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外軍實戰化訓練裝備保障探析

2019年04月16日 20:03:36 來源: 解放軍報

    裝備保障是實戰化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美俄等國軍隊在長期的實戰化訓練實踐與探索中,積累了較為成熟的裝備保障實戰化訓練的方法路子,對提高我軍裝備保障實戰化訓練水準能夠提供有益借鑒。

    採用前沿科技提升裝備保障。推進軍民融合用好民用前沿技術。推進軍民一體的標準化體係建設工作,建立統一行業標準,使軍用和民用技術標準實現有機對接,充分調用民間力量和社會資源,以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裝備保障效率。美軍曾將水銀係統公司的信號輸入、輸出技術應用于聯合攻擊戰鬥機處理係統中,將哈裏斯公司研發的天線技術運用于機載偵察,美軍無人機的安全性能標準也採用了美國試驗與材料協會的標準。運用前沿技術提升裝備生産效率。裝備生産的速度和品質不僅要靠精益求精的工藝追求量的極限,更要通過改變生産技術尋求質的突破。俄羅斯的喀山飛機制造廠在生産俄軍最先進的轟炸機圖-160M2時,使用精度小于2毫米的3D列印技術來制造鑄造胚件,並通過X光三維圖像係統對鑄件內部進行快速檢測,為工廠縮短了5倍的工期。運用前沿技術打破裝備維護空間局限。人作為裝備維修的主體,存在天然的物理尺度局限,過大的空間無法直接觸及,過小的空間又無法深入,這就需要用前沿技術來“延伸”人的操作空間。美國空軍研制了一款輕便柔性的機械臂“RANDE”,末端有小型攝像頭和一個可以放置多種檢測工具的端口,能穿過直徑3英寸的小孔對裝備內部進行精準檢查,不用像過去那樣拆解裝備,大大減少了維護時間,也降低了因檢查導致的裝備損壞率。

    升級現行裝備發揮最大效能。通過模組化升級快速拓展現有裝備功能。主戰裝備由于成本巨大不可能頻繁換代,對現有裝備改造升級成為美俄等國軍隊普遍採用的辦法。針對光、電、磁等不同領域,根據不同作戰環境、作戰對象,對現有裝備加裝相應高新科技功能模組,增強新的功能。同時由于裝備模組易于拆裝的先天優勢,在戰場維修保障中便可輕松實現先更換後維修,大大提高實戰中裝備維修速度和保障能力。通過軟件升級快速提高現有裝備適應力。軟件是裝備的“大腦”,軟件的運作決定著裝備效能的發揮。軟件在開發過程中不可能周全考慮未來戰場的具體需求,因此需要技術人員在戰前對軟件程式進行參數調整、編碼升級以發揮裝備最佳效能。美軍的E-3預警機曾在“沙漠風暴”行動中受惡劣電磁環境影響,效能大打折扣,技術人員通過對軟件的修改升級,使其重新發揮了應有的性能。通過漸進式採購模式把採購計劃分為若幹批,使裝備在反饋中一批比一批有所改進,作戰能力不斷升級。美軍在F-35戰鬥機採購中就用了這種方式:要求第一批具備基本的攜帶投送導彈和炸彈的能力,第二批在前批的基礎上又要求增加近距離支援和空中遮蔽能力,第三批則還要有壓制敵防空和縱深打擊的完全作戰能力。

    巧用模擬技術減少裝備損耗。基于虛擬現實的模擬訓練可以讓參訓者在虛擬環境中提前熟悉裝備保障程式內容和方法技能。美國空軍讓維修保障人員使用基于虛擬現實技術的“虛擬環境安全維修訓練係統”訓練相關科目,減少了訓練的準備時間,成功使訓練周期縮短75%,大大提升了訓練效率。基于增強現實的輔助裝備可以提高裝備維修效率。在實裝維修中,維修人員佩戴具有增強現實功能的眼鏡可以“透視”難以拆解的部件,讓不直接可見的內部結構可視化,實現精準、微創的高效維修。美國愛普生公司生産的智能眼鏡使用了增強現實功能,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將其應用于F-22戰鬥機的維修過程,戰鬥機上原本復雜難辨的零件編號和資訊通過眼鏡清晰地展現在維修人員眼前,不僅使維修人員的操作精度上升96%,工作速度提高30%,還減少了對裝備的損壞。利用高倣真的基地進行極限條件下的裝備保障訓練已成為當今世界不少軍隊採取的訓練方式。為應對可能發生的作戰行動,針對不同的地形、氣候、任務,建成了諸如城市作戰、寒區作戰、海島作戰訓練基地等。在伊拉克戰爭之前,美軍選用大量專業人才在其訓練基地建立模擬城鎮,並開展沙漠地區戰場人員搶救、裝備搶修、物資補給等演練,使部隊較早地熟悉了在伊拉克地區的保障特點。(朱佳俊)

【糾錯】 [責任編輯: 楊茹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0291210110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