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航展即將開幕,哪些明星機型受關注? -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11/05 09:28:17
來源:環球時報

珠海航展即將開幕,哪些明星機型受關注?

字體:

  編者的話:珠海航展即將於11月12日開幕,參展的各型中外明星飛機近日陸續飛抵珠海。截至目前已經有哪些機型抵達,後續還有哪些飛機將會參展?《環球時報》記者根據公開信息進行了一番梳理。

  殲-35隱形戰鬥機提前官宣?

  在一個多月前的第十五屆珠海航展新聞發布會上,解放軍空軍副司令員俞慶江&&,“空軍近年來發展的新型戰機會公開露面,會把大家一直想看的、現階段可以給大家看的裝備拿出來。”俞慶江這番表態當時曾引起各方廣泛關注,紛紛猜測中國空軍到底會在珠海航展期間展示什麼新型戰機。

  “中國軍號”4日發布的一張配圖引發高度關注:一架戰機垂尾的涂裝上寫着“75”。

  11月4日,這個問題似乎有了官方答案。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官方公眾號“中國軍號”4日發布了一則配圖消息稱:“新飛機出官圖了?!它到底是不是網友期待的殲-35?先別急,我們3+5天后珠海見。”該消息的配圖是一架戰鬥機垂尾,上面寫着數字“75”。軍事專家張學峰4日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認為,從垂尾的形狀來看,這大概率是一架隱身戰鬥機。

  《環球時報》記者注意到,這是傳聞已久的殲-35首次出現在官方媒體上。公開報道顯示,在2014年的珠海航展上,中國公開展示了FC-31隱形戰鬥機的原型機並進行了飛行表演,這也是中國研製的第二種隱形戰鬥機。它屬於中型單座雙發戰鬥機,外形帶有典型的隱形設計並採用了先進的DIS進氣道,以盡可能減少雷達反射面積。此後FC-31作為一款出口型隱形戰鬥機,多次參加國內外防務展,被認為可能在國際防務市場上衝擊外國先進隱形戰鬥機的地位。

  根據西方媒體的猜測,解放軍近年也在FC-31的基礎上研製自用型號,即所謂的殲-35。張學峰&&,儘管“中國軍號”這則消息中提到殲-35時帶了“?”,但鋻於官方媒體的權威性和可靠性,在某種程度上這的確是對殲-35的 “劇透”,確認了該型號的存在。

  張學峰認為,“從圖片中可以看到,這是一架戰鬥機垂尾的涂裝,垂尾部分寫有“75”。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11月11日是人民空軍成立75周年,因此這個數字可能代表人民空軍從1949年11月11日成立迄今75年的光輝歷程。新型戰機的亮相體現出人民空軍在75年中不斷發展壯大,尤其是在裝備建設上取得長足進步。”

  中國“空軍三劍客”再度聚首

  殲-20、殲-10C和殲-16是中國空軍的“空中三劍客”,近年來多次在航展以及解放軍軍演中聯手出擊。11月2日中午,殲-10C戰鬥機率先抵達珠海國際航展中心。殲-10C屬於中型單發多用途戰鬥機,已經是珠海航展的老朋友了。它配備有先進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具備強大的遠距離探測能力,同時該機還可以攜帶包括“霹靂-15”主動雷達制導中程空對空導彈、“霹靂-10”紅外制導格鬥導彈以及多型精確對地打擊武器,是典型的空中多面手。

  殲-16D抵達珠海。(圖源:央視軍事)

  11月3日下午,2架殲-16戰鬥機抵達珠海國際航展中心。在第十四屆珠海航展上,殲-16首次與公眾見面。它是中國空軍新一代重型雙發多用途戰鬥機,可同時攻擊多個目標,具備遠距離超視距空戰能力和強大的對地、對海打擊能力。與殲-16一起抵達珠海的還有殲-16D電子戰飛機。它是在殲-16的基礎上加裝了多型電子戰設備,最明顯的外部特徵是機翼翼尖有粗壯的電子吊艙。

  11月3日,4架殲-20隱形戰鬥機組成的緊湊4機編隊也出現在珠海國際航展中心上空。作為中國空軍現役的主力第五代戰鬥機,殲-20不但集隱形、超機動、超音速巡航等性能於一身,而且在態勢感知、信息對抗、協同作戰等現代空戰的要素方面也有明顯優勢。珠海航展也見證了殲-20的一系列高光時刻:在2016年的珠海航展上,殲-20戰鬥機首次在公眾面前驚艷亮相;2018年的珠海航展上,殲-20首次在公開飛行時展示挂彈開艙,引起現場觀眾的歡呼;2021年的珠海航展是殲-20換裝國産發動機後首次對外公開展示……因此在本屆珠海航展上,殲-20又將帶來什麼驚喜,值得期待。

