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35搶佔歐洲軍機市場-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8/02 14:08:17
來源:中國國防報

F-35搶佔歐洲軍機市場

字體:

  美空軍F-35A戰鬥機在瑞士空軍F/A-18C戰鬥機護航下飛越阿爾卑斯山。

  據外媒報道,希臘日前正式與美國簽訂採購20架F-35A戰鬥機的合同,價值37.6億美元,其中包括4&模擬器、兩台額外發動機及相關培訓等。希臘由此成為第12個購買F-35系列戰鬥機的歐洲國家。數據顯示,到2030年,歐洲地區將有超過600架各型F-35戰鬥機,且這一數字還會持續增加。

  多國公布採購計劃

  報道稱,美國自F-35系列戰鬥機研發之初,便強調國際合作並計劃向盟友出口,北約的歐洲成員國成為其主要外銷對象。截至目前,F-35的歐洲訂單量佔其出口訂單總量的56.7%。

  近年來,受戰鬥機更新換代需求和應對地區衝突等因素影響,歐洲多國大規模採購F-35。2020年1月,波蘭斥資46億美元採購32架F-35A,首架已於今年下線;2021年12月,芬蘭宣布斥資94億美元採購64架F-35A,其中包括約16億美元的配套導彈採購項目;2022年9月,瑞士簽訂36架F-35A的採購合同,合同金額約63億美元,超過了瑞士2021年的軍費總開支(約62億美元);2022年12月,德國聯邦議會批准35架F-35A的採購計劃,總價約84億美元,該項目是德國軍備升級最大的採購計劃之一;今年1月,捷克宣布斥資約66億美元採購24架F-35A,這是捷克歷史上最大的單筆軍購合同。今年7月,比利時斥資約1.2億美元,為其先前採購的34架F-35A增購196枚空射精確制導炸彈。

  此外,還有更多歐洲國家計劃採購F-35。今年4月,葡萄牙空軍參謀長確認啟動F-35A替代F-16戰鬥機的初步程序;羅馬尼亞預計最早將於今年秋季與美國簽署政府間協議,斥資65億美元採購32架F-35A。

  合作夥伴積極參與

  除上述歐洲國家陸續公布F-35及配套裝備採購計劃外,自20世紀90年代起參與F-35國際合作的歐洲國家,也根據投資金額、技術貢獻和採購數量等劃分為3個層級,以合作夥伴身份大量採購該型戰鬥機。

  英國是唯一的一級合作夥伴。今年3月,英國接收了第30架F-35,並計劃到2025年底接收完畢首批48架戰鬥機。英國媒體稱,4月初,英國國防部採購部長詹姆斯·卡特利奇在向下議院提交的報告中提出要增購27架F-35,以確保到2033年擁有至少3個戰鬥機中隊。

  意大利和荷蘭為二級合作夥伴。意大利不僅擁有歐洲唯一的F-35總裝生産線,還負責生産部分零部件。意大利共訂購90架F-35,目前已接收23架。荷蘭共訂購52架F-35,目前已接收39架,是歐洲地區交付完成率最高的國家。

  挪威和丹麥作為三級合作夥伴,分別採購52架和27架F-35。今年6月,挪威還宣布重啟一個已封存40年的地下山體機庫,用於存放F-35,以提高其生存能力。

  可能帶來風險挑戰

  外媒分析指出,歐洲多國大規模採購F-35,尤其是近期的集中採購,可能給其防務建設帶來風險挑戰。

  首先是延遲交付影響機隊更新換代。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發布的公告顯示,2023年共生産98架F-35,比2022年減少43架,僅完成計劃産量的約63%。美國彭博社稱,系統更新失敗、零配件短缺、發動機故障等因素,使得F-35面臨為期14個月的延遲交付。這將給那些希望盡快更新機隊的歐洲國家帶來較大影響。比如,丹麥計劃用F-35替換現有的F-16,但目前27架的訂單僅交付10架,其中6架還長期在美國用於培訓飛行員。今年4月,丹麥向阿根廷出售24架F-16的合同生效後,其面臨“老機已走、新機未到”的窘境,不得不在6月宣布把在美國的6架F-35調回本土部署。

  其次是升級緩慢影響戰鬥力生成。目前,F-35正在進行Block4版本升級,其中包括非常重要的“技術更新3”軟體升級。然而,該軟體系統在測試中運行不穩定,經常導致機載雷達和電子戰設備關機重啟,軟硬體適配問題預計要到2025年才能解決。2023年8月,比利時曾拒絕接收兩架未完成“技術更新3”軟體升級的F-35,目前接收4架後又遇到系統不穩定的問題,只得推遲訓練安排和初始戰鬥力生成計劃。挪威也面臨類似問題,在退役全部57架F-16後,F-35正式接管該國快速反應警戒任務,挪威理論上成為全球首個擁有一支全隱身戰鬥機空軍的國家。但由於版本升級問題,挪威空軍的F-35完全形成戰鬥力尚需時間。

  最後是阻礙歐洲製造的未來發展。有防務專家指出,一些歐洲國家用F-35替換F-16無可厚非,但用其替換歐洲本土製造的戰鬥機,將從整體上影響歐洲航空工業的發展。

  最直觀的影響是,原本應投入歐洲本土航空工業的資金流向了美國,進一步拉大了雙方的技術和産業差距。比如,捷克在引進F-35後將逐步停止租賃14架瑞典製造的JAS-39“鷹獅”戰鬥機,這將導致該型戰鬥機在歐洲市場的用戶只剩兩個;德國起初於2020年計劃採購93架歐洲“颱風”戰鬥機,隨後又決定引進F-35並大幅減少“颱風”的採購數量至15架。這種減少採購自己參與設計製造産品的做法,會對“颱風”的市場銷售産生不利影響。

  而且,歐洲多國選擇購買美制戰鬥機而非歐洲製造的戰鬥機,對法國、德國、西班牙主導的“未來空戰系統”和英國、意大利牽頭的“全球作戰空中計劃”均會産生消極影響。一方面,這些國家在採購F-35後,短期內不需要也沒有更多預算對其戰鬥機進行更新換代;另一方面,未來他們很可能繼續採購美制六代機。這將使歐洲本土六代機項目面臨資金短缺和市場狹小的雙重困境。(裴力動)

【糾錯】 【責任編輯:王金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