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9月1日報道,“海狼”級潛艇速度快、隱身能力強、火力出眾,能夠在西太平洋等有爭議地區發揮強大的威懾作用。
“海狼”級潛艇應當用於接替“洛杉磯”級快速攻擊潛艇。最初,美國海軍計劃在十年內建造29艘“海狼”級潛艇。但建造“海狼”級潛艇代價高昂,可能會佔用其他海軍重要項目(如“弗吉尼亞”級潛艇)的資源。後來,採購計劃縮減為12艘。隨着冷戰結束和美國軍事預算下降,最終美國海軍只建造了三艘“海狼”級潛艇。
如果美國海軍按原計劃建造了29艘“海狼”級潛艇,情況會怎樣?今天的美國海軍是否能更好地應對來自俄羅斯等國的威脅?讓我們對這一假設進行分析和思考。
1995年,建造“海狼”級潛艇的計劃被取消,僅有“海狼”號、“康涅狄格”號和“吉米·卡特”號潛艇完工。這三艘“海狼”級潛艇至今仍在服役,是美國軍火庫中造價最高的潛艇。
“海狼”級潛艇的能力配得上其高達30億美元的造價。它配備核動力,可攜帶多達50枚對地攻擊導彈或反艦導彈。
那麼,如果當時美國海軍繼續執行建造二十多艘“海狼”級潛艇的計劃,其武器裝備是否會更好?這一點很難説。首先,我們需要衡量這種潛艇相對於其他快速攻擊潛艇(這裡指的是“洛杉磯”級和“弗吉尼亞”級潛艇)的優勢。“洛杉磯”級和“弗吉尼亞”級潛艇都是性能強大的潛艇,完全有能力完成快速攻擊任務。
儘管如此,“海狼”級潛艇仍然是一款令人印象深刻的潛艇——它比“洛杉磯”級潛艇更大,速度更快,噪音更小。因此,我們假設“海狼”級潛艇與其他潛艇相比具有顯著優勢,而且如果美國海軍繼續採購幾十艘“海狼”級潛艇的話,海軍的裝備會更好。
其次,在美國海軍建造更多“海狼”級潛艇的前提下,我們需要計算這些資源來自何處。美國的軍事資源雖然龐大,但仍然有限;海軍在“海狼”級潛艇上花費的每一美元都要佔用其他項目的支出,比如可搭載在航母上的F-35C戰鬥機、“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或“福特”級航母。
關鍵在於,這不像把其他快速攻擊潛艇一對一地換成“海狼”級潛艇那樣簡單,而是需要對海軍艦隊進行更大範圍的重新配置。這種重新配置會是什麼樣子很難説,但從整體上説,很可能會讓美國在應對境外威脅時裝備不足——無論潛艇艦隊是否得到了增強。
現在,讓我們考慮一個簡單的方案,即美國以一換一的方式逐步淘汰“洛杉磯”級潛艇,轉而採用“海狼”級潛艇,但無需對海軍艦隊進行更大規模的重新配置。這一升級是否有助於美軍對付俄羅斯等國?
先説俄羅斯。面對烏克蘭的簡陋防禦,俄羅斯軍隊的攻擊顯得有些力不從心。俄羅斯海軍也未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儘管這場戰爭以陸地為主。考慮到俄羅斯潛艇在21世紀事故頻發,這並不令人感到意外。因此,美國可能不需要對快速攻擊潛艇進行太多升級,就能與俄羅斯海軍相抗衡。目前,美國海軍的配置明顯強於俄羅斯海軍。
中國正在迅速增強海軍力量。眼下,美國擁有更強大的海軍力量——而且在可預見的將來,至少在質量方面,美國可能會更勝一籌。但中國在導彈方面仍佔據優勢,“海狼”級潛艇或有助於彌補這一差距。(編譯/楊雪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