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全國首例!院士工作站入駐軍民融合創新園引熱議

2019年01月05日 09:56:15 來源: 解放軍報

    原標題:“區域實踐+軍隊創新”的精彩交匯——院士工作站入駐軍民融合創新園引出熱門話題

    院士來啦

    2018年12月26日,“邱志明院士工作站”正式入駐中關村豐臺軍民融合創新園。據悉,這在全國尚屬首例,開創了軍民融合園區建設院士工作站的先河。

    中國工程院院士邱志明是海軍著名專家。公開資料顯示,他是艦載武器係統與運用工程的知名專家。

    一石激起千層浪。院士工作站入駐軍民融合創新園,引出了有關軍地協同、人才建設、創新發展、園區創建的諸多熱門話題。

    見證者説

    區域實踐+軍隊創新,在這裏精彩交匯。

    區域是承載國家軍民融合協同創新的基本單元。以國防科研機構和軍工企業為主導,自下而上,構成“演進型”模式;以地方政府為主導,自上而下,構成設計推動的“建構型”模式。軍隊大力支援配合,使中關村豐臺軍民融合創新園兼具了“演進”與“構建”的雙重特質。

    觀察人士説,軍民融合創新園院士工作站建設,作為科技領域軍民融合的可貴探索,通過加強資源統籌配套建設,可望發揮智力、資金等多要素聚集效應,建成中關村軍民融合協同創新的“先行區”、科研攻關的“試驗田”、産學研一體化的“孵化器”。

    北京市工商聯相關負責人認為,這標誌著豐臺軍民融合創新園在重大項目科研開發、科技成果合作交流、需求對接輔導、園區建設與人才培養等方面搭建起了一個高層次的科技創新平臺,對于提升創新園科技研發軟實力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中關村聯創軍民融合裝備産業聯盟秘書長季會現表示,創新園“邱志明院士工作站”建設將以軍民融合創新需求為導向,以院士專家團隊為核心,以創新園為依托,聯合進行科研合作,促進科技成果轉化運用。“邱志明院士工作站”入駐園區,將更加有效地整合園區資源要素,持續激發園區創新活力。

    ①18個機場催生一份協議

    協同:快速響應的冷與熱

    軍民融合涉及經濟與國防建設眾多領域和行業。“邱志明院士工作站”入駐中關村豐臺軍民融合創新園,見證了軍民融合區域實踐的新鮮活力,見證了軍隊解放思想的力度空前,同時也為更多地方的探索實踐校正了方向,堅定了信心。

    前不久,空軍機場局和國家民用航空局機場司簽署機場保障新技術共用和人才聯合培養戰略框架協議,著力提高軍民航機場一體聯動、協同保障能力。

    其中,有兩個值得關注的關鍵詞:聯動+協同。實質在于一體化。

    很少有人想到,這份協議背後的艱辛付出。自2015年以來,空軍與民航積極推動機場保障軍民融合,聯合調研18個機場,梳理出6大方面252項標準差異,投入聯修聯管資金近億元。這些成功實踐,為本次簽約奠定了堅實基礎。

    軍民融合“聯動+協同”區域實踐的特殊魅力,相繼在各地顯現。反響有冷有熱,盡在情理之中。

    其中不乏頂層設計和科學引導。

    2018年3月14日,全國首個國防科技創新快速響應小組在深圳啟動運作。這是中央軍委科技委推進科技領域軍民融合發展,利用先進商用技術為軍服務的一種機制探索。

    更多則是各地結合實際的大膽探索和主動推進。

    2018年11月6日,閩西南協同發展區軍民融合協作第一次聯席會議在廈門市召開。廈門、漳州、泉州、龍岩、三明5個地市將在基礎設施建設軍地共用、産業對接、平臺對接、應急救災和國防動員協同建設開展工作。“廈門+N”模式啟動,標誌著軍民融合區域合作示范工作跨出堅實的一步。

    而在四川,正全力構建“一幹多支、五區協同”區域發展新格局,推動環成都經濟圈、川南經濟區、川東北經濟區、攀西經濟區競相發展,形成四川區域發展多個支點支撐的局面。四川“四向拓展、全域開放”立體全面開放新態勢,極大地擴寬了軍民融合的區域空間。

