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用焊槍和火花“銜接”二戰勝利之路

2019年08月13日 14:31:52 來源: 新民晚報

    現代戰爭中,基于金屬的武器裝備是不可或缺的物質基礎,那麼與金屬加工有關的焊接就是一門與勝利有關的技術。不少人在工地上見過電弧焊,這一源于19世紀的技術至今都是焊接領域的翹楚,它早年只用于金屬小部件修復或器具連接,工業化應用要到二戰。正是苛刻作戰條件和高節拍生産效率刺激了焊接技術出現質變,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戰爭走向。

    造就“T-34危機”

    1939年德國裝甲兵團閃擊波蘭,蘇聯意識到問題嚴重性,加快研發新式坦克。時任哈爾科夫蒸汽機車廠(今屬烏克蘭)廠長的科什金提出安裝大功率BD-2柴油機和大威力76毫米炮的T-34坦克方案,理論上能打敗任何德國坦克。可在狹小的坦克車體上整合如此龐大的機械組件,意味著加工難度大增,厚重的裝甲及復雜的外殼結構都需要大量焊接工藝完成,這對當時落後的蘇聯工業而言簡直是一種折磨。

    可戰爭威脅迫在眉睫,蘇軍急需大量T-34坦克,面對克裏姆林宮下達的死命令,時任烏克蘭電焊研究所所長的巴頓院士臨危受命,在1940年底設計出高效自動電弧焊接工藝,實現坦克車身焊接機械化,並以流水作業方式去生産坦克組件,相比傳統焊接效率提升數十倍。待到1941年6月22日德軍發動侵蘇戰爭時,蘇軍已在西部前線排開1.2萬輛各式坦克,遠超德軍的3600輛,盡管因技戰術差距受到嚴重挫折,但蘇軍依然給予敵人強烈震撼,尤其數量有限的T-34打得德軍所有坦克無法招架,這就是希特勒驚呼的“T-34危機”。到了1943年,完全普及埋弧焊工藝的蘇聯兵工廠實現1.58萬輛T-34的年産量,如潮水般涌來的T-34最終在柏林埋葬了法西斯匪幫。

    加速戰艦制造

    焊接工人及其手裏的焊條焊槍,不僅影響著陸戰勝負,還左右著海戰命運。1941年,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損失慘重的美國太平洋艦隊暫時失去制海權。面對不利局面,“造更多的船去打鬼子”成為響徹美國工業界的口號。

    當時造船量提升的關鍵是縮短船體結合時間,早期的船身是用鉚接工藝連接,不僅強度低,易被魚雷擊沉,更耗費大量人力工時。1942年起,美國海軍委員會引入電弧焊接工藝,不僅效率高,高強度焊縫也使艦船抗衝擊、防泄漏能力大增,而且焊接讓大量笨重的鉚釘沒了用處,令船身明顯減重,工作周期由數月縮短至幾天,單日建造成本也降低一半。到1943年瓜島戰役後,美軍主力艦艇就以三倍以上的壓倒優勢。

    另外,海軍艦艇是十足的“油老虎”,為滿足大西洋護航、打擊德國潛艇以及支援北非戰場的需要,1942年6月,美國興建兩條從墨西哥灣産油地到東海岸新澤西州的輸油管道,負責將原油直接送上油輪或煉油廠(用于提煉加工成高辛烷航空煤油)。

    建設中,焊接再次發揮決定性作用,工人只需將管道兩端裝配在一起,而焊工要做的是將接頭完全熔合,另一組人員則根據地形進行管道的彎曲,將焊接好的管道放入溝槽。整個項目在不到一年內完成,形成每天供應30萬桶原油和20萬桶汽油的能力,有效保證了盟軍的“動力血液”。 (秦建)

【糾錯】 [責任編輯: 劉憬杭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000121024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