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世界報》網站10月30日刊發文章,題為《俄羅斯的攻勢暴露了烏克蘭的重大缺陷》,作者是帕維爾·洛克申。文章摘編如下:
烏克蘭武裝部隊少將德米特羅·馬爾琴科在一次採訪中嘆息道:“我們在頓巴斯的前線正在崩潰,這不是什麼秘密。”馬爾琴科曾在俄軍大舉進攻之初阻止其向尼古拉耶夫以及敖德薩推進,還因為經常發表爭議性言論聞名。現在,他説出了軍方領導層至今不敢説的話。
頓巴斯局勢嚴峻。繼近四週前失去烏格列達爾之後,10月29日,俄羅斯國防部宣布已攻佔謝利多沃,烏克蘭顯然又失去了對另一個通往波克羅夫斯克據點的控制。波克羅夫斯克是烏克蘭最重要的後勤樞紐之一。
據報道,芬蘭軍事分析師埃米爾·卡斯特海爾米在社交&&X上&&,俄軍在頓涅茨克南部和東部發動了大規模攻勢,戰線長達70公里。他&&,雖然烏克蘭目前尚未丟失“極其重要的”陣地,但俄軍在最近幾個月乃至幾週的推進速度達到了今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根據美國戰爭研究所的計算,今年9月,俄軍平均每天能夠攻佔14平方公里的土地;而在俄烏衝突之初,俄羅斯每天征服的領土超過1200平方公里,約為現在的90倍。因此可以説,烏克蘭在東部的防線還遠不至於崩潰,但俄軍的推進給烏克蘭人帶來了嚴峻挑戰。
俄羅斯軍隊希望繞過烏克蘭沿着天然屏障構築起來的防線,前往波克羅夫斯克。在最壞的情況下,他們可能鉗擊安德烈耶夫卡,屆時烏克蘭人將被迫退守更為脆弱的防線,並在波克羅夫斯克前的開闊草原上與俄軍作戰。
卡斯特海爾米認為,按目前的速度,通往安德烈耶夫卡的另一個烏克蘭據點庫拉霍韋很可能在今年年底前淪陷。同時,烏克蘭幾乎沒有機會在如此靠近前線的地方修築新的防禦工事。
烏克蘭目前的弱點從何而來?馬爾琴科少將認為有多個因素。首先他&&,儘管有西方的援助,烏克蘭仍然缺乏武器彈藥,相比之下,俄羅斯的彈藥儲備還很充足。
據稱俄羅斯本土的炮彈産量可能在每年200萬枚左右,俄軍每天約發射1萬枚炮彈,烏克蘭無法望其項背。
馬爾琴科認為,另一個問題是士兵。“我們人手不夠。”此外,現有的士兵“非常非常疲憊”,幾乎已經沒辦法堅守陣線。前線的烏克蘭部隊兵力不足。烏克蘭最高拉達(議會)稱計劃再徵召16萬新兵,將部隊的人員配備率提高到85%。
據悉,自俄羅斯大舉進攻以來,已有6萬名烏克蘭人當了逃兵,其中一半是今年逃跑的。烏克蘭修改軍事動員法後,徵兵年齡已經降至25歲。
迄今為止,被動員入伍的烏克蘭人年齡大多在40至50歲之間。烏克蘭也和此前的俄羅斯一樣,從監獄吸納被定罪的犯人自願入伍,吸納人數約為3800名。
報道稱,前線實力懸殊也是士氣逐漸低落的原因:國際危機研究組織的分析師西蒙·施萊格爾稱,在前線的某些地段,五六個烏克蘭人要面對30名俄羅斯士兵。
此外,烏軍士兵還缺乏輪換。只有傷勢最嚴重的人才能免於重返前線。烏克蘭人目前面對的是可能大規模招募新兵的俄羅斯軍隊。這足以摧毀他們的鬥志。
第三個問題是馬爾琴科少將所説的“領導層缺乏平衡能力”,這裡指的是烏克蘭在俄羅斯庫爾斯克的攻勢,該行動佔用了大量資源,並逐漸在基輔受到越來越多的質疑。
那裏的部隊不是更應該留在頓巴斯嗎?這個問題出現得越發頻繁,而通過軍事行動向普京施壓的政治目標至今仍未實現。(編譯/鐘思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