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莫斯科會戰:當強弩之末遇上眾志成城

2018年12月06日 16:01:20 來源: 中國國防報

    向蘇軍投降的納粹德軍士兵。

    1941年12月6日,蘇聯紅軍在歷經兩個月的艱苦防禦後,對莫斯科附近的納粹德軍發起全線反攻。這不僅意味著蘇德戰場蘇軍戰略反擊的到來,而且標誌著納粹德軍橫掃歐洲的“閃電戰”戰術的破産。除蘇聯的嚴寒,蘇聯紅軍能夠戰勝納粹德軍,強大的動員能力發揮了巨大作用。納粹德軍兵敗莫斯科城下,分散兵力,糟糕的後勤是重要原因之一。

    蘇軍強大的動員能力。納粹德軍高層制定的“颱風”作戰計劃,要求在幾周內殲滅莫斯科周圍的蘇軍重兵集團,攻佔莫斯科。這不僅低估了蘇聯的軍事實力和民眾頑強的抵抗精神,也喪失了戰略彈性。德國情報機構對莫斯科方向蘇聯紅軍兵力部署也出現嚴重誤判,只看到蘇軍前方部署情況,對後方蘇聯紅軍部隊的情況一無所知。

    事實上,蘇聯紅軍的動員能力,遠遠超出德軍想像。蘇聯戰史文獻《莫斯科會戰》記載,1941年11月底至12月初,當前線距首都25~30公里時,增援部隊從蘇聯的四面八方趕赴莫斯科。列車每晝夜行駛800~900公里,從烏拉爾、西伯利亞、伏爾加河流域和中亞運來武器裝備和物資。據統計,整個莫斯科會戰中,蘇軍統帥部先後投入的戰略預備隊,僅合成集團軍就達18個。轉入反攻前夕,蘇軍統帥部向莫斯科方向調去的兵力達150個師和44個旅,分別佔蘇軍戰略預備隊師的52%、戰略預備隊旅的47%。轉入反攻階段後,蘇軍同時集中6個集團軍的戰略預備隊,對當面德軍形成強大兵力優勢,德軍想轉入防守都非常困難,快速攻佔莫斯科的計劃淪為泡影。德軍陸軍參謀長哈爾德元帥在日記中寫道:“我們最初計算敵人大約有200個師,現在查明番號的有360個師。”

    德軍師老兵疲成強弩之末。蘇聯幅員遼闊的國土和堅強的抵抗決心,是消磨德軍“閃電戰”的天然克星。偏偏希特勒又陶醉于突襲蘇聯的巨大戰果,不顧德軍進攻潛力逐漸耗盡的實際,指揮南方集團軍進軍高加索,致使中央集團軍群不得不抽出大量兵力保護自己的翼側,表面上德軍攻城略地,實際上兵力分散。等到德軍一路攻至莫斯科城下時,已成強弩之末。

    克勞塞維茨在《戰爭論》中提出過“進攻頂點”理論,強調任何進攻都會遭遇某個關鍵時間(及空間),超過這一時間(及空間),形勢就會發生劇變,進攻者就會遭到猛烈反擊並極有可能陷入慘敗,莫斯科會戰正是德軍的“進攻頂點”。從蘇德戰爭爆發到1941年7月16日,德軍推進了800公里,攻佔斯摩棱斯克用時23天,平均每天推進約33公里,速度之快,令人震驚。然而,從莫斯科戰役開始的10月1日到12月5日蘇軍反攻前,67天裏德軍僅推進346公里,平均每天只有5公里。與先前相比,德軍中央集群兵力約增加了27個師,所用時間增加近2倍,損失增加1倍,而推進距離卻不足一半,速度不及之前的1/6。

    德軍後勤保障嚴重脫節。德軍在制定攻佔莫斯科的“颱風”計劃時,只注重從軍事上著眼,但卻忽視後勤準備。

    物資儲備的不足,使德軍所需物資要長途跋涉從後方前運,造成戰時後勤保障的混亂,時常補給不足、供應不上。特別是德軍幻想莫斯科戰役能在入冬前結束,戰前完全沒有進行禦寒物資的生産和儲備,以致嚴冬到來時,不能為前線部隊及時提供冬服及其他防寒物資,使得德軍人員大量凍死凍傷,武器裝備無法使用。

    在運輸工具方面,德軍過多指望繳獲和利用俄國鐵路車輛,但繳獲的機車和車輛難以滿足需求,又不得不將俄國鐵軌改成德國軌距,這一浩大的改造工程直到莫斯科會戰結束也沒有完成。納粹德軍的鐵路和公路運輸,從一開始就與戰役需要嚴重脫節,以致隨著戰役的發展,後勤保障困難的情況日益嚴重。

    由于原料缺乏,坦克、車輛油料嚴重不足,德軍無法進行持續作戰,也就難以充分發揮“閃電戰”戰術的效力。在利用繳獲油料方面,因蘇聯汽油辛烷值太低,需加入苯添加劑後,德國車輛才能使用,德軍“就油于敵”的希望落空。

    在給養保障方面,由于蘇聯人民實行堅壁清野,德軍在蘇聯只能獲取有限的糧食,無力保持持續攻勢。在軍馬飼料供應上,蘇聯當地飼料主要是幹草和麥秸,長期喂食燕麥的德軍軍馬很難適應,大批病倒或死亡。在這種糟糕的戰勤條件下,納粹德軍根本無法實現攻佔莫斯科的戰役目標。(武國強 軍委國防動員部政治工作局)

【糾錯】 [責任編輯: 劉憬杭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0001210009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