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俄羅斯政府向國家杜馬提交了2025年至2027年預算文件。其中,2025年俄國防預算為13.5萬億盧布(約合1450億美元),比2024年增長約30%,創下歷史新高。
自2022年俄烏衝突爆發以來,俄國防開支連年增加。2021年,這一數字為3.6萬億盧布,2024年增至10.4萬億盧布。根據俄政府文件,俄羅斯2025年國防預算佔俄國內生産總值的6.3%,比俄總統普京去年提出的6%目標還要高出一些。文件還顯示,這一比重在隨後兩年將分別降至5.6%和5.1%。近年來,俄羅斯不斷加大國防投入力度有着多重現實考量。
大幅增加國防預算是俄為應對嚴峻外部安全形勢作出的決策。在俄烏衝突延宕的背景下,烏克蘭計劃2025年將全部政府預算的60%以上用於國防和安全,數額約為540億美元。美國和歐盟也在加緊推動援烏計劃的落實,致力於使烏克蘭具備長期對俄作戰能力。此外,北約在不斷東擴的同時,還大力推進擴軍和轉型,試圖通過強化前沿部署等方式加強對俄羅斯的戰略圍堵。面對這些挑戰,俄羅斯需要增加國防預算,實現“強化國家防衛力量”的目的。用俄財政部長西盧安諾夫的話説,“軍費增加的相當部分是為了採購軍隊所需的武器裝備、支付軍人工資以及保障軍人待遇”。
為大規模高強度長期作戰提供支持。在烏克蘭戰場上,俄軍武器裝備消耗量巨大。相關統計顯示,俄軍平均每天消耗炮彈超過1萬發,最多時每天甚至消耗超過4萬發,如此規模的彈藥消耗,需要足夠的財力支撐。當前,俄軍工企業體系運轉已轉入戰時機制,武器産量成倍提升,需要投入更多資金保證軍工産品生産。此外,面對美西方軍事遏壓升級的現實威脅,俄將備戰基點轉為應對大規模戰爭。目前,俄軍為儲備規模化陸上作戰力量而新增設的師級作戰部隊亟待補充裝備。有媒體分析,即便俄烏衝突結束,為了加強相關部隊建設,俄國防開支也不會很快大幅降低。
滿足兵員擴充和提升參戰人員福利待遇需要。俄烏衝突爆發以來,俄大幅增加武裝力量編制員額,明確提出在2026年前將軍隊編制員額增加至150萬人,其中合同制軍人增加至69.5萬。為解決前線兵力短缺和兵員徵集難題,俄大幅提高參戰人員福利待遇,同時開出高額報酬吸引更多人參軍參戰。2023年10月,俄羅斯通過法律,規定參戰人員的工資自當月起增長10.5%,支付給陣亡軍人遺屬和傷員的撫慰金也相應增加。目前,莫斯科市支付給合同兵的單人一次性獎勵已經增加到230萬盧布,加上工資、津貼以及家屬補助,一名合同兵服役第一年可以拿到520萬盧布,是莫斯科人均收入的4倍多。以上這些措施的落實,都需要大量資金支持。
支持國防工業體系升級改造。俄烏衝突被很多人稱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場智能化戰爭”,以無人機、高超聲速武器等為代表的新型武器大量投入戰場併發揮重要作用。面對智能化戰爭浪潮,俄傳統軍工企業只有升級技術、優化産線、更新産品,才能適應形勢需要。實現這一目標,無疑需要持續的資金投入。
受西方長期制裁等因素影響,俄羅斯能否將大幅攀升的國防預算真正落實面臨不小的挑戰。不過,經歷了兩年多的俄烏衝突,目前俄經濟社會運轉已基本適應戰時狀態。俄經濟發展部門認為,俄羅斯2025年國防預算與自身宏觀經濟走勢大體相適應,並非某些西方媒體所稱的“不堪重負”。當前,俄烏衝突進入膠着階段。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近期&&,希望不晚於2025年結束這場戰爭。美國大選後,新政府對俄烏衝突的政策也存在一定變數。如果俄烏局勢走向緩和,俄或許會對國防預算進行一定的調整。儘早結束俄烏衝突,在歐洲構建起更為均衡、有效、可持續的安全架構,是國際社會的普遍期待。(亓林才 謝思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