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三軍合力 兩小時解放一江山島

2019年01月17日 11:54:04 來源: 中國國防報

    原標題:我軍首次陸海空三軍聯合作戰

    三軍合力,兩小時解放一江山島

    一江山島戰役是我軍首次三軍協同作戰。

    1955年1月18日,解放軍華東軍區集陸海空三軍之合力,以雷霆萬鈞之勢,對盤踞在浙東海域一江山島的國民黨軍發起登陸打擊,以極小代價全殲國民黨守軍,一舉打破號稱“固若金湯”的敵大陳防禦體係,改變了東南沿海的鬥爭形勢。解放軍指戰員在這場勝利背後付出的智慧與努力,值得我們學習、思考和借鑒。

    真打實備之功。一江山島登陸戰既是華東軍區跨海進攻、背水攻堅的拔點破局之戰,也是我軍對美蔣《共同防禦條約》的震懾之戰。鑒于任務特殊性和情況復雜性,中央軍委曾多次電令,前線指揮員要立足最艱苦、最困難的條件,多手準備。為確保最後勝利,解放軍指戰員把真打實備、實戰實訓的原則貫穿戰役始終,體現到戰役偵察、計劃、保障、訓練等方方面面。盡管登島作戰持續僅兩小時,但我軍戰前準備時間長達10個多月。時任浙東前線指揮部(下稱“前指”)司令員兼政委的張愛萍將軍,戰前親自帶領參謀人員對浙東沿海及島嶼進行實地勘察,還組織空軍、海軍進行偵察,派出偵察兵越海捕俘、抵近拍照,全面掌握戰區地形和敵情。

    在定下戰役決心過程中,浙東前指對奪取制空權、制海權、部隊集結、裝載上船、編隊航渡、突擊上陸、島上戰鬥、抗敵反擊等階段的作戰行動進行反覆研究,對後勤保障中作戰物資的裝載、前運,水面打撈,傷員救護、後送和協同動作等難題逐個解決。對美第7艦隊介入及報復行動的可能性,我軍也進行充分預想,制定應對措施。為確保訓練針對性,我軍重點就登島地段的選擇、登島時間的確定等問題進行充分論證,對海、空軍火力掩護,船載火炮、艦炮伴隨射擊和直瞄射擊等課目進行反覆演練。登島作戰前夕,我軍還專門在類似一江山島的大貓山、小貓山進行三軍聯合登島實兵演習,獲得近似實戰環境的演練經驗,充分體現“不打無準備之仗、不打無把握之仗”的作戰原則。

    隱真示假之策。一江山島戰役是一場跨海登陸作戰,被敵發現我登陸作戰動機是大忌。正如諾曼底登陸有隱瞞登陸地點的“堅忍行動”,西西裏登陸有隱匿真實目標的“肉餡行動”,大凡成功的跨海登陸戰,莫不以聲東擊西、欺騙敵人為重要策略。一江山島地勢險惡、易守難攻。島上永久性和半永久性地堡有154個,各種火炮51門,構成3道防禦陣地、4層火力網,南北兩島獨立守備,互為依托,呈掎角之勢。我軍首批登島部隊只有3個加強營,無法形成絕對兵力優勢,在這種情況下,以智取勝成為必然選擇。

    為切實隱蔽我作戰企圖,達成登陸突然性,浙東前指和各參戰部隊把兵力部署和火力打擊靈活結合起來,打出一係列對敵欺騙的“組合拳”。早在戰前練兵活動中,我軍炮兵群就對一江山、大陳、漁山、披山各島嶼之敵實施無規律炮擊,打得敵人惶惶不可終日,整天躲在防炮洞裏。在奪取制空權、制海權的戰鬥展開後,我轟炸機、強擊機、戰鬥機編隊時而轟炸一江山島、大陳島,時而攻擊漁山列島、披山島,時而突襲港內錨泊敵艦,時而打擊來犯敵機。經過一個多月無規律轟炸、炮擊後,敵根本弄不清我軍攻擊目標到底在哪裏。我登陸部隊的訓練在遠離一江山島、距離披山島較近的樂清灣進行,即使被敵方發現,登陸作戰的目標也容易被判斷為披山島。

    登陸作戰發起前,敵大陳防衛司令部司令劉廉一認為,解放軍炮兵、海、空軍的射擊、轟炸只是一種“擾亂性”的攻擊。登陸前的17日下午,我軍又採取“佯動于此,實動于彼”的做法,組織航空兵對披山島實施猛烈轟炸,殲擊航空兵指揮所還多次以無線電呼叫起飛的假起飛方法,引誘敵空軍遠離我浙東沿海空域。17日夜間,我軍組織兵力向披山島實施大規模戰役佯動,敵大陳防衛司令部據此判斷,我軍攻擊目標為披山島。這為真正的登陸船隊提供最佳掩護。

    密切協同之力。登陸一江山島既要跨海運兵,也要海空合圍、三軍協同。盡管“聯合作戰”的概念當時還沒有提出,但打贏這一仗唯有聯合。為更好統合陸海空三軍力量,華東軍區下了很多功夫。在人員配備上,突出選配具有跨軍種任職經歷的指揮員。前指司令員張愛萍是解放軍第一任海軍司令,又擔任過浙江軍區兼第7兵團司令員。副司令員聶鳳智在渡江戰役、上海戰役以及抗美援朝期間指揮空軍作戰中都有傑出表現。另一位副司令員馬冠三曾任第22軍參謀長和華東軍區海軍參謀長,浙江東磯列島戰鬥時為副總指揮。這樣就形成一個有豐富實戰經驗,能夠統領三軍且團結和諧、密切合作的指揮班子。

    在戰前訓練中,前指指定陸、海、空軍有關參謀人員聯合作業,對登島作戰每一階段中各軍種的協同行動進行精細計算、反覆推演,制定出切實可行的作戰協同計劃表,明確各軍兵種間的協同配合。同時,以登陸突破階段各軍、兵種間的協同為重點,嚴密組織登陸部隊、空軍、海軍、炮兵、海軍艦艇火炮之間的協同訓練,形成協調一致的體係作戰能力。

    在登島過程中,我軍陸海空三軍同向發力,轟炸機的猛烈轟炸、炮兵群的準確射擊、強擊機的俯衝掃射、艦(船)載炮兵的直瞄射擊、支援炮火及時向縱深延伸等,都嚴格按協同計劃緊緊圍繞登島行動展開,通過諸軍兵種默契配合,密切協同,確保登島部隊“登得上、站得穩、打得狠”。在部隊搶灘成功向縱深突進時,面對島上守敵的垂死掙扎,我空軍伊爾-10強擊機即使彈已打光,依然對敵陣地實施俯衝,從精神上打擊敵人,有力支援登島部隊。在進攻203高地的關鍵時刻,我海軍水兵毅然登島投入支援作戰,成為壓垮敵人的重要力量。戰前,國民黨曾大肆鼓吹,一江山島是生物通不過的鋼鐵堡壘和打不沉的美造軍艦,而我軍只用兩個小時便攻佔全島。(王軍 國防大學研究生二隊學員)

【糾錯】 [責任編輯: 蔡琳琳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99031210040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