    軍地協同本質上以“人”為中心,以“組織行為”為管理根本。山東沂蒙紅嫂軍供掌門人來鑫説,與中關村豐臺軍民融合創新園院士工作站建設“對表”,更清楚了今後發展中怎樣牢牢抓住供求關係,如何把軍隊所需與地方所能緊密結合起來。

    ②從“啞鈴模式”的奧秘説起

    人才:高端培訓的喜與憂

    “邱志明院士工作站”組成人員大都年紀輕輕,學歷很高且成果頗豐。而在中關村豐臺軍民融合創新園,管理人員中本科學歷者居多。一位對DARPA創新素有研究的學者對此十分讚賞。

    統計顯示,在美國,DARPA運作60多年來,技術辦公室主任學歷呈現出一種奇特的“啞鈴狀”分布:博士和本科佔比最多。一般説來,博士們有一流的前沿理論和技術嗅覺,而本科畢業生則有較強的管理能力,兩者結合直接催生了1+1>2的化合效應。

    按照相關設計,軍民融合國家戰略就是要促進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協調發展、平衡發展、相容發展,到2020年基本形成的六大體係之一就包括軍民協同創新體係。“邱志明院士工作站”入駐中關村豐臺軍民融合創新園,與DARPA人才“啞鈴模式”的巧合,偶然中有必然。

    中關村一些老科學家回憶,當年,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先生對導師和研究生的關係曾有過一個生動比喻:導師給研究生指出兔子在哪裏,並教給學生打兔子的本領;研究生從導師那裏了解兔子的位置、大小、肥瘦,並採用從導師那裏學到的打兔子本領擒獲一只兔子(做完論文)。有人由此衍生出本科、碩士、博士、博士後不同學習階段的“兔子理論”:本科生學習撿死兔子,碩士生學習打一只在視野中奔跑的活兔子,博士生學習打一只看不到的活兔子,博士後與導師一起確定到哪裏尋找兔子。

    軍民融合人才培養的道理,不也是如此嗎?從初步融合到深度融合,只有人才各得其位、各展其長,才能有效縮短逐步構建一體化國家戰略體係和能力的歷史進程。

    放眼全國,從去年至今,各類軍民融合高端專題培訓班如雨後春筍般應運而生。

    有喜有憂。

    喜的是,培訓主體由“知識傳播者”向“知識生産者”轉變,培訓方式由“承襲式”向“創新式”轉變,培訓內容由“補缺型”向“挖潛型”轉變。

    憂的是,培訓班遍地開花,有時也開了“虛花”和“謊花”。譬如,一所大學3個軍民融合高端人才專題培訓班同時開課,都有立項,可課程設置缺乏統籌,軍地學員也缺少必要的交流。

    整合資源,揚長避短,無疑是軍民融合人才培訓必須邁過的一道坎兒。

    ③“西瓜變身皮球”之後

    創新:科學實驗的虛與實

    雞蛋上輕輕噴一層,摔不爛;汽車上輕輕噴一層,砸不壞;普通鋼材上輕輕噴一層,子彈穿不透。西瓜上涂一層,立馬變身皮球,不僅摔不壞還能高高彈起來……

    2018年8月2日,在湖南長沙開福區軍民融合産業園內,盾甲新材“黑科技”——彈性裝甲涂層材料一亮相,立即引來一片驚嘆。

    這“輕輕一噴”,緣何像魔法一樣為普通物品“賦能”?奇跡創造者,是一位“脫下軍裝換便裝”的火箭專家。

    他叫羅世彬,曾參與火箭研發。期間,羅世彬發現,國外有一種涂料用于飛行器的結構增強和吸能減振非常合適,但苦于國內沒有,一直得不到應用。

    “外國人能做的,咱們也一定能做出來!”5年前,懷著“讓實驗室發生的事情能夠影響社會”的夢想,羅世彬選擇轉業創業,白手起家跨界主攻新材料。

    然而,跨界並不是簡單的“脫下軍裝換便裝”。當羅世彬把第一件成品拿出來的時候,便遭遇了尷尬。“一敲擊就産生了破裂,人家就説‘不是你的材料不好,是蛋不好’。我們知道自己還有差距,路還很長。”

    2016年10月18日,羅世彬終生難忘。他把一顆雞蛋包裹上涂層材料,從12樓拋下,雞蛋安然無恙!這一刻距羅世彬主攻特種防護材料,過去了500多個日夜!

