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名人質被發現死於加沙後,以色列多地1日晚爆發大規模抗議。據以色列《新消息報》網站報道,當天全國共有70萬人參加了游行示威活動,其中特拉維夫有55萬人。卡塔爾半島電視台稱,當地時間2日,以色列最大工會組織猶太工人總工會發起全國性罷工,預計涉及數十萬人。他們向政府傳遞了一個信息:沒能達成協定的時間持續太久了。分析人士認為,這兩天的游行與罷工“似乎是新一輪巴以衝突爆發以來所見過的最大規模抗議活動”。但以色列財政部長斯莫特裏赫指責罷工的組織方“選擇代表哈馬斯的利益”。據《以色列時報》報道,在1日舉行的安全內閣會議上,以色列國防部長加蘭特與以總理內塔尼亞胡等人再次展開激烈交鋒。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稱,停火談判如今“陷入混亂”。當地時間1日,當被記者問及內塔尼亞胡是否在確保達成人質獲釋協議方面做得足夠多時,美國總統拜登回答“不”。
法院:罷工須提前結束
據CNN2日報道,參加當天罷工的示威者包括來自政府機構,比如總理辦公室和內政部的部分人員。特拉維夫和海法的市政單位人員也加入其中。當地時間2日上午8時起,位於特拉維夫附近的本-古裏安國際機場暫停起降航班2小時。在西耶路撒冷,輕軌運營商Cfir&&,由於罷工,輕軌系統將在中午前無法運營。綜合《以色列時報》、路透社等外媒報道,支持罷工的還有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特拉維夫大學等以色列知名高校,代表該國200家最大企業私營部門員工的以色列商業論壇,以及多家科技企業等。
CNN2日描述稱,在當天的特拉維夫示威現場,人們揮舞着以色列國旗,高喊“你們並不孤獨,我們與你們同在”等口號,舉着寫有“達成協定”“一份協議可以拯救他們”等標語的牌子。
當地時間1日,55萬以色列人在特拉維夫舉行游行。(視覺中國)
《紐約時報》稱,以色列大部分經濟領域2日上午都陷入停滯,此次全國性罷工暴露出以政府不願迅速達成停火協議而導致了國內分歧日益加深。報道認為,工會與商界領袖的聯手施壓是此輪巴以衝突期間“最廣泛的反政府意見表達”。
以色列財政部1日稱,參加罷工者可能無法拿到工資。為阻止罷工,以財政部長斯莫特裏赫向總檢察長申請緊急禁令。路透社説,斯莫特裏赫認為,此次罷工沒有法律依據,其主要目的是影響政府在涉及國家安全問題上的重大政策決定。據CNN報道,位於特拉維夫的以色列勞工法院裁定,罷工須在當地時間2日14時30分結束,較猶太工人總工會原定的罷工時間提前3個半小時結束。
互相指責
美國智庫政策研究學會的研究員本尼斯對半島電視台稱,1日和2日的示威與罷工“似乎是新一輪巴以衝突爆發以來我們所見過的最大規模抗議活動。問題在於,抗議者人數的增加——現在顯然已達到50萬名抗議者——是否會令政府決策産生質的變化”。卡塔爾多哈研究生院公共政策副教授卡莫特説,如果以色列正在進行的抗議和罷工規模擴大並威脅以色列政府執政聯盟,該國可能會被推向關鍵時刻,以政府或面臨“真正的壓力”。《紐約時報》認為,2日的罷工反映了人質遺體被發現後,以色列人的悲痛、憤怒,也凸顯以社會內部關於政府應該優先消滅哈馬斯還是解救人質的爭論規模。
據半島電視台2日報道,以色列外交部長卡茨在社交媒體上稱,就6名人質死亡一事,他的國家將“全力”應對,“哈馬斯要為此負責,並將付出所有代價”。《以色列時報》2日稱,內塔尼亞胡下令政府部門在48小時內準備好對哈馬斯做出強烈反應的建議。根據以色列方面的説法,6名人質是在屍檢前48至72個小時被近距離射殺的。以色列常駐聯合國代表達農要求聯合國安理會召開緊急會議。
哈馬斯高級官員哈亞接受半島電視台採訪時則&&,這6名人質與其他人本可以在活着的時候被釋放,內塔尼亞胡及其政府“是他們喪生的原因”。哈亞説,數十名人質與守衛他們、跟他們生活在一起的人死於以色列的轟炸中。
美國將很快提出“要麼接受要麼放棄”的最終協議方案?
“人質被發現死於加沙後,停火談判陷入混亂。”CNN1日説,知情人士透露,談判受到的影響將在接下來一兩天內顯現,“情況十分複雜”。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稱,接下來幾天將是推動釋放人質“至關重要”的階段。他在1日的會議上告訴美國籍人質家屬,政府將為達成協定“夜以繼日地工作”。美國《華盛頓郵報》1日援引知情人士的話説,美國官員會在接下來的48個小時內把電話“打爆”,就是否能達成停火協議做緊張溝通。CNN稱,美國總統拜登與副總統哈里斯計劃2日在白宮戰情室與代表美方參與人質協議談判的團隊會面。
美國Axios網站2日稱,根據沙利文1日告訴人質家屬的説法,拜登正在考慮在本週晚些時候向以色列和哈馬斯提出一份人質釋放和加沙停火的最終協議方案。但據《華盛頓郵報》2日報道,美國計劃在未來幾週內向談判各方提交“要麼接受要麼放棄”的停火協議。美國政府一名高級官員稱,如果該協議不被接受,那麼美國主導的談判可能就此終結。“最新人質死亡事件會讓談判破裂嗎?不會,這只會增加談判收尾階段的緊迫性,我們現在已經進入收尾階段了。”
半島電視台2日援引分析人士本尼斯的話説,美國停止運送武器是能讓所有人質回家、結束以色列對加沙軍事行動的“最佳方式”,這一做法有可能帶來“質變”,“但我們還沒有看到任何跡象表明它即將發生”。本尼斯稱,只要美國繼續提供武器,“無論總統、副總統、其他人或國會發表什麼聲明,都無關緊要”。
“今日埃及”網站2日刊文説,6名人質死亡事件仿佛是往巴以衝突這片深海中投下的一塊巨石,激起了新一輪的波瀾。以色列或加大對加沙的打擊力度,同時停火談判的前景也變得更加晦暗,它如同一艘在暴風雨中搖擺不定的船隻,隨時可能傾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