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黎都稱行動成功,伊朗宣稱“肯定報復”,中東從大戰邊緣後撤了嗎? -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8/27 11:29:37
來源:環球時報

以黎都稱行動成功,伊朗宣稱“肯定報復”,中東從大戰邊緣後撤了嗎?

字體:

  以色列與黎巴嫩真主黨25日一早大舉交火後,雙方均稱針對對方目標的襲擊獲得了成功,並保留進一步行動的空間。這讓一些觀察人士對中東局勢降溫燃起了希望。法新社稱,真主黨稱其行動已完成,以色列則迅速撤銷了25日凌晨宣布的緊急狀態。卡塔爾半島電視台認為,局勢似乎已經平靜下來,至少暫時如此。分析人士説,真主黨和以色列都在試圖避免將整個地區拖入全面戰爭。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稱,近一個月以來,以色列和黎巴嫩兩國民眾都在為戰事擴大做準備。25日的事件後,中東地區可能暫時避免了走向全面戰爭的風險,但只要加沙衝突還在持續,整個地區局勢就會一直像“被刀尖抵住”一樣危險。與此同時,以色列必須繼續等待另一個“危險”的發生:針對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領導人哈尼亞在德黑蘭被暗殺一事,伊朗發誓要對以色列進行報復。26日,伊朗外長阿拉格希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説,伊朗對以色列“恐怖主義行為”的回應是肯定、準確和有計劃的,“伊朗不害怕緊張局勢,也不尋求擴大緊張局勢”。

  當地時間2024年8月25日,黎巴嫩南部村鎮遭以色列襲擊,房屋、農田和基礎設施遭到嚴重破壞。(視覺中國)

  以色列和真主黨都想降溫

  以色列和真主黨25日一早展開互相轟炸,被認為是雙方敵對局勢“自2006年以來最嚴重的升級”。據半島電視台報道,當地時間25日晚,黎巴嫩真主黨領導人哈桑·納斯魯拉就此發表電視講話,其中有5個關鍵要點:真主黨希望避免軍事升級、此次攻擊的主要目標是以色列的情報基地、襲擊避開了以色列平民目標、攻擊推遲是為了給加沙停火談判留出時間、反駁以色列的一系列指控等。

  自去年10月8日,即以色列和哈馬斯爆發新一輪衝突後的第二天,真主黨和以色列就開始交火,人們一直擔心戰鬥會升級為一場地區戰爭,並將伊朗和美國捲入。半島電視台稱,上月,真主黨軍事指揮官舒庫爾和哈馬斯領導人哈尼亞相繼被殺害,這種恐懼尤其加劇。但真主黨25日對以色列的襲擊“似乎是為避免以色列大規模反擊而進行的”,納斯魯拉&&襲擊已成功,他對結果感到滿意。

  澳大利亞“對話”網站總結説,以色列和真主黨均稱對對方目標的襲擊獲得了成功,並淡化己方損失。以色列説,真主黨對其情報基地的襲擊沒有造成損失;真主黨則稱,以色列只是向“空曠的山谷”開火。以色列聲稱摧毀了真主黨發射的“數千枚”火箭彈並挫敗了一次大規模襲擊;真主黨則稱只發射了300多枚“喀秋莎”火箭彈,並在隨後派出無人機發動襲擊。

  黎巴嫩當地媒體《東方-今日報》認為,目前儘管真主黨第一階段的報復行動令人印象深刻,但沒有跡象表明它對以色列造成了重大損失,且報復行動沒有針對民用場所或公共基礎設施。真主黨沒有部署重型火炮來為其軍事領導人遇刺復仇,而是使用“喀秋莎”火箭炮,這種火箭炮不精確,造成的傷害很小。在以色列進行先發制人的打擊情況下,以色列可能會滿足於對真主黨造成的“軍事失敗”,而不是發動暴力報復,因為這可能會使衝突升級為一場全面戰爭。

  半島電視台記者稱,納斯魯拉在講話中指責以色列政府“隱瞞損失和傷亡”。他還&&,自從舒庫爾被殺以來,黎巴嫩一直瀰漫着恐懼情緒,擔心與以色列爆發全面戰爭。“現在,黎巴嫩可以松一口氣了。”