    這枚雞蛋堅定了羅世彬的信心,也改變了他的現實處境。團隊從岳麓山下的普通民房,搬到位于長沙市開福區的軍民融合産業園,注冊了企業,有了像樣的實驗室。

    開福區軍民融合産業園把軍民融合相關企業集中在一起,營造了一個適應軍民融合企業發展的氛圍,形成了企業發展相對完整的業態和創新鏈條,對企業實行租金減免、稅收減免、工商簡化等一些扶持政策。

    “邱志明院士工作站”一位成員介紹,這些優厚待遇,他們在中關村豐臺軍民融合創新園同樣能夠享受到。

    軍民協同創新如何保障?虛處怎樣有做實的硬功?一南一北,兩個團隊,兩地暖心舉措,給創新者以啟示:建立健全有利于軍民深度融合發展的組織管理體系、工作運作體係、政策制度體係,離不開國家主導,呼喚各級黨委政府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期盼軍隊給予大力支援。

    ④“香煙過濾嘴”緣何惹爭議

    園區:路徑選擇的快與慢

    2018年12月21日,“成飛·青羊軍民融合創新中心”揭牌儀式在成飛航空高科技産業園舉行。

    一周之後的12月29日,一座高12米、直徑2.4米的航太巨型火箭模型屹立在浙江飛劍科技的廠區。中國航太514所與飛劍科技達成戰略合作,雙方攜手開創科技創新、鈦産業升級、互利共贏合作新局面。

    軍民融合産業園、創業園、創新園怎樣實現可持續發展和高品質發展?縱觀各地反應,把軍民融合當成另類GDP的偏頗正在得到糾正,國家意識明顯增強。“家家砌下過清泉”,心底無私,心無旁騖,積極爭創國家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更彰顯了一種令人感動的家國情懷。

    毋庸諱言,也曾有過一段彎路。

    前兩年,國防大學專家赴西部某地調研時發現,當地軍民融合産業園第一個開工項目竟然與國防和軍隊建設毫不沾邊,是一家香煙過濾嘴生産企業。

    個別地區不顧本地資源稟賦和産業基礎,盲目趕潮,照抄照搬其他工業園區建設經驗,看似快了,卻致使一些軍民融合産業園區融合功能不足、産業鏈不完整、平臺功能不全、産業關聯度不高,“同質化”“泡沫化”等問題逐步顯現。究其原因,在于建設規劃不足,還是以發展地方經濟為目的來發展軍民融合,把軍民融合當作普通産業來抓落實,對軍民融合發展的要素認識不足,對自身資源和産業基礎認識不足,對軍工産業的“挑剔”認識不足。

    “邱志明院士工作站”入駐中關村豐臺軍民融合創新園,給各地以正面引導和有益啟示:擺正園區建設目標很重要,一定要做好産業園區建設規劃;務必端正以短期業績來衡量成敗的態度,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切實發揮政府和市場的各自優勢,建立健全軍民融合發展要素。

    久久為功,自有收獲。中關村豐臺軍民融合創新園運營負責人呂遠堂至今感慨不已,院士工作站入駐揭牌就那麼短短半小時,可為了這半個小時,軍地雙方精心籌劃,千軍萬馬聯動,耗費了多少部門、多少人的心血啊!

    園區建設怎樣實施優先發展政策?創新園如何實現由點帶面?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決不能一味求快,“行穩致遠”呼喚科學的路徑選擇,軟環境、好政策、人才建設、基礎産業、活躍的民營經濟等,才是軍民融合的最佳土壤,無土栽培是長不出大樹的。(董強​)

【糾錯】 [責任編輯: 王楠楠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99071210030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