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爾斯克戰局,俄烏都面臨考驗-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8/16 09:12:16
來源:環球時報

庫爾斯克戰局,俄烏都面臨考驗

字體: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晨陽】烏軍突然對俄羅斯庫爾斯克方向發動的越境攻擊已經過去了十天,戰局依然顯得撲朔迷離。烏軍雖然控制了大片區域,但距離改變烏東戰局與獲得談判籌碼的戰略目標似乎仍有點遙遠;俄羅斯方面也遠未能如外界預料的那樣快速將庫爾斯克方向的烏軍趕走,仍然處於被動防守的狀態。

  俄軍不願讓主力部隊回援

  儘管俄羅斯總統普京12日向俄軍提出明確要求:“從我們的領土上將烏軍趕出去,消滅敵人,確保邊境安全。”但種種跡象表明,當前俄軍仍處於防守狀態。美國“動力”網站14日稱,最新衛星圖像顯示,俄羅斯正在庫爾斯克州距離邊境以北約30英里的利戈夫鎮附近修建戰壕,以阻止烏軍的進攻。美國智庫“戰爭研究所”13日&&,利戈夫距離烏軍最近佔領區約13英里,如果烏軍真的逼近俄軍這條防線,意味着其控制區域將比現在大得多。

  報道稱,俄軍正在挖掘的這條戰壕與貫穿庫爾斯克中部的E38高速公路平行。衛星照片顯示,這些戰壕是在一週前修建的,但看不到明顯的其他防禦工事。它們的規模也比不上俄羅斯去年在扎波羅熱方向建立的“蘇羅維金防線”,這些由多重戰壕、工事和雷區組成的防線曾在阻止烏克蘭夏季反攻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鋻於烏軍仍然距離這些戰壕較遠,該地區可能還沒有開始埋設地雷,但從衛星照片無法判斷這一點。

  報道還提到,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引用俄國防部的戰報稱,當前俄軍仍然在“擊退烏軍的進攻企圖”,而不是主動向烏軍發動進攻。俄國防部14日宣稱,“一天內烏軍損失約270名軍人和16件裝甲車輛,其中包括2輛坦克,1輛‘斯特瑞克’裝甲運兵車,13輛裝甲戰車以及10輛汽車和1門122毫米D-30榴彈炮。”俄軍還公布了用“柳葉刀”巡飛彈在庫爾斯克州邊境地區擊中烏軍的美制“斯特瑞克”裝甲運兵車的視頻。

  俄羅斯“阿赫馬特”特種部隊指揮官、俄羅斯國防部軍事政治總局副局長阿普季·阿拉烏季諾夫少將透露,已收到有關烏軍在庫爾斯克州行動的詳細信息,烏軍原計劃於8月11日攻佔庫爾恰托夫市的核電站,並向這一方向派出了所有後備力量,但任務並未完成,“投向庫爾斯克方向的大部分設備已被摧毀。”

  對於為何俄軍遲遲未能在庫爾斯克方向轉入反攻,奧地利武裝部隊網站刊登的分析稱,烏軍在庫爾斯克發動進攻的短期戰略目標是提振國內民眾的士氣;中期目標是迫使頓巴斯地區的俄軍回援,從而削弱俄羅斯在該地的優勢;長期來看,烏克蘭的目標是改善戰場態勢,以便在談判中取得更有利的籌碼。該分析稱,當前信息顯示,增援庫爾斯克的俄軍主要來自“北部集群”和俄境內其他地區抽調的守衛部隊,而非正在烏東頓巴斯地區激戰的俄軍主力,顯示烏軍“圍魏救趙”的策略暫時還沒有奏效。報道還提到,俄軍當前在俄烏戰場的其他戰線上仍處於主動進攻狀態,攻勢並沒有明顯減弱,只有俄空天軍在這些方向投擲衛星制導滑翔炸彈的數量有所減少,取而代之的是發布更多在庫爾斯克方向投擲滑翔炸彈的視頻。

  “動力”網站稱,俄軍沒有抽調主力回援的代價就是當前庫爾斯克方向的被動局面。目前從俄羅斯境內其他地方抽調的義務兵部隊大多訓練不足、裝備不佳,難以承擔主動進攻的重任。西方媒體也反復宣稱,如果烏軍獲得在俄境內的長期立足點,將極大損害俄羅斯的國家形象。

