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在浙江省國防教育成果展上,小學生戴上VR設備體驗模擬射擊。黃 超攝
9月19日,在陸軍第72集團軍某旅文物資料室,前來參觀的小學生聆聽部隊歷史故事。武志碩攝
國防教育是建設和鞏固國防的基礎,是增強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質的重要途徑。9月13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新修訂的國防教育法,自9月21日起施行,為深化全民國防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撐。
新時代,如何依法開展國防教育,進一步提升全民國防素養?本期我們邀請軍事科學院軍事法制研究院副研究員劉洪順,全國人大代表、空軍工程大學副教授古清月就相關問題進行深入解讀。
堅持思想引領
提煉經驗 凝聚合力
記者:2001年,國防教育法頒佈施行。2018年,國防教育法進行了部分修訂。請問此次對國防教育法進行修訂的原因和目的是什麼?這些年全民國防教育領域發生了哪些變化?
劉洪順:此次國防教育法修訂,是按照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在應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下,在全面依法治國和依法治軍的進程中,着眼鞏固提高一體化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適應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新形勢,貫徹黨的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新部署,適應全民國防觀念新變化,對全民國防教育領域作出的新規範新要求,必將加速構建完善全民國防教育新格局,不斷提升全民國防教育法治化水平。
進入新時代,全民國防教育領域發生了深刻變化:
一是組織領導體制重塑重構。根據黨中央決策部署,將軍隊及地方各級黨委、政府擔負的國防教育職能進行集中統合,統一調整為由黨中央和地方各級黨委負責,具體工作由各級黨委宣傳部門承擔。
二是教育方式方法創新發展。隨着社會發展,學校國防教育活動豐富多彩,群眾性國防教育活動創意十足,媒體輿論宣傳形式多樣,全民國防教育質效不斷提升。
三是社會參與教育熱情高漲。隨着我國社會組織的快速發展和公民國防意識的增強,社會組織和個人參與國防教育的渠道和方式日益多元,並逐步成為開展全民國防教育的生力軍。
四是先進科技廣泛深度賦能。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先進科技的助力下,國防教育內容構建、技術應用、基礎設施、終端設備等發生巨大變化,覆蓋面影響力越來越大,吸引力感染力越來越強。
記者:此次修訂的國防教育法和2022年印發的《關於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全民國防教育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有何關聯?
劉洪順:兩者內容一致,又相互補充。《意見》是新時代開展全民國防教育工作的指導性文件。新修訂的國防教育法總結吸納了《意見》的思想精髓和相關要求,提煉梳理了兩年多來相關地區領域的創新舉措和成功經驗,充分反映了各級各部門和廣大人民的意志,通過法定程序使黨的主張成為國家意志,有助於匯聚全民國防教育的強大合力。
記者:您參與了此次國防教育法的修訂,請問修訂過程中有哪些好的經驗做法?
劉洪順:修訂過程中,一是堅持思想引領。修訂起草組反復研讀習主席關於國防教育重要論述和指示要求,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將其中蘊含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貫穿修法全過程。
二是充分反映時代要求。進入新時代,國防和軍隊建設對全民國防教育的支撐性保障性要求更高,全民國防教育的方式方法更豐富、技術手段更先進。修訂起草組努力把握基本規律和發展趨勢,將新需求新變化通過法律的形式反映出來、規範起來。
三是軍地協同全力推進。修訂起草組的軍地機關人員和專家學者,通過軍地聯合辦公、聯合調研、聯合論證,多次徵求意見形成共識,為提高內容的軍地適用性夯實基礎。
規範領導體制
明確內涵 厘清職責
記者:請問此次修訂的重點和主要內容有哪些?
劉洪順:此次修訂的國防教育法共6章、42條,總體章節沒有變化,相關條款內容調整較大。主要明確了國防教育的內涵、指導思想,規範了國防教育的領導體制和相關部門工作職責,對構建學校國防教育體系作出細緻要求,拓展了社會國防教育的範圍和渠道,規範了國防教育的保障要求。
記者:此次修訂對國防教育的內涵進行了明確,是出於什麼考慮?
