的聯合輕型戰術車。在密集陣近程防禦武器系統發射“子彈雲”的情況中,西莫尼聲稱,“牛蛙”系統的精確度不僅足以在最低限度的彈藥消耗下擊落空中目標,而且能夠從側面對目標進行橫向射擊,從而使轉&能夠準確地對除自身以外的部隊構成威脅,並在多個系統配合下,打造分層防空網絡。
接下來還有“牛蛙”系統自主性的問題,這對軍事規劃者來説是個棘手的問題。根據五角大樓目前有關致命自主武器的政策,“牛蛙”系統的設計旨在讓人類“參與其中”,以避免潛在的“未經授權的交戰”。換句話説,這種槍支會瞄準並跟蹤目標,但在接到操作人員指令前不會開火。然而,艾倫控制系統公司聲稱,如果美國軍方未來需要,該系統可以完全自主運行,以便軍人專注於其他更重要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