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觀點
揭秘閱兵背後故事:"各機型像夫妻一樣相互了解" [10-05 11:01]
閱兵聯合指揮部召開總結表彰大會 [10-05 08:53]
中秋探訪駐港部隊 董建華夫人憶看閱兵灑淚 [10-05 08:47]
國慶受閱戰機全部歸隊 閱兵總結大會在京舉行 [10-05 08:44]
國慶60周年閱兵總結大會舉行 部隊將組織回營 [10-04 10:47]
新型陸基巡航導彈閱兵首次亮相成焦點[圖] [10-01 16:58]
56年前曾在天安門受閱 蒙族老兵為國防成就自豪 [10-01 16:50]
日本3年閱1次兵 借機鼓吹向海外派兵(圖) [09-27 09:08]
開國大典為何選擇在下午? 陳毅之子:防受襲擾 [09-27 09:03]
海外華僑:能看一次閱兵一生都滿足 [09-25 14:21]
78歲抗美援朝傷殘老兵將在天安門觀禮國慶 [09-25 13:24]
閱兵村裝備技術保障人員80%為士官 [09-25 09:32]
從帆船賽走進閱兵場 “當好領隊”磨練默契 [09-25 09:28]
18名功勳老兵登上"浴血奮鬥"彩車 最年長者85歲 [09-25 08:53]
戰車方隊選引導基準車駕駛員就像選航天員一樣 [09-25 08:48]
我所經歷的大閱兵:兩度踏進閱兵村 [09-25 08:36]
空中梯隊披露具體隊形 詳解"龍頭龍尾" [09-25 08:33]
受閱官兵閉眼走100步 兩人仍在同一條線上 [09-25 08:26]
境外記者早早"備戰"國慶報道 軍事資料最搶手 [09-24 17:36]
閱兵內涵值得品味 各國都看重其效應 [09-25 08:45]
18名功勳老兵登上"浴血奮鬥"彩車 最年長者85歲 [09-25 08:53]
開國大典閱兵地點"二選一" 天安門PK西苑機場 [09-24 16:31]
閱兵村裏一張張快樂的笑臉 [09-24 08:40]
國慶閱兵:“米秒不差”成受閱人員共識 [09-23 10:28]
軍事專家:“中國特色”武器裝備形成體系 [09-23 10:20]
預備役方隊端槍受閱 村官初次端槍激動得手抖 [09-23 10:10]
新中國開國大典中的“第一” [09-23 09:09]
親歷者追憶開國閱兵:湊齊坦克用了一個多月 [09-22 16:18]
國慶60周年首份氣象服務專報周五齣爐 [09-22 10:27]
戴旭:世界終將適應解放軍武器現代化 [09-22 10:19]
西方因國慶大閱兵重估中國軍力 [09-22 10:03]
國慶閱兵最令人期待的六大"新武器" [09-22 09:39]
天安門特殊觀禮團:從各國領袖到台灣退休將領 [09-22 09:29]
目擊坦桑尼亞國慶閱兵:腳尖踢到與腰同高 [09-19 12:51]
中國古代閱兵故事:曾為取悅美女 秦漢已成制度 [09-17 08:22]
古今閱兵流變:鼓舞民心 威懾敵軍 開展外交 [09-16 17:46]
走進閱兵村:閱兵場上的“畢業典禮” [09-13 16:17]
走進閱兵村:數字解讀閱兵村 [09-13 16:16]
閱兵村裏的"中國印"—閱兵村官兵真情故事 [09-11 20:46]
走進閱兵村:“紅一師”科學組訓爭當標杆 [09-13 16:28]
空降兵方隊的“世説新語” [09-11 1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