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美國聯合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57客機從美國洛杉磯國際機場起飛後,飛機上的一個輪胎脫落。這是美聯航波音客機近四個月以來第二次出現輪胎脫落事故。
塔&:美聯航1001號航班,剛剛接到通知,你們的飛機掉了一個輪子。
飛行員:哦,好的。嗯,待命。
經美聯航證實,涉事航班為美聯航1001號航班,從洛杉磯飛往丹佛,由一架波音757-200執飛。起飛時,客機丟失一個主起落架輪胎。事發時,機上載有174名乘客和7名機組人員。美聯航&&,飛機在輪胎脫落後繼續飛往丹佛國際機場並已降落,地面人員及機上人員沒有受傷。目前,脫落的輪胎已經找到,事故原因正在調查中。
今年3月,美聯航一架飛往日本大阪的波音777-200型客機從美國舊金山起飛時發生輪胎脫落事故,機場員工停車場的幾輛汽車被砸壞。
2600架波音飛機因氧氣面罩問題接受檢查
除了輪胎問題,還有氧氣面罩問題。
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8日&&,由於乘客氧氣面罩可能在緊急情況下失靈,該機構要求對2600架波音737飛機進行檢查,被檢查的機型包括波音737 MAX和737 NG。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稱,該機構收到多份報告,稱相關機型出現了乘客服務組件氧氣發生器位移的問題。
波音與美司法部達成認罪協議 受害者家屬&&“失望” 要求駁回協議
幾年前的兩起空難事故也有了新進展。
8日,美國波音公司宣布與美司法部就兩起波音737MAX型客機致命空難達成認罪協議,對此,受害者家屬方面&&“非常失望”。
協議內容為:波音承認對聯邦監管機構有“欺詐”行為,接受第二筆罰款以及承諾向“合規與安全項目”投入數億美元,由法院裁定向空難受害者家屬支付賠償金的具體金額。
波音認罪可避免出庭受審以及更重判罰。受害者家屬方面則對司法部5年調查如此了結&&“非常失望”,認為這等同於姑息波音“將利潤置於安全之上”。
受害者兄弟 哈維爾:如果不是波音,而是其他人欺詐導致346人死亡,我們還會有這樣的討論嗎?當然不會。這樣的協議根本不應該給到人們,但因為它是波音,可以對規則熟視無睹。
受害者母親 納迪亞:美聯邦司法部和波音一樣的作為,他們不過是看了一下卷宗,蓋了個戳,然後踢到一邊,而不是認真審閱,負責任地調查,更不是認真追求正義。波音也是這麼造飛機的,把它們草草地推下生産線,出廠,然後讓這些危險的飛機飛行。
目前,司法部與波音正在整理歸檔書面認罪協議,將在7月19日前提交法院。遺屬方已向法院提交反對意見,要求主審法官在即將舉行的聽證會上駁回這份認罪協議。
2018年10月和2019年3月,印度尼西亞獅子航空公司和埃塞俄比亞航空公司航班先後發生空難,總計346人遇難,失事飛機均為波音737 MAX 8型客機。
波音為何安全問題頻出?
一面對於刑事指控“認罪”,另一面,波音又屢次發生安全事故和險情,讓公眾很難重拾對波音的信任。各種事故接二連三發生,恐怕並非巧合。
美媒:波音追逐短期利潤 文化“變質”
在波音737 Max系列客機發生兩起致命空難後,美國調查記者彼得·羅比森在《盲飛》一書中分析説,是波音的底層文化出了問題。對短期利潤的追逐取代了精益求精的工程師文化。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記者 范·克利夫:在你的書裏,你談到墜機事件暴露出波音的文化變質了,那麼是這樣嗎?波音的文化變質了嗎?
美國調查記者 彼得·羅比森:這些話基本上是波音員工説的,是系統性的問題,是文化問題。高層管理者只是盯着股價,心思都在股票回購上,而不聽取基層員工的意見。
在今年1月,阿拉斯加航空公司一架波音客機發生門塞掉落事件。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指出,該事故發生後,波音的表態與此前發生空難事件後如出一轍,&&道歉,並稱將解決問題。重復同樣的説辭,已經不能讓外界信服。上個月,波音公司負責商用飛機業務的質量高級副總裁伊麗莎白·蘭德遭到記者的質問。
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記者 范·克利夫:737 Max客機發生墜機事件後,我們當時聽到了非常相似的話,現在我們在這裡再次討論解決問題,但是這些問題聽起來似乎是之前就應該解決的。那麼怎麼能讓別人相信,你們波音公司的人真的在解決問題。
兩起空難發生後,美國媒體曾指出,為了爭奪市場、壓縮成本,波音倉促上馬新機型。調查顯示,737 MAX客機的“機動特性增強系統”是造成墜機的一大因素。另外,波音公司將業務層層外包,更看重利益,而非安全。
利益置於安全之上 製造能力外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專家《航空知識》主編 王亞男:波音公司有兩個舉措實際上一直被認為是存在巨大問題的,第一是波音公司更關注的是投資人的收益,或者説它的市場股票的總體價值,所以波音公司會通過資本的手段來推高價值。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專家《航空知識》主編 王亞男:第二個做法是波音公司在20年間不斷地把它所控制的製造能力向外推移,換句話説波音公司掌控的直接製造能力越來越少。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專家《航空知識》主編 王亞男:波音公司遭遇的一連串的重創,實際上是源於他對於安全文化、質量文化可靠性文化的缺失,以及這些文化不斷地被利益文化所侵蝕所導致的。這種惡果,實際上足以為引為警醒。
監管也能外包 美航空監管部門失職
波音管理問題導致了飛機生産和製造上的缺陷,美國政府相關部門也未盡到監管責任。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為節省經費,數十年來一直將部分本應由監管部門履行的飛機安全認證工作外包給波音等飛機製造商,導致波音長期“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
美國國際政策中心武器與安全項目主任 哈同:這是一種常見的做法,航空公司在某種程度上俘獲了美國監管機構,而監管機構幾乎成為行業的合作夥伴或支持者,而不是行業的監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