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艾森豪威爾”號航母在胡塞武裝襲擊疑雲中撤離回國。當地時間22日,也門胡塞武裝聲稱在紅海襲擊美軍“艾森豪威爾”號航母並“成功達成目標”。美方隨後否認航母遭襲受損,但同時&&“艾森豪威爾”號航母當天已撤離紅海回國。這不是雙方第一次就“艾森豪威爾”號航母是否遇襲“扯皮”。阿拉比亞電視台稱,胡塞武裝和美國各執一詞,説法相互矛盾,人們很難得到第三方的客觀消息來對雙方的説法進行證實或者證偽,這使得局勢發展撲朔迷離。卡塔爾半島電視台稱,“艾森豪威爾”號航母雖然離開,但接替它的“羅斯福”號航母仍將對胡塞武裝保持強大壓力,同時也不可避免地會遭到胡塞武裝的軍事威脅。雙方的博弈不會減弱或者中斷,紅海難以平靜。
美軍“艾森豪威爾”號航母撤離紅海的消息引發種種猜測。圖為6月12日該航母在紅海執行任務的畫面。(視覺中國)
“羅斯福”號航母將赴紅海
根據美國國防部網站當地時間22日發布的消息,美國國防部發言人帕特裏克·賴德在一份聲明中説,“艾森豪威爾”號航母打擊群當天已離開紅海任務區域,將在地中海水域作短暫停留後返回美國。下周,美軍“羅斯福”號航母打擊群將赴紅海水域,接替“艾森豪威爾”號航母打擊群執行任務。有消息人士22日&&,“艾森豪威爾”號航母已通過蘇伊士運河駛入地中海。據韓聯社23日報道,“羅斯福”號航母22日停靠釜山作戰基地,將在未來一週參加韓美日首次多域聯合軍演“自由之刃”。
美國海軍學院新聞網稱,一名美國官員透露,“艾森豪威爾”號航母及其打擊群中的巡洋艦將前往地中海,而打擊群中的驅逐艦將留在美國第五艦隊的作戰區域內。這名官員證實,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決定不再繼續延長“艾森豪威爾”號航母的部署時間。駛離紅海前,這艘航母已在那裏部署了8個多月。此外,“艾森豪威爾”號在過去5年中部署的天數比其他任何美國航母都要多。
“艾森豪威爾”號航母駛離前,也門胡塞武裝宣布對其進行了新一輪打擊。也門胡塞武裝發言人葉海亞·薩雷亞22日發表聲明説,該組織使用導彈在紅海襲擊了美軍“艾森豪威爾”號航母。薩雷亞未透露襲擊的具體時間,但強調“成功達成目標”。
美國中央司令部22日發布消息稱,近期有關胡塞武裝成功襲擊美軍“艾森豪威爾”號航空母艦的説法“毫無真實性可言”。過去24小時,美軍在紅海海域擊毀了3艘也門胡塞武裝的無人艇。胡塞武裝還從其控制區向亞丁灣發射了3枚反艦彈道導彈,沒有造成人員傷亡或其他重大損失。
軍事專家張學峰23日對《環球時報》記者&&,美國航母一次海外部署的時長基本上是7個月,因此已部署超過8個月的“艾森豪威爾”號此時返美,應該是一個正常的輪換。上次從地中海返回美國的“福特”號航母也進行了超期部署。這體現出美國航母疲於奔命的現狀。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航母,但卻到處惹是生非,在這種情況下,再多的航母也不夠用。
外界無法核實雙方説法真偽
“艾森豪威爾”號航母從去年10月緊急從美國東海岸出發,11月開始在紅海部署,其間多次與胡塞武裝交戰。4月底,該艦通過蘇伊士運河進入地中海。隨後,這艘航母在克裏特島蘇達灣短暫停靠。5月31日和6月1日,胡塞武裝連續發表聲明,稱向“艾森豪威爾”號航母發射多枚導彈並“準確擊中目標”,以此作為對美英兩國空襲也門首都薩那等地的回應。美軍當時予以否認。不過在社交&&上,有關“‘艾森豪威爾’號航母被擊中”的視頻及圖像持續蔓延,美方的自證並未打消網民的疑慮。
路透社稱,外界無法核實胡塞武裝和美軍雙方説法真偽。美國《國家利益》雜誌網站稱,儘管胡塞武裝不太可能擁有擊沉“尼米茲”級或“福特”級航母的火力,但其導彈或無人機確有可能擊中航母,完成攻擊使命,進而贏得宣傳上的勝利。俄軍事專家瓦西裏·丹德金稱,要徹底摧毀美航母,至少需要10枚巡航導彈或使用戰術核武器。如果2-3枚裝有數百公斤炸藥的導彈落在航母甲板上,航母可能會暫時失效,但不太可能被擊沉。美國一直否認胡塞武裝在紅海襲擊過美國航母,因為他們擔心形象和聲譽受損。
美聯社稱,美國軍方和國防部領導人就“艾森豪威爾”號航母是否應此時返美爭論不休。美國海軍希望“艾森豪威爾”號航母盡快“休養生息”,並進行檢修;而五角大樓領導人擔心,如果沒有“艾森豪威爾”號航母,他們將需要動用更多駐紮在卡塔爾、沙特和阿聯酋等周邊國家的空軍戰鬥機,如何維持“威懾力”將成為問題。
“美海軍威懾力受到挑戰”
彭博社稱,儘管美國及其盟國為紅海軍事任務分配了昂貴的設備,但仍然無法阻止也門胡塞武裝對紅海民用貨船的襲擊。因此,全球最大的航運公司仍然在很大程度上避開這條曾經承載全球貿易量15%的航線。報道認為,胡塞武裝成功挫敗了世界上最先進的軍隊,這是美國尋求限制巴以衝突外溢所遭遇的最新挫折。這次“艾森豪威爾”號航母的返回,耐人尋味。
“美國海軍的威懾力受到挑戰”,中東“觀察”新聞網23日稱,“艾森豪威爾”號航母近8個月花費了價值約十億美元的彈藥,同時還消耗了軍方寶貴的導彈攔截器儲備。然而,美國國防情報局本週的一份新報告指出,美國的護航行動未能恢復全球航運業對紅海運輸安全的信心。報道稱,美國的武力炫耀和外交斡旋迄今未能阻止暴力循環。這意味着在可預見的未來,也門胡塞武裝和黎巴嫩真主黨很可能會對華盛頓在中東地區的安全計劃保持一定的“否決權”。
“美國在阻止胡塞武裝行動和保護全球航運方面的努力舉步維艱”,《華盛頓郵報》援引學者的話稱,在與美軍直接交戰之後,也門胡塞武裝現在可以把自己描繪成一個“有實力的角色”,並利用這一點提升其在國內或與沙特和談中的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