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退役軍人風採錄丨李鎖:誓讓家鄉舊貌換新顏

2019年03月20日 20:07:12 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天津3月20日電題:李鎖:誓讓家鄉舊貌換新顏

    新華社記者梅世雄

    18年來,他帶領鄉親們把一個貧困山村建設成為聲名遠揚的旅遊專業村和“全國文明村”。

    他,就是“全國優秀復員退伍軍人”、全國勞動模范、天津市薊州區穿芳峪鎮毛家峪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李鎖。

    毛家峪村原本是一個偏僻落後的小山溝。李鎖出生在這裏,他家曾是村裏最窮的人家。

    窮,就像一根刺,扎得李鎖坐臥不安。高中畢業後,他參軍入伍。1986年,三年服役期滿的他回到毛家峪村。然而,家鄉的面貌依然如故。

    為盡快擺脫貧困,李鎖放棄端“鐵飯碗”的機會,毅然選擇了自主就業。1989年,他借來一萬元錢,建了一家瓶蓋廠。到1996年底,企業産品銷往全國十多個省市。他也成為一名小有名氣的農民企業家。

    “李鎖能幹,讓他帶著大夥兒一塊幹,説不定能為我們村闖出一條路。”2000年11月,村裏兩委班子換屆選舉,村民們選舉李鎖為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

    父母妻子都極力反對,老母親説:“咱村窮了又不是一年兩年了,誰幹誰發愁。你做你的生意,蹚這渾水幹啥?”

    李鎖説:“咱一家富了有啥意思?能讓咱村裏的40多戶人家都富裕起來,也不枉我當兵受黨教育一場。”

    在第一次村民大會上,李鎖發出“誓讓家鄉舊貌換新顏”的鄭重承諾:“給我三年時間,如果不讓能大夥兒都富起來,我就辭職。”

    李鎖意識到,毛家峪村森林覆蓋率高,空氣新鮮,是天然的氧吧,村裏人大都長壽。于是,他請專家論證,決定在“長壽”二字上做文章,以“毛家峪長壽旅遊度假村”為主題全力打造旅遊産業。

    李鎖關閉了苦心經營多年的瓶蓋廠和波爾山羊繁殖場,把全部精力和資金都投入到村子的旅遊建設中。

    萬事開頭難。過去,毛家峪村沒有一條像樣的出山、進村的路。打通旅遊之路,成為李鎖要攻克的第一道難關。他不僅帶頭捐款修路,還動員村裏在外的個體戶捐款,終于湊足了修路的資金。

    路,修通了,封閉的毛家峪村與外面的世界連通了。

    李鎖又籌集資金改造了村裏的自來水管道,解決了人畜飲水問題。隨後,他又整修了街道,安裝了路燈,全村的面貌煥然一新。

    更難的在于轉變人的觀念。“要想讓祖祖輩輩靠山吃飯的莊稼人辦旅店、幹旅遊,那才叫難呢。”李鎖帶頭推倒老房,蓋起了兩層別墅,在全村建起了第一家農家旅店。

    在李鎖的幫助下,黨員、幹部和群眾積極利用自家庭院,開辦家庭旅店。大部分農戶沒有資金,他擔保貸款。

    為把毛家峪村推介出去,李鎖在北京、天津等地不停地奔波。

    一向沉寂的毛家峪村熱鬧起來。城裏人源源不斷地來到村裏,住農家院,吃農家飯,白天爬山,晚上點篝火。

    如今,毛家峪村已經成為遠近聞名的全國農業旅遊示范村,被評為“全國文明村”——

    修建了奇石林、情人谷、青龍湖等景區景點,建設了篝火演藝中心、滑雪場以及水上娛樂項目,成立了毛家峪旅遊發展有限公司,全村百姓家家戶戶搞旅遊,一個農村城市化、農民市民化的新農村格局正在形成;

    村民們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弱有所助,一個富裕、文明、和諧的新家園展現在人們面前。

    2018年,全村共接待中外遊客超過50萬人次,村民每人平均純收入超過8萬元,旅遊綜合收入過億元。

    毛家峪村舊貌換新顏,人們在傳唱著李鎖的功績。“我的使命還沒有完成。”李鎖説,“我要繼續保持軍人本色,為毛家峪村的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糾錯】 [責任編輯: 李朋芳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1181210087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