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美軍接連重啟二戰時期舊基地,專家:針對中國意圖非常明顯 -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10/15 17:12:23
來源:環球時報

警惕!美軍接連重啟二戰時期舊基地,專家:針對中國意圖非常明顯

字體:

  二戰期間為了與日本爭奪太平洋控制權,美軍修建了大量機場。戰後這些機場大都因為失去用武之地而被荒廢。但美國媒體近日披露,美軍正接連重啟這些二戰舊機場,目的是“為了準備未來新的太平洋戰爭”。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的中國專家14日&&,美軍此舉針對中國的意圖非常明顯,但就連美國媒體也承認,這些簡易機場的配套設施很不完善,無法與經營多年的大型空軍基地相提並論,因此它們能否按照五角大樓設想的那樣在“新的太平洋戰爭”中發揮作用,還很難説。

  美國海軍陸戰隊一年內重啟兩座基地

  美國《防務新聞》透露,美國海軍陸戰隊最近開始翻新一座二戰時期舊機場,用於空中訓練和戰備行動,這已經是美國海軍陸戰隊今年重新啟用的第二個此類設施。報道稱,根據今年8月美國海軍陸戰隊公布的文件,將耗資2800萬美元對北卡羅來納州戴維斯營機場進行大修。海軍陸戰隊發布的消息顯示,戴維斯營機場最初是陸軍設施,建於1941年,二戰期間用作高射炮訓練中心。二戰結束後,美國陸軍於1946年停止使用。這座簡易機場佔地約275英畝,擁有一條3600英尺(約1100米)長的瀝青跑道,兩端還有混凝土停機坪。

  美空軍C-130降落在天寧島機場上。(圖源:《星條旗報》)

  美國海軍陸戰隊東部設施指揮官拉爾夫上校説:“該地區的航空和地面部隊將利用這條跑道進行全方位訓練,為美軍在全球各地的任務做好準備,包括模擬嚴峻的野戰機場條件以及測試遠征前進基地作戰概念。”這意味着該基地將起降美國海軍陸戰隊的所有機型,從KC-130“大力神”加油機到F-35隱形戰鬥機、MV-22“魚鷹”運輸機、其他多種直升機以及美國空軍的C-17大型運輸機。為此,在為期18個月的改造工程中,這條老化的跑道將被抬高,並用礫石和瀝青重新鋪設。同時還將重新安裝混凝土着陸設備和停機坪,旨在應對“美軍飛機懸停、着陸時産生的高強度熱量”。

  在此之前,美國海軍陸戰隊6月重新啟用了位於太平洋中部帕勞的貝裏琉島簡易機場。該機場是二戰期間由日軍修建的,美軍在1944年經過血戰將其攻佔。二戰後該機場荒廢已久,跑道上長滿植被。不久前美國海軍陸戰隊工兵分遣隊進駐貝裏琉島,對停用數十年的機場跑道進行修復與整平。6月22日,美國海軍陸戰隊的一架KC-130加油機順利在該機場進行起降測試,證明這裡已符合野戰跑道起降標準。《防務新聞》稱,戴維斯營機場為美國海軍陸戰隊增加了更多的訓練機會,而貝裏琉機場距離菲律賓馬尼拉約1000英里,距離日本沖繩的駐日美軍基地群約1400英里。“這種地理位置為第一島鏈周邊的美軍戰機提供了更多的部署地點選擇”。

  報道還強調,“美國海軍陸戰隊面臨的一個特殊挑戰是有效執行‘遠征前進基地’作戰概念,它旨在將小型海軍陸戰隊部隊分散部署到遠距離的太平洋島嶼上,這種作戰概念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空中力量的精確打擊、偵察、加油和補給等支持。”因此新啟動的兩座舊機場對於美國海軍陸戰隊提高航空作戰能力的計劃至關重要——無論是增強未來的行動力還是提升訓練能力。

