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北約核演習背後最大獲利者 -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10/24 17:07:18
來源:解放軍報

誰是北約核演習背後最大獲利者

字體:

  近日,來自13個北約成員國的約2000名軍人和60架戰機,參加了代號為“堅定正午”的大規模核演習。這是2022年俄烏衝突爆發以來,北約連續第三年舉行“堅定正午”核演習。雖然在規模上基本與往年持平,但今年的演習仍有多個看點引發外界關注。

  從演習背景看,此次演習是在俄烏衝突持續延宕、美俄不斷降低核門檻的背景下舉行的。2022年美國拜登政府通過的《核態勢評估》報告,放棄了“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以及“只用以反擊核攻擊”原則,大幅降低了核武器的使用門檻。美國還加速研製低當量的戰術核武器,並將之部署在歐洲,加劇了歐洲的核對峙。今年4月,波蘭公開&&,希望美國在其境內部署核武器。在美國和北約的步步緊逼下,俄總統普京於9月底主持召開俄聯邦安全會議框架內的核威懾問題常設會議,宣稱將修改核政策,對於“在核國家參與或支持下、針對俄羅斯的軍事侵略”,俄可能使用核武器進行反擊。

  從演習時空看,此次“堅定正午”演習有了新的變化。一方面,演習時間從此前的一週延長到兩周。去年加入北約的芬蘭,也首次作為北約成員國參加核演習。另一方面,演習主要地域位於英國和北海上空,較以往明顯前推。演習期間共使用了8個軍事基地,演習區域距俄羅斯邊境最近只有約900公里,對俄威懾意味更加濃厚。

  從演習課目看,本次演習主要模擬如何將美國提供的核武器從地下倉庫安全取出並挂載到戰機上,實戰傾向更加凸顯。目前,美國在比利時、德國、意大利、荷蘭、土耳其5國共部署約100枚戰術核彈頭,並正在加緊換裝最新型的B61-12核彈頭。這種彈頭不僅打擊精度更高,而且爆炸當量可按需調整,實戰性更強。目前,歐洲已有多國裝備或正在訂購可攜帶核彈的美制F-35戰機。儘管北約官員強調此次演習“不涉及任何實彈”,但參演戰機機型預示美國正大力推廣使用F-35戰機挂載核武器實施核打擊的戰法。美國未來很可能以提供“核保護傘”的名義,將核載具乃至新型核彈向東歐國家擴散。

  北約以外部威脅加劇為由,不斷提升核演習強度,對地區形勢和全球戰略穩定都將産生嚴重衝擊。

  升級地區緊張局勢。在北約持續援烏遏俄的背景下,俄烏之間大規模高強度的軍事對抗很可能走向長期化。不久前,北約和俄羅斯都宣布了自己的擴軍計劃,北約計劃新增49個作戰旅,使地面部隊總兵力增加24.5萬人;俄則計劃再次擴軍18萬人,使軍隊總人數達到150萬人。分析人士認為,本次演習具有濃郁的火藥味,反映出北約與俄羅斯正面對抗的可能性在提升,將進一步惡化本就緊張的地區安全形勢。

  增加核軍備競賽風險。近年來,美國相繼退出《反導條約》《中導條約》《開放天空條約》,嚴重破壞全球戰略穩定和美俄相互信任。俄方則宣布暫時退出《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的設施核查機制。北約新任秘書長呂特指出,核威懾是盟國安全的基石,這次演習旨在“向任何對手錶明,北約已做好應對任何威脅的準備”。北約助理秘書長拉普斯利更明確地&&,北約“尋求通過幾種不同的方式威懾任何對手,主要是俄羅斯”。這樣的言論,可能刺激俄羅斯被迫加入核軍備競賽,通過發展核力量來維護自身利益,最終導致歐洲上空再度籠罩核戰爭陰雲。

  美國是最大的獲利者。美國主導北約通過核演習等方式強化對俄遏制示強,背後暗藏其謀求霸權的私利。在俄烏衝突延宕難決的背景下,歐洲對北約的依賴空前強化,不得不認同美國在歐洲加強核威懾的做法,接受美以提供“核保護傘”的名義把核武器部署到更多的歐洲國家。而美國用安全議題套牢歐洲,既可以“保護”之名行控制之實,強化對歐洲盟國的政治控制和軍事滲透,也可驅趕國際資本回流美國。種種跡象表明,在實現“戰略自主”上有心無力的歐洲,很可能再次深陷“核恐怖平衡”的旋渦中,難以自拔。(王恒文)

【糾錯】 【責任編輯:王金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