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衝刺,從“特3級”到“特1級”
近日,記者來到信息支援部隊某部,見到了一級軍士長李建彪,他個子不高,身材精瘦,笑容溫和。談起軍事體育訓練“特1級”的優異成績是怎麼練就的,李建彪説,其實自己以前一直保持着軍體“特3級”的水平。去年,他拼盡全力、刻苦訓練,竟然真的僅用一個多月的時間,就實現了新突破。
李建彪:我基本上每天早上5點起床,先跑10公里,然後視身體情況,做100個俯臥撐、100個仰臥起坐、100個挺舉,練習1000米衝坡、200米搬輪胎……還要練所有的專項,專項考核必須達到優良以上。身體素質是最基礎的,因為軍人是要為打仗做準備的。
今年46歲的李建彪跑3公里用時11分11秒,2分鐘能做143個俯臥撐,這樣的成績讓很多年輕人都望塵莫及。李建彪笑着對記者説,他的家鄉在湖南安化,自己打小就在山村裏奔來跑去,身體底子比較好,幹起農活來也很拿手。1996年12月參軍入伍後,熱愛勞動、喜歡運動的習慣,一直伴隨着他從兵之初走到現在。
李建彪:大山裏出來的孩子,天生體能底子可能好一點。我從七八歲開始就&&家裏幹農活,砍柴、喂豬、放牛、掃地、洗衣、挑水……我基本上都&&幹,一直很勤快。新兵連的時候,我練得也很刻苦,受到了嘉獎。
資料照片:李建彪正在進行體能考核(歐永盛 攝)
從零起步,自學成才
新兵訓練結束以後,李建彪從炊事員幹起,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劈柴、揉面、配菜。為了把飯菜做好,他總是隨身攜帶一個小本子,記錄總結老班長做飯的方法和技巧,詳細了解官兵的口味喜好,在炊事員的崗位上幹得有聲有色。在當兵的第4個年頭,因工作需要,李建彪轉崗到供配電專業。
李建彪:專業書很厚,我就對照着設備,慢慢摸索着自學專業知識。理論知識,你如果只是看,而不進行實踐,就只是理論,變不成你自己的東西。
轉崗供配電專業以後,李建彪不怕苦、不怕累,加班加點苦學精練,很快就在眾多專業骨幹中脫穎而出。後來,不論是在哪個崗位、哪個專業,李建彪都鉚足了勁兒,幹一行鑽一行,出色地完成了上級交給的各項任務。2008年,兄弟單位新建一個水能發電站,李建彪作為技術指導參與了整個建站過程,並因地制宜,拿出一整套水電站管理規定。水電站建成後,表現出色的李建彪被任命為水電站站長。在水電站工作期間,他帶着戰士們每天巡線,還創新運用廢舊電話監測蓄水池跑水問題,榮獲全軍士官優秀人才獎三等獎。
李建彪:那時候,營部有老式的報務機和廢舊電話,我看到後就琢磨着,是否可以借助電話鈴響,去監測跑水問題。我馬上動手,架一條線過去,調試了沒多久就成功了。這樣既能提高水的利用率,又能節省人力,就不用專門到泄水口檢查有沒有跑水了。
資料照片:李建彪正在進行專業訓練(歐永盛 攝)
在戰友們眼中,李建彪是名副其實的專業“大拿”。然而,常年和電打交道,特別是高壓作業,危險系數可想而知。在一次重大演訓任務中,由於遭遇雷暴天氣,變電站的高壓架空線路避雷器受到損壞。為了保障演訓任務的順利完成,李建彪不顧個人安危,冒雨爬上電線桿搶修避雷器。
李建彪:當時又打雷又下雨,通常是不能在室外作業的,太危險了。但情況緊急,高壓線大概有十幾米高,我就爬到上面去修避雷器。由於架空線路太長,雖然兩邊的電停了,但線路中間在惡劣的雷電天氣下産生了靜電磁場。維修過程中我不慎被電擊,手被電打得沒勁了,人也差點從上面掉下來。好在我有防護措施,然後穩住心神順利完成了任務。
資料照片:李建彪(前排)正在進行教學示範(張亞棟 攝)
扎根一線,迎難而上
2013年,李建彪被調到團機關負責全團供配電和柴油機的維修管理工作。剛上任沒多久,他就迎來了一場硬仗——維修5&柴油機。這些柴油機型號不同、損壞原因各異,很多元件甚至都已停産。對於沒有學過柴油機維修的李建彪來説,想要在短時間內解決問題,着實“壓力山大”。但他憑藉“不服輸、肯吃苦、敢擔當”的精神迎難而上,啃下了這塊“硬骨頭”。
李建彪:我已經到這個地方了,那就咬着牙上。我拿着柴油機方面的專業書,花了三個晚上,在房間裏“啃”專業書,每天干到凌晨三四點。之後就開始對照着柴油機,一台接着一台排除故障。用了大概兩個星期的時間,都處理好了。
“困難面前有老李,老李面前無困難”,是戰友們對李建彪的一致評價。李建彪不僅自身本領過硬,還非常注重傳幫帶,誰遇到棘手問題向他請教,他總是有問必答、有求必應。李建彪欣慰地説,看到自己帶過的一批批年輕人成長為技術骨幹,他感到很自豪。
李建彪:上次,我去別的單位擔任職業技能鑒定教練員。考核一名戰士的時候,我感覺他的操作還不錯。鑒定結束後,他説:“您知道我的專業是跟誰學的嗎?”我問:“跟誰?”他説:“跟您學的。我們那幾個月上課,都是您在教我們,確實從您那兒學到很多東西。”
寒來暑往28年,李建彪以一腔赤誠扎根一線,苦練勝戰本領,從普通一兵成長為專業“大拿”,在專業比武中多次摘金奪銀,並參與編寫15本專業教案,培養了上千名技術骨幹,榮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李建彪告訴記者,能夠成為一名軍人是他人生的榮光,他會倍加珍惜軍旅歲月,繼續在強軍新征程上加速奔跑、衝鋒向前。
記者:胡晶 程成 管鵬赫 黃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