劉洪順:我們調研發現,在學術理論界和實際工作中,由於對國防教育的內涵外延缺乏統一認識,存在教育內容涵蓋不全、工作重點不突出等問題。為此,此次修訂對國防教育的內涵作出規範,明確了國防教育的對象、核心、目的、內容等要素。
此次修訂明確:“國家在全體公民中開展以愛國主義為核心,以履行國防義務為目的,與國防和軍隊建設有關的理論、知識、技能以及科技、法律、心理等方面的國防教育。”其中,以全體公民為對象,強調國防教育對象的全民性,要求全民全域覆蓋,鼓勵全民全面參與。以愛國主義為核心,與愛國主義教育法有機銜接,突出了國防教育的本質屬性,強調國防教育應當以愛國主義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以履行國防義務為目的,強調通過國防教育讓全民了解國防責任和權利,有效履行國防義務;將與國防和軍隊建設有關的理論、知識、技能以及科技、法律、心理等納入國防教育內容,充分體現了內容構建的體系性、科學性和時代性,有利於教育全民對國防和軍隊建設形成系統整體的認識。
記者:此次修訂對國防教育領導體制進行了哪些調整和明確?
劉洪順:此次修訂明確“堅持中國共産黨對國防教育工作的領導,建立集中統一、分工負責、軍地協同的國防教育領導體制”“中央全民國防教育主管部門負責全國國防教育工作的指導、監督和統籌協調”,規定了地方各級全民國防教育主管部門和其他軍地有關部門的職責。
對相關部門的工作職責、目標要求作出明確,有助於完善工作機制、順暢工作流程,鞏固和加強黨對全民國防教育的領導,充分發揮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發揮各級黨組織的功能作用,激發廣大黨員幹部的責任感,將黨的領導貫穿全民國防教育全過程各領域,確保全民國防教育的正確方向和質量效能。
學校國防教育
細化內容 完善體系
記者:此次修訂對學校國防教育的內容作了哪些規定?
劉洪順:按照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要求,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着眼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此次修訂對學校國防教育內容作出較大改動,有助於學校國防教育工作更加規範高效。
一是關於學校國防教育的組織領導。在規範教育行政部門的組織、指導和監督職責基礎上,增加“學校應當將國防教育列入學校的工作和教學計劃,採取有效措施,保證國防教育的質量和效果”要求,旨在強化學校開展國防教育工作的法定責任,增強學校領導抓好國防教育的職責意識。
二是關於構建學校國防教育體系。此次修訂按照頂層設計、體系統籌的理念,對不同學習階段學生國防教育課程設置和應當達到的目標要求作出明確規範。這是新修訂國防教育法的重大創新。在課程設置上,要求小學和初中將國防教育內容納入有關課程,高中在有關課程中安排專門的國防教育內容,普通高等學校應當設置國防教育課程,加強國防教育相關學科建設。把握不同年齡段青少年的身心特點和學習習慣,有助於構建要素齊全、結構完善、層層遞進的學校國防教育體系。
三是關於國防教育與兵役宣傳教育相結合。目前,高校成為徵兵工作主陣地,將學校國防教育與兵役宣傳教育結合起來,有利於高校宣傳部門、兵役徵集部門等密切協同,營造服兵役光榮的濃厚氛圍,鼓勵有志青年把愛國之心化為報國之行。
四是關於普通高等學校和高中階段學生軍事訓練。開展學生軍事訓練,是我國開展國防教育的重要形式和有效途徑。新修訂的國防教育法將學生軍事訓練內容納入“學校國防教育”一章中進行規範,明確學生軍事訓練的適用範圍、組織實施和相關部門主體責任等,有助於加強立法協調,在國防教育的大框架下組織開展學生軍事訓練工作,確保依法安全組織實施。
記者:修訂對加強國防教育相關學科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是何考慮?
