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位“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發布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強軍思想,充分反映人民軍隊建設改革發展嶄新成就,生動展現“四有”新時代革命軍人昂揚風貌,凝聚奮力推進新時代強軍事業的意志力量,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3周年之際,中央宣傳部、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聯合發布13位“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 [詳細]

 

邊疆軍營“花木蘭”——記“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馬和帕麗

    “全連注意,拉大車距,快速通過!”仲夏時節,新疆軍區某合成團一場進攻戰鬥演練激戰正酣,坦克二連突遭敵火力封鎖,連長所在坦克被擊毀,一位女指導員果斷接替指揮,一舉突破“敵”防御前沿。

    這位臨陣指揮的軍營“花木蘭”是新疆軍區某合成團坦克二連指導員馬和帕麗。類似這樣的挑戰,她記不清有多少次了…… [詳細] 

一個“可以託付生命的人”——記“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毛青

    醫者仁心,兵者勇武,黨員無畏。

    在抗擊非典、禽流感、埃博拉、新冠肺炎最前線,有一個被患者、同事和戰友稱為“可以託付生命的人”,他就是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感染病科主任毛青。

    一次次參加非戰爭軍事行動,一次次直面疫情逆行,毛青一次次聞令而動。 [詳細]

 

特戰尖兵——記“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何龍

    從“不是當兵這塊料”到“海軍特種部隊‘蛟龍突擊隊’隊員”,再到“海軍陸戰隊某旅特戰連連長”,何龍走了十二載。“感動陸戰隊十大人物”“二等功臣”“突擊隊員”和“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等,是他一路走來獲得的榮譽。

    當兵,是何龍自小的夢想,高中畢業後他就考取了軍校。那時身體瘦弱的何龍幾乎所有的體能課目排名都倒數。“丟人倒是其次,最怕的是自己壓根就不是當兵這塊料。”何龍説[詳細]

 

 

願做衝鋒“第一人”——記“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陳靜

    2020年年初,海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急診、重症醫學科護士長陳靜作為首批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帶領護理團隊來到漢口醫院。

    陳靜記得,除夕夜凌晨,自己突然被一陣手機震動聲驚醒。電話那端是醫院護理部主任彭飛,“1小時內,選定12名護士,準備支援武漢。”[詳細]

 

 

一切為打贏的空中利刃——記“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姚凱  

    “我是中國空軍,你即將進入中國領空,立即離開,立即離開!”

    在某海上空域,空軍航空兵某旅副參謀長姚凱駕駛戰機與外國軍機迎面對峙。

    60公里、50公里、40公里……逼近,再逼近! 姚凱駕駛戰機抵近外國軍機,直到將對方驅離。

    “如果膽敢飛到我們的天空上,哪怕是只老虎,也要敲掉它兩顆牙!”姚凱説。[詳細]

 

“白衣戰士”在衝鋒——記“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仲月霞

    2003年,抗擊非典,她在接診一線。

    2008年,汶川抗震,她在災區一線。

    2015年,援非抗“埃”,她在利比裏亞抗擊埃博拉病毒戰鬥一線。

    今年春節萬家團圓時,空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護理處主任護師仲月霞再次背起行囊,登上馳援武漢的飛機。 [詳細]

 

亮劍沙場的“千分尺”——記“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張俊凱

    參加國慶70周年閱兵分列式倒數第二次合練的所有受閱裝備列隊完畢。突然,一台車輛出現故障。

    此刻,距合練開始不足10分鐘。

    二級軍士長張俊凱判斷,是熱脹冷縮導致零部件密封不嚴造成的。他拿上兩把扳手鑽入車底,一邊囑咐駕駛員不斷踩踏制動踏板,一邊沿着制動氣室外殼緊固螺絲……

    17秒,故障排除。 [詳細]

 
 

“老兵”抗疫——記“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黃文傑

    在火神山醫院,58歲的黃文傑是年齡最大的“老兵”。抗疫歸來,“老兵”被無數次問及:

    “您早已功成名就,為何還要去火神山?”

    “抗擊新冠與抗擊非典有什麼不同?”……

    2019年國慶,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閱兵盛典的“眾志成城”花車上,黃文傑是唯一一名抗擊非典的英模代表。[詳細] 

攻堅鄂西紅土地——記“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董高

    2020年3月,湖北省恩施市人武部部長董高調任甘肅省酒泉軍分區副司令員。臨別前,他再次回到恩施市紅土鄉天落水村,看望百歲老人包桂芝。

  坐在院裏曬太陽的包桂芝,雖已是101歲高齡,但耳聰目明,頭腦清醒。得知董高異地任職的消息,老人滿眼是淚:“這幾年來,是你帶領山旮旯裏的鄉親脫貧致富,讓大家過上了城裏人羨慕的好日子……”

  紅土鄉位於鄂西大山深處,通往縣城的100余公里道路曲折連環,驅車3個半小時,急轉498個彎道,方能到達這個一半在高山一半在懸崖的窮村子。 [詳細]

 

為人民而戰的科研尖兵——記“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張曉鵬   

    “武漢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4月16日,軍事醫學專家組成員、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副研究員張曉鵬以這條微信,告別了鏖戰81天的江城武漢。

    從寒冬到初夏,他奮戰抗疫一線,建立核酸檢測、抗體篩查和多重病原檢測三位一體的“新冠病毒精準診斷”檢測&&;針對血液、尿液等標本開展研究,提出有效提高病毒核酸檢測靈敏度的新思路;深入醫院ICU病房,近距離進行氣溶膠採樣,開展新冠病毒傳播規律研究…… [詳細]

 

新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稿件來源:新華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新華社和新華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新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未註明"稿件來源:新華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着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新華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新華網&&。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99071210726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