  俄羅斯《莫斯科時報》還披露,烏軍攻入庫爾斯克地區後,俄羅斯與白俄羅斯邊境地區的鐵路系統“面臨崩潰”。白俄羅斯鐵路工人聯合會援引業內消息人士的話稱,由於列車運行困難,俄羅斯鐵路公司已經停止接受從白俄羅斯開往庫爾斯克和斯摩棱斯克地區的列車。據稱,俄羅斯鐵路公司做出這一決定的原因是俄軍向庫爾斯克地區大規模調動部隊造成的,“幾乎徵用了所有可用的機車和車廂”。

  烏軍正面臨後勤補給挑戰

  8月13日,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司令瑟爾斯基向烏總統澤連斯基通報,烏軍在過去24小時內又控制了庫爾斯克地區40平方公里領土,“烏軍已控制俄羅斯約1000平方公里領土”。

  但奧地利武裝部隊網站稱,烏軍在庫爾斯克方向獲得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心理戰的結果。烏軍首先派出多個小分隊潛入庫爾斯克州縱深地區的城鎮和村莊,發布視頻和照片並聲稱已經佔領這些地區,從而向俄軍傳遞信息:“烏軍正在擴大並鞏固對所佔領城鎮的控制”。這種策略旨在模仿2022年9月烏軍在哈爾科夫方向反攻時的成功經驗,當時俄軍士兵以為後路被切斷、可能會被包圍,於是陷入恐慌而主動撤退。社交媒體的照片顯示,烏軍還通過偽造佔領俄軍後方的照片等方法來達到這一效果。不過該報道認為,這種策略只能在突襲的前72小時內有效,如今時間窗口已經過去,俄軍正在進行整合,並且持續有增援部隊抵達。

  報道稱,如今東線的俄軍攻勢依然強勁,烏軍在庫爾斯克方向的攻勢未能迫使其他戰線上的俄軍做出調整。“如果烏克蘭希望保住庫爾斯克方向的佔領區,就必須不斷向該方向投入更多兵力,包括補充士兵、裝備、武器和彈藥,烏軍還必須在持續不斷的俄軍威脅下建立防禦陣地,尤其是應對來自空中的轟炸。如果烏克蘭在接下來的幾天或幾週內未能如願,他們將面臨必須供應更長戰線的困境”。報道提到,庫爾斯克方向的烏軍已經轉移到森林地帶,以避開被俄羅斯無人機監控的主要幹道。而俄軍則針對性地部署卡-52和米-28攻擊直升機,利用夜視設備和熱成像設備搜尋森林地區的烏軍。

  目前烏軍已經在庫爾斯克方向投入了1.2萬人,其中包括大量裝甲車輛,例如美制“斯特瑞克”裝甲車與德國“黃鼠狼”步兵戰車等,這就對烏軍後勤補給提出了更高要求。俄軍已經針對性地對於烏克蘭蘇梅州的預備部隊和後勤補給基地實施空襲。“要阻止俄軍空襲,烏克蘭可能需要在該方向投入數量已嚴重不足的中程防空系統甚至是F-16戰鬥機。”

  德國《明鏡周刊》13日引用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軍事戰略專員格雷塞爾的分析稱:“烏克蘭突襲的優勢可能很快會轉變為劣勢。”他&&,烏克蘭想要維持庫爾斯克地區的控制區域,意味着巨大的軍事成本,這對烏克蘭來説“幾乎無法承受”。而前線的延長對俄羅斯來説將更有利,“俄羅斯擁有更多的武器、彈藥和人員,可以在更長的前線上投入使用。”

  他&&,當前俄羅斯在頓巴斯攻勢加劇,烏克蘭似乎只能勉強阻止。西方軍事專家警告説:“前線的烏軍部隊已經相當疲憊,他們正急切等待新部隊的輪換,而這些兵力卻投入到庫爾斯克使用。”格雷塞爾對當前局勢發出明確警告稱:“庫爾斯克攻勢恐導致烏克蘭軍事力量的終結。”

  此外,德國《時代周刊》透露,烏軍在庫爾斯克不但面臨後勤問題,而且關鍵的通信方面也遭遇越來越大的挑戰。報道稱,目前烏軍主要是依靠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星鏈”互聯網衛星通信終端提供通信聯絡,但SpaceX禁止在俄羅斯境內提供服務,這就給深入庫爾斯克的烏軍通信帶來嚴重挑戰。報道稱,“‘星鏈’已經不起作用。烏軍也可以使用傳統的無線電保持聯絡,但這將讓他們很容易被俄軍通過電子偵察手段竊聽和追蹤。這種局面導致烏軍對前線的情況了解很有限。”

【糾錯】 【責任編輯:高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