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擲18億美元“賭注”建廠波音能否贏下六代機競標?-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7/19 15:26:14
來源:中國航空報

豪擲18億美元“賭注”建廠波音能否贏下六代機競標?

字體:


  在NGAD、F/A-XX、CCA等幾大軍機項目的競標中,面對洛馬這樣的強勁對手,波音的“勝率”有多大?

  波音也參與了F-22“猛禽”的生産。

  波音於4月從GKN公司接手的一家工廠是於2001年時從波音剝離、出售給GKN的,而現在“回購”了,相似的還有近期的波音回購勢必銳。

  波音投資的新工廠。

  6月26日,波音公司的防務、太空與安全(BDS)部門宣布開始在密蘇裏州聖路易斯蘭伯特國際機場東南角開工建設一個高度機密、佔地110萬平方英尺(10.2萬平方米)的生産設施。波音官方代表、BDS部門空中優勢項目副總裁史蒂夫·諾德倫德(Steve Nordlund)在媒體採訪中並未透露這座新工廠將生産的具體機型,且刻意回避使用NGAD和“協作戰鬥機”(CCA)等字眼。

  在《飛行國際》的報道中稱,“施工區外的一塊廣告牌上顯著地展示了一架黑色涂裝的第六代戰鬥機”,而這就非常契合諾德倫德透露的“該設施僅用於高度機密項目”的説法。而根據安全規則,新工廠將禁止波音公司在這裡為外國客戶製造飛機,這一苛刻條件意味着,新工廠不會承接相鄰的F-15EX“鷹”Ⅱ戰鬥機和T-7A“紅鷹”高級教練機生産線的轉移,因為這兩款機型都是面向美國國內和國際市場。據悉,這座新工廠的建設正處於前期的平整階段,建設完成後有望成為聖路易斯地區歷史上最大的國防項目之一,交由波音幻影工廠來運營。

  波音在軍機業務上“必須下些賭注”

  在目前的消息中,關於這座新工廠的內部設施、技術特點等,如同它的具體用途那般,波音對外界只字不提。儘管波音官方並未承認這座18億工廠的建設與美國空軍項目有任何關聯,但在國際防務媒體的報道中,已將對這座旨在製造“機密戰鬥機”工廠的興建,定性為波音的“先發制人投資”,而這似乎是波音贏得NGAD項目的戰略的一部分,對於BDS部門的未來至關重要。

  為了能夠從五角大樓以更大“勝率”爭取到新軍機項目,波音公司的“競標策略”已經從過去的競標中“固定價格合同”、價格優勢,轉為今天的諾德倫德坦言的“我們必須下些賭注”。這裡的“賭注”就是指在合同授予之前就用“冒險性”投資把工廠建起來、把生産能力增起來……

  “下些賭注”的必須性正是在於:目前F/A-18“超級大黃蜂”的生産將於2027年結束,F-15EX“鷹”Ⅱ在美國空軍的預計採購量削減至100架以下。再看其他新軍機項目,如T-7A“紅鷹”高級教練機、MQ25“黃貂魚”艦載無人加油機等,雖然它們前景光明、訂單量很大,但又都需要幾年時間才能投入全速生産階段,且已因波音與軍方簽下的“固定價格合同”、前期的研發成本超支嚴重,而面臨着利潤偏低、回本週期過長等問題。

  總體而言,數年內波音的所有軍機項目都難逃通貨膨脹、供應鏈緊張、勞動力短缺的影響,因而造成波音BDS部門業務營收上的持續失血,現在的波音十分迫切地尋找能賺錢的軍機項目。可以側面印證波音公司在軍機業務上“急了”的是,即便當前波音公司在民機業務上身處艱難境地,但這座工廠的建設還能得到“董事會上上下下的支持”“我認為我們的客戶需要考慮整個工業基礎,我們正在努力盡自己的一份力量。”“這項投資旨在幫助美國國防工業在全球保持競爭力”。

  “下些賭注”有風險,美國軍方對六代機猶豫了

  只不過,在波音以18億美元“賭注”開工建設之際,一個“不好的消息”是眼下美國空軍對NGAD的態度趨於“搖擺”。2023年5月,美國空軍向波音、洛克希德·馬丁和諾斯羅普·格魯門發布了NGAD計劃的招標書,但諾格於當年7月底退出了競標,這讓美國空軍對原定於近期決定的NGAD工程和製造開發合同的頒授變得猶豫不決,進而讓該計劃的時間表和未來蒙上一層不確定性陰影的主要是美國空軍的預算緊缺。

  日前,不論是空軍部長弗蘭克·肯德爾,還是空軍參謀長戴維·阿爾文,都在接受採訪時一改此前對第六代戰鬥機計劃的明確表態,而是&&“鋻於預算壓力,空軍需要重新審視第六代戰鬥機項目。”“NGAD在2026財年預算中面臨不確定的未來”。如出一轍,美國海軍的第六代戰鬥機計劃F/ A-XX也在2025財年預算申請中將未來五年支出削減了三分之二以上。

  當前美國空軍手頭的F-35、B-21“突襲者”轟炸機、下一代“哨兵”洲際彈道導彈等重點型號項目都已成為項目超支嚴重的“吞金獸”,再疊加上國防預算上限、通貨膨脹等壓力後,美國空軍在這些項目的取捨、預算多寡的分配上,NGAD就成為了可以被暫時犧牲的項目了。不止於此,美國空軍搖擺不定的態度,另一關鍵原因是變化的需求。俄烏戰爭上大放異彩的無人機技術,以及方興未艾的“協作戰鬥機”都在衝擊着美國空軍對製造非常昂貴(單價可能接近3億美元)、高度複雜的NGAD的堅定態度。所以,今日來看NGAD的未來,預言去與留為時尚早,但當它在投入製造階段時或有可能會遭遇採購規模削減,就像它的前輩F-22“猛禽”那般。

  背水一戰,波音能守住戰鬥機研製能力嗎?

  波音的這次“冒險性”下注18億美元,背後的利害關係在於:如果NGAD和F/A-XX計劃出現延後、取消等突變情況,乃至波音在兩個計劃競標中落敗,都將直接且長遠地衝擊着這家戰鬥機製造商的戰鬥機研製能力,甚至可能因此失去“戰鬥機基因”。

  不過,即便競標失敗,倒也不代表今日的18億美元打了水漂、新工廠白建了,因為留下的“戰鬥機生産工業基礎”既可以在改造後轉為其他波音機型的生産,更可以退而成為洛馬的核心供應商,為其“轉包生産”NGAD或F/A-XX的機體部件等。類似情況,在F-22“猛禽”的生産過程中也發生過。

  在當前美國、整個西方都在加大國防工業的工業基礎投入、建廠擴産的大潮中,波音公司這座工廠的興建也稱得上是非常“政治正確”,緊跟時代脈搏了,聖路易斯當地政府就大方地給出了約1.55億美元的稅收減免。而目前,波音在聖路易斯綜合設施已經擁有組裝F/A-18、F-15EX、T-7A的設施。除了對最終總裝線的建設外,波音公司還在當地通過對供應商工廠的收購來增強自身對供應鏈的掌控能力。今年4月,波音公司從GKN公司收購聖路易斯地區的一家工廠,該工廠為波音F-15和F/A-18戰鬥機提供關鍵零部件,且是波音的唯一供應商。此前,GKN曾因盈利不佳計劃關閉這座工廠,對此引發了與波音的糾紛,而現在問題已解。(鄭宇航)

【糾錯】 【責任編輯:王金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