  蘇-57已經抵達,首次湊齊三款隱形戰鬥機

  11月4日,參加本屆珠海航展的一架俄羅斯蘇-57隱形戰鬥機降落在珠海金灣機場。這也意味着本屆珠海航展中,將有望首次湊齊殲-20、殲-35和蘇-57三種不同的隱形戰鬥機同場競技,這樣的規模在全球範圍內也很罕見。

  4日,參加珠海航展的一架俄羅斯蘇-57降落在珠海金灣機場。圖為飛行員與中國海關人員交流。(視覺中國)

  美國“防務博客”網站4日稱,蘇-57隱形戰鬥機是俄羅斯空天軍現役最先進的重型戰鬥機,旨在與美國F-22“猛禽”和F-35“閃電II”等其他第五代飛機競爭。西方分析家認為,蘇-57最大優勢在於強悍的空中機動能力,尤其是換裝了新一代“産品30”發動機後,該機在近距離格鬥時可能比F-22更有優勢。但與F-22戰鬥機始終強調爭奪制空權不同,蘇-57在俄軍中的地位被定位為多用途隱形作戰&&,具備對空對地對海多重作戰能力。報道稱,蘇-57的此番中國之行,意在借助世界上最著名的航空航天展覽之一,展示俄先進戰鬥機的隱形技術、超機動性和先進航空電子設備。在本屆航展期間,蘇-57將進行靜態展示和空中飛行表演,讓與會者有機會見證其尖端的設計和性能。

  11月4日上午,俄羅斯一架安-124大型運輸機降落珠海金灣機場,下午5時許,一架蘇-57的靜態展示機在這架安-124的機艙內現身。

  轟-6K“戰神”再度挂彈現身

  11月3日下午,中國空軍的轟-6K轟炸機也抵達珠海航展中心。代號“戰神”的轟-6K是中國自主研製的新型戰略轟炸機,具備遠程奔襲、大區域巡邏、防區外打擊等能力,也是中國空軍重要的遠程打擊力量,近年多次參加國內外重大軍事活動。今年7月25日,中國空軍轟-6K轟炸機和俄羅斯圖-95MS戰略轟炸機在楚科奇海、白令海和太平洋北部海域上空進行聯合巡邏,引起全球關注。

  2022年的珠海航展上,轟-6K在機翼下挂載了4枚空射導彈,引起外界廣泛關注。西方分析人士認為,該導彈是中國國産高超音速導彈。今年5月,中國空軍發布的視頻中出現了轟-6K投放新型高超音速導彈的畫面,顯示轟-6K與該導彈的組合已經實戰部署。《環球時報》記者注意到,11月3日降落在珠海的轟-6K轟炸機機翼下同樣挂載有兩枚類似導彈。

  除了轟-6K外,中國空軍的運-20運輸機、運油-20加油機與教-10高級教練機也已經抵達珠海。其中運-20是中國自行研製的新一代大型軍用運輸機,可在複雜氣象條件下,執行各種物資和人員的長距離航空運輸任務。運油-20是在運-20基礎上改裝的大型空中加油機,同時也保留了與運-20相同的空中投送能力。2022年9月27日,中國空軍透露,運油-20可給空中“三劍客”殲-20、殲-16、殲-10C戰機加油。

  無人機罕見自主降落

  無人機在現代空中戰場的角色正日益重要,中國空軍的無偵-7和無偵-10無人機於11月2日下午降落在珠海國際航展中心。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以往這類大型無人機參加航展都是事先拆開,通過地面車輛運輸到航展現場再重新組裝,而參加本屆珠海航展的這兩款無人機則是首次自主降落。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允許這樣的大型無人機通過自主降落的方式進駐航展現場,證明其飛行可靠性已經得到認可。

  據介紹,無偵-7是我國自主研發的一款高空無人偵察機,可進行邊境偵察和領海巡邏等任務。9月播放的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聯合其他部門攝製思想解讀類融媒體片《淬火》顯示,在空軍成體系遠海遠洋訓練中,出現由無偵-7無人機前推搜索,轟-6K收到坐標信息後發射反艦導彈的場景。該片還提到:“憑藉無人機的能力,突進敵人的火力圈,從生存率、戰損比、效費比上講,我們幹的是有人機幹不了的事!”而無偵-10有着突出的偵察和電子戰能力,大大提升了我軍戰鬥力。

【糾錯】 【責任編輯:王金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