  美國空軍重點擴建第二島鏈基地

  除了美國海軍陸戰隊之外,美國空軍也重啟了位於馬裏亞納群島的天寧島機場。美國《星條旗報》稱,這座偏遠小島上雜草叢生的機場,曾經在二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如今美國空軍正在當地進行全面翻新作業,為未來可能與中國發生的戰鬥做準備”。

  報道提到,天寧島在二戰期間以戰略價值而聞名,這裡距離東京不到1500英里,因此1944年美軍佔領天寧島後,立即開始建造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空軍基地,其中北部機場就有4條長8500英尺(約2600米)的跑道和硬質停機坪,最多可停放265架B-29“超級堡壘”轟炸機。這裡後來成為美軍對日本本土發動戰略轟炸的集結地,1945年8月,向日本投擲原子彈的B-29轟炸機也是從這裡起飛的。

  二戰後,天寧島空軍基地基本處於閒置和失修狀態。一直到去年年底,根據美國空軍“敏捷戰鬥部署”概念,天寧島上的這座機場才得以重建。根據美國空軍的規劃,該機場全面翻新後可以起降多型美軍現役主力機型。

  美國海軍陸戰隊開始翻修的戴維斯營機場。(圖源:美國海軍陸戰隊網站)

  報道提到,天寧島是北馬裏亞納群島的三個主要島嶼之一,面積102平方公里,距離美軍在第二島鏈的核心基地——關島基地群約160公里。之所以美國空軍重新對天寧島充滿興趣,與它的戰略位置密切相關。該島西南臨菲律賓海,與東北亞、東南亞的距離不足3000公里,天寧島空軍基地擴建完成後,美軍不但能擴大位於太平洋深處的機場規模,有能力在西太平洋方向開展更大規模的軍事行動,而且還能將其作為關島基地的重要備份,減小指揮中樞的集中程度,降低對手偵察發現和集中毀傷的機會。近年來美軍一直擔心,隨着解放軍遠程打擊能力的提升,不但位於第一島鏈的美軍基地群很可能在戰時被摧毀,而且部署於第二島鏈的美軍過於集中在關島,也需要考慮快速疏散的問題,避免戰時被“一鍋端”。五角大樓網站2022年刊登的一篇評論文章宣稱:“由於中國在遠程轟炸機、巡航導彈和彈道導彈方面的進步,第一島鏈,包括在日本沖繩和菲律賓的美軍基地不但生存力堪憂,而且也不是可行的作戰地點。美國應優先考慮部署在中途島、馬裏亞納群島、帕勞和馬紹爾群島,以強化已經設防的關島”。因此距離關島不遠的天寧島和塞班島就被選為備份基地。基於類似的思路,今年3月美國空軍宣布斥資4億美元,升級位於關島和帕勞中間的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的亞普島機場,以便美軍飛機使用。

  實際效果如何還很難説

  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的中國專家&&,美軍接連啟動這些二戰舊機場,針對中國的意味非常濃厚。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很多機場都是可以直接協助美軍戰機在中國周邊作戰使用的。專家&&,重啟這些二戰舊機場也是美軍推動“分佈式打擊”和“敏捷戰鬥部署”等作戰概念的結果。“分佈式打擊”的核心思想是將力量廣泛分佈在不同的地理空間,迫使對手同時應對大量目標,並面對來自不同地理空間的進攻,實現兵力分散、火力集中。“敏捷戰鬥部署”則要求部署在大型空軍基地的機群,在戰時能夠向美國及盟友的軍用或民用機場迅速轉場疏散,增加對手“制空於地”的難度。

  不過這種做法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奏效,還很難説。美國“動力”網站此前就批評説,即便美軍重新啟用天寧島和塞班島等偏遠機場,以分散部署戰機,但現代空軍對於後勤設施的要求很高,這些簡易機場經過翻新後仍遠遠無法與關島等經過多年建設的大型空軍基地相比,僅能支持小規模、臨時性的空軍行動。

【糾錯】 【責任編輯:王金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