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簡單飛行”8月18日報道,美國仍是戰鬥機生産領域的核心參與者。目前生産四種主要機型,包括F-16、F-15EX、F/A-18和F-35。儘管美國部分F-16生産線已關閉,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仍保留出口訂單,以滿足國際市場需求。F-35則是美國當前的主要戰鬥機,擁有多種型號,適用於空軍、海軍及兩棲作戰。
作為戰鬥機生産的強國,美國當前生産的4種戰鬥機分別為F-16“戰隼”、F-15EX“攻擊鷹”、F/A-18“超級大黃蜂”(及其“咆哮者”型號)和F-35“閃電II”。其中,F-16主要用於出口(美國空軍已不再採購),而F-35則是為美軍生産的主要機型。未來幾年內,預計F-15EX和F/A-18的兩條生産線將相繼關閉,僅保留F-35的生産。
F-16
該機型目前僅供出口,洛馬公司保留生産線以滿足全球訂單。當前約有124架F-16待售(不包括土耳其新訂購的40架),且預計全球外國空軍可能會再訂購300架。F-16是最成功的現代戰鬥機之一,其最新型號Block70/72更是進行了全面升級,與現代作戰需求緊密相連。
雖然丹麥、荷蘭和挪威等國家的空軍正在逐步退役其F-16機隊,但保加利亞和斯洛伐克等國家卻剛剛開始升級到這些飛機。同時,還有像羅馬尼亞、烏克蘭和阿根廷這樣的空軍,目前正在升級二手F-16戰鬥機。
F-15EX和F/A-18
F-22“猛禽”戰鬥機原本設計用於取代F-15系列,但由於計劃變動,F-22的生産被提前終止,這導致美國空軍繼續依賴F-15。作為F-15的升級版,F-15EX已被美國空軍投入使用,以逐步替換老舊的F-15C/D型戰鬥機。雖然F-15EX的最終訂單數量在2025財年的預算中有所增加,但F-15的生産線預計在訂單完成後將逐步結束。
另一方面,F/A-18“超級大黃蜂”的生産線也面臨着相似的命運。儘管美國海軍在2024年3月下達了最後一批17架的訂單,但波音已預告其生産線可能會在2025年關閉。然而,這份新訂單確保了生産將延續至2027年。在此之後,波音計劃將員工資源重新分配到其他項目中,如F-15EX戰鬥機、T-7A教練機以及MQ-25加油無人機的生産上。同時,波音還考慮將F/A-18的月産量從目前的2架縮減至1.5架,以優化資源配置。
F-35
作為美國當前主要生産的戰鬥機,F-35擁有三種型號:F-35A、F-35B和F-35C(F-35A,為美國空軍與其他國使用型號,屬傳統起降型;F-35B屬於垂直/短距離起降型,用於兩棲攻擊艦和小型航空母艦;F-35C,美國海軍擬使用型號,屬於艦載型),分別適用於不同作戰環境。F-35的生産已獲准全速進行,年産量約為150架,且洛馬預計未來每年將生産156架F-35(其中包含大量出口訂單)。截至目前,洛馬已交付超過1000架F-35戰鬥機。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諾格公司的B-21隱身轟炸機目前正處於低速生産階段,但因其不屬於戰鬥機範疇,故不計入戰鬥機生産統計。同時,美國還在積極研發和建造各种先進無人機,如“死神”和“忠誠僚機”等,以及開發第六代NGAD戰機和海軍的F/A-XX戰機。有觀點認為,F-35可能是美國最後一款大規模量産的載人戰鬥機;未來戰鬥機的採購數量將相對減少,而無人機將逐漸承擔更多作戰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