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未來戰法,實戰效果存疑——美在航母部署無人機作戰中心 -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9/12 17:30:48
來源:解放軍報

探索未來戰法,實戰效果存疑——美在航母部署無人機作戰中心

字體:

  近日,美國海軍在“布什”號航母上部署了全球首個艦載無人機作戰中心。據報道,該中心將作為“神經中樞”操控航母上的艦載無人機,完成奪取制空權、對陸海打擊、反潛、空中加油等任務。分析人士認為,無人機作戰中心的部署標誌着美航母無人作戰能力建設取得一定成果,不過其實際作戰效能仍需進一步觀察。

  提升無人機作戰效能。近年來,隨着技術進步,無人機上艦已成大勢所趨,美方專家甚至聲稱未來美海軍60%的艦載機都將是無人機。“布什”號航母此次部署的無人機作戰中心,整合了艦載無人機航空任務控制系統和型號為MD-5E的地面控制站,未來能夠集中管理和操控艦載無人機執行多樣化空戰任務。無人機作戰中心初期操控的無人機為MQ-25“黃貂魚”無人加油機,可以遂行海上空中加油任務。根據波音公司此前公布的消息,該公司正在進行無人機搭載AGM-158C隱形遠程反艦導彈的研發,這意味着MQ-25或將具備空中打擊能力。在研中的艦載“協同作戰飛機”未來也將納入無人機作戰中心的管理。據悉,該機製造成本約1500萬美元,僅為美空軍版“協同作戰飛機”一半多,機體強度有所降低,在總共200小時的壽命中只需完成10到20次起降。有分析認為,這種無人機必要時或將作為一次性“消耗品”投入戰場。

  強化協同作戰能力。現代海戰具有超視距、廣覆蓋、多域一體的特點。為此,美海軍正着力推進將艦載無人機嵌入當前海戰裝備體系。此次無人機作戰中心的設立,可幫助美海軍打通艦載無人機和有人機的“藩籬”,並更好實現艦機協同。在無人機作戰中心的操縱下,“黃貂魚”無人加油機可攜帶10噸左右的燃料,將美航母現有的F/A-18F“超級大黃蜂”戰鬥機作戰半徑從700多公里提升至1300公里以上。無人機作戰中心還能夠快速整合併分析艦載無人機獲得的各類戰場信息,從而提升航母態勢感知和指揮決策的效能。未來,無人機作戰中心還將部署到“卡爾·文森”號、“羅斯福”號、“裏根”號航母以及其他大型艦艇上,共同構建覆蓋更廣、功能更強的海上協同作戰網絡。

  探索未來海空作戰樣式。近年來,隨着“分佈式海上作戰”概念的提出和發展,多國海軍正積極探索艦載無人機及其運用方式。美國國會研究服務處今年發布的一份報告明確提出,要更多地利用遠程武器、無人艦艇、無人機,並以彈性通信鏈路和網絡技術來協調指揮廣泛分散的有人/無人裝備。美海軍人員還提出無人系統哨兵式、分佈式、大規模、人機協作四種運用方式。在這一背景下,美在航母部署無人機作戰中心,存有適應未來艦載機編隊變化、探索未來海空戰法的用意。根據美軍披露的消息,“布什”號航母無人機作戰中心將於2025年迎來首次海上測試,無人機操作員將使用MD-5E地面控制站模擬操控無人機,並與其他模擬飛行器進行通信。

  不過,美無人機作戰中心的實際作戰效能仍有待考驗。在海上惡劣氣象條件和複雜電磁環境下,起飛降落一直是制約艦載無人機發展的重要因素。儘管美海軍宣稱無人機作戰中心可以幫助無人機精準完成降落,但相關能力有待充分測試驗證。此外,隨着無人機、無人艇數量的增加,將其整合到統一的網絡中並非易事。美海軍第四艦隊司令曾透露,美方最近若干次類似試驗都沒有取得成功。業內人士認為,美海軍無人機作戰中心要想真正形成實戰能力,仍有較長一段路要走。(王敏)

【糾錯】 【責任編輯:王金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