古清月:調研中,我們了解到國防教育理論指導不夠、師資力量不足等問題。考慮到國防教育涵蓋了國防理論、國防法規、國防技能、國防科技等多個領域的內容,交叉融合性較強,對教師素養提出了較高要求。加強國防教育相關學科建設,有助於深化國防教育理論研究、增強師資力量、提升教學質量。
社會國防教育
拓展範圍 常態開展
記者:此次修訂對全民國防教育基地的命名權限和免費開放對象進行了調整,這對於促進社會國防教育有何作用?在這方面還有哪些規範和調整?
古清月:此次修訂明確由設區的市級以上全民國防教育主管部門會同同級軍事機關為國防教育基地命名,明確了新的國防教育管理體制之下對國防教育基地命名、管理的權利與義務。國防教育基地對軍隊人員、退役軍人和學生等對象免費開放,能夠保障教育覆蓋面,增強教育效果。
此次修訂拓展了社會國防教育的範圍和渠道。考慮到各級黨政領導幹部既是國防教育的組織者、領導者,又是國防教育的重點對象,因此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提出了更高標準,要求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應當具備較高的國防素養,在全民國防教育中發揮模範帶頭作用。
劉洪順:此次修訂明確了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培訓要求,要求相關教育機構應當將國防教育納入培訓計劃,設置適當的國防教育課程;選送地方和部門的負責人到有關軍事院校接受培訓等;要求從事國防動員、兵役、國防科研生産、邊防海防等國防建設事業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應當學習掌握所必需的國防理論、知識和技能等,不斷提高履職能力。
古清月:此次修訂規定要利用重大節日、紀念日和重大主題活動等,廣泛開展群眾性國防教育活動;在全民國防教育日集中開展主題鮮明、形式多樣的國防教育活動。這在法律上保證了國防教育的常態化開展。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我和幾位軍隊人大代表聯合提出一份建議,其中提到要統籌運用媒體力量,多層次、多渠道宣傳國防和軍隊建設領域的先進典型、感人事跡,壯大愛我國防、建設國防的理性聲音和主流價值。積極探索利用新&&新技術新手段,增強國防教育的滲透力和影響力。這些建議在此次修訂中有所體現。
軍隊職責分工
發揮優勢 密切協同
記者:關於學生軍訓,此次修訂提出“駐地軍事機關應當協助學校組織學生軍事訓練”,為何做出這樣的規定?
古清月:關於學生軍訓的機制構建和法律支撐是人大代表調研中關注的重點,也是社會關心的熱點。我們調研發現,當前部隊練兵備戰任務較重,能抽調的承訓力量有限,而地方軍訓教官需求較大,供需之間存在缺口。承擔地方學校學生軍訓涉及多類需要軍地密切協同的事項,軍地協同的機制、模式、路徑仍在探索。
此次修訂規定了普通高等學校、高中階段學校應當按照規定組織學生軍事訓練,強化了駐地軍事機關協助學校組織軍事訓練的法定義務。
記者:此次修訂對軍隊參與國防教育提出了哪些要求?如何做好軍地協同?
古清月:此次修訂提出“中央軍事委員會機關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協同中央全民國防教育主管部門開展國防教育”,這既對軍隊開展國防教育的義務做出了明確規定,同時也為軍隊選配相關力量支持開展國防教育預留了靈活性。
軍隊是國防教育理論、知識、技能、裝備、場所等資源的重要供給側。以學校國防教育為例,課堂教學是幫助青少年掌握國防理論知識和國防技能的重要方式,軍隊院校和部隊的理論教員是開展課堂教學的優勢群體。組織軍隊各領域理論教員對地方學校教師開展培訓,持續系統地對學生開展國防教育授課,需要軍隊統籌師資,建立規章制度,形成完善的協作機制,確保教學的高質高效。同時,國防教育兼具教育性與實踐性,還需要兼顧國家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和大思政建設等教育改革要求,實現教育效果最大化。
隨着軍隊編制體制調整改革逐步深化,軍隊如何配合地方在學生軍訓、軍營開放、國防教育專家組織、國防教育理論培訓等方面做好工作,是當前正在探索的問題。此次修訂將有助於推動盡快建立高效、順暢、靈活的軍地協同機制。(張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