  以色列方面的態度也類似。《紐約時報》稱,雖然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在25日下午的內閣會議開始時宣稱,對真主黨的攻擊“還沒完事”,但此時以色列社會生活已基本恢復正常。報道稱,以色列和真主黨發動相互攻擊後,雙方均立即宣稱實現了一定勝利,且隨後都馬上&&要控制事態升級。

  《華爾街日報》認為,雙方這場交火“秀盡肌肉”,但初步看只造成少量傷亡和有限損失。如果以色列和真主黨都能相對克制,則這次交火的低傷亡有利於雙方回到低烈度的零星衝突狀態,免於走上美國連月來所擔心的全面開戰。

  伊朗是另一大變量

  法新社稱,黎巴嫩真主黨是在1982年以色列圍攻黎首都貝魯特之後成立的,現已成為黎國內乃至中東地區重要的政治參與者。報道稱,真主黨由伊朗提供資金和武器,是反對以色列的地區聯盟“抵抗軸心”中最突出的角色,伊朗、也門胡塞武裝、哈馬斯等都屬於該聯盟。

  英國廣播公司(BBC)稱,以色列和真主黨都説不願升級局勢,但雙方都已做好準備。相對於哈馬斯,真主黨的力量更加強大。它擁有大約15萬枚火箭彈,有的射程可覆蓋整個以色列。部分真主黨武裝人員參加過敘利亞戰爭,訓練有素,裝備水平也超過哈馬斯。分析認為,以色列與真主黨上一次真正意義上的交戰是2006年,西方擔心以色列如今若再與真主黨全面開打,恐將導致中東局勢失控。

  伊朗被認為是影響局勢發展的另一大變量。26日,伊朗外交部發言人卡納尼在社交媒體發文,認為真主黨對以色列發動的襲擊“深入被佔領土”,“戰略平衡發生了不利於以色列的根本性變化”。美聯社稱,伊朗外長26日與意大利外長通電話後&&,該國“肯定”會對以色列進行報復。

  CNN稱,伊朗和以色列之間潛在攤牌的風險仍在增加,伊朗方面“開放式的威脅”構成心理戰。只要加沙衝突繼續下去,無論交戰各方對衝突的興趣有多低,整個地區局勢就會一直像“被刀尖抵住”一樣危險,並受到下一次誤判的影響。

  英國《衛報》稱,如今最擔心的問題是,一系列衝突可能最後演變為一場區域性大戰,伊朗在也門、敘利亞和伊拉克的盟友均參與其中,而美國及其盟友亦做出軍事回應。終極噩夢則是伊朗和以色列發生直接衝突。

  加沙停火談判還沒談成

  26日傳出的壞消息不止於此。路透社等多家媒體引述消息人士的話稱,25日在開羅舉行的加沙停火談判未達成任何協議,哈馬斯和以色列都未同意調解人提出的多項妥協方案。

  加沙衝突的延宕不休,是多方衝突激化的根源。納斯魯拉25日&&,真主黨直到當天才對以色列發動報復襲擊,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為加沙停火談判取得成功留出時間。他説:“我們的目標是結束(以色列)對加沙的侵略,所以我們給了它足夠的機會,但經過這麼長時間,很明顯,內塔尼亞胡正在提出新的條件,美國人正在與他合作,這一切都是浪費時間,所以沒有理由再拖延了。”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26日稱,美國仍在為達成加沙停火談判奔走。一名美國高官樂觀地對媒體稱,此次會談仍具有“建設性”,本着各方達成“最終且可實行的協議”精神進行,未來幾天談判將繼續。

  許多媒體的報道顯示,加沙停火談判的關鍵癥結是以色列要求在加沙南部和埃及接壤的“費城走廊”駐軍。埃及消息人士稱,斡旋人員提出多種替代方案,但各方均未接受。

  “埃及&&,不會接受以色列在其加沙邊境部署軍隊”,法新社稱,埃及官方媒體26日援引一位高層消息人士的話説,開羅“向所有各方重申,不會接受以色列在戰略要地‘費城走廊’的任何存在”。與此同時,以色列對加沙地帶的轟炸仍在繼續。“加沙人民已失去一切,”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26日在社交媒體發文稱,加沙地帶人們的生活已成為“永無止境的悲劇”,“人性被徹底剝奪”,“各地的家庭繼續被迫逃離,拋下家園和財物,他們現在能做的就是努力活下去”。

【糾錯】 【責任編輯:王金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