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在深度融合中打造強軍練武之地

2018年11月27日 10:51:15 來源: 解放軍報

    閱讀提示

    訓練場地建設是訓練領域的基礎工程,也是戰鬥力生成的必要條件。隨著國防和軍隊建設進入新時代,訓練場地的戰略地位日益凸顯。加強訓練場地建設,打造強軍練武之地,需要持久的韌勁和恒心,更需要主動的擔當和作為,用好軍民融合大政策,把訓練場地建設作為練兵備戰重要途徑,與提升部隊戰鬥力捆在一起推動,努力促進我軍訓練不斷創新發展。

    新時代訓練場地的地位作用日趨突顯

    強軍必強訓,強訓必須有訓練場地作支撐。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充分認清推進新時代訓練場地建設的重大意義,進一步增強打造強軍練武之地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加強訓練場地建設是保障國家安全發展的戰略舉措。保障國家安全發展離不開強大的人民軍隊,能打仗打勝仗離不開訓練場地的重要支撐。必須突出重要戰略方向、新型作戰力量和調整改革部隊,成體係成規模推動訓練場地建設,充分發揮訓練場地屯兵、練兵和戰備等綜合功能,有力推動部隊扎實有效地做好軍事鬥爭準備;必須按照未來作戰準戰場、戰法訓法檢驗場和武器裝備試驗場的基本定位,大力加強模擬化、網絡化、對抗性手段建設和運用,充分發揮戰鬥力的“孵化器”和藍軍“磨刀石”作用,有力保障部隊提高基于網絡資訊體係的聯合作戰能力和全域作戰能力。

    加強訓練場地建設是借鑒強國軍隊經驗的必然選項。高度重視訓練場地建設是世界軍事強國的歷史經驗,也是世界軍隊建設發展大趨勢。美軍認為不提供實戰化訓練環境、不模擬真實戰場威脅的訓練,軍隊是不會打勝仗的。為解決越戰中暴露出的訓練與實戰脫節問題,美軍依托訓練基地構建貼近實戰的訓練環境,並要求所有人員在執行作戰部署前,必須前往相應的訓練基地接受適應性訓練。目前,美軍在全球擁有大型訓練基地60多個,基本做到了軍事力量部署到哪裏、訓練基地就建設到哪裏。俄、德、英、法等國也都分別建有數量規模較大、訓練功能完備的訓練基地場地體係。

    加強訓練場地建設是破解實戰化練兵難題的現實要求。進入新時代,國防和軍隊建設發生歷史性變革,軍事訓練的地位更加突出,軍兵種品牌演習品質有新躍升,遠海太空網絡訓練上新臺階,中外聯演聯賽聯訓走開新路子,廣大官兵實戰實訓激情、幹勁、合力超越以往。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當前在訓練場地建設上距離強軍目標要求還有差距,總體數量還不夠、空間資源還比較匱乏、體係布局還不夠合理、信息化水準還不夠高等,這些問題已成為制約軍事訓練創新發展最現實的瓶頸。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面對備戰打仗急需和廣大官兵期盼,加強訓練場地建設已成為部隊現代化建設的重中之重,成為強軍興軍的當務之急。

    加強訓練場地建設是貫徹軍民融合戰略的重要平臺。軍民融合既是興國之舉,又是強軍之策。黨的十八大以來,軍民融合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頒發了《軍民融合發展戰略綱要》《關于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的意見》等文件,為推進軍民融合訓練場地建設提供了政策和機制保障,明確了基礎設施資源共用、軍民科技協同創新、軍地人才雙向培養使用等具體措施。近年來,我軍在推進軍民融合訓練場地建設方面進行了嘗試和探索,實施了軍用土地資源規劃整合試點、資源枯竭地區軍事運用轉型試點,探索了練兵備戰和地方經濟協同發展等。實踐表明,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是打造強軍練武之地正確路子。

    深刻把握新時代訓練場地的發展趨勢

    加強新時代訓練場地建設,必須直面機遇與挑戰,使命任務拓展到哪裏,軍事訓練就要跟進到哪裏,保障條件就要建設到哪裏,形成多維布勢、功能完善的訓練基地場地大體係。

    練兵功能由軍種向聯合拓展。信息化戰爭打的是體係,一體化聯合作戰成為基本作戰形式,單一軍種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經成為歷史。美軍擊斃本·拉登,看似是一個20多人的戰術行動,實際上天上有衛星保障、海上有航母接應、陸上有基地支援、本土有戰略指揮,實則是一場戰略戰役戰術一體、多軍兵種一體的聯合作戰。聯戰必須聯訓,聯訓必須聯保,迫切需要以聯合作戰訓練需求為牽引,規劃設計訓練基地場地功能,打造與各戰略方向使命任務相適應的大型聯合訓練基地,拓展提升中小型場地保障軍種互為條件訓練的能力。

    空間資源由陸域為主向立體多維拓展。世界新軍事革命迅猛發展,大量新型作戰力量和手段不斷涌現,武器裝備加速更新換代、射程增大、威力增強,備戰練兵空間不斷向陸、海、空、網、頻等多維拓展,日益向遠洋深海、網絡電磁、太空極地等新領域拓展。戰場變了,訓練場必須跟著變,對接未來戰場,不斷擴大陸域空間范圍,積極向全域、遠域、新域等立體延伸,讓部隊走上訓練場就能真正走進現代戰場。

    支撐技術由信息化向智能化拓展。顛覆性技術廣泛應用,軍事智能化快速發展,正在引發軍事領域鏈式突破。加快軍事智能化發展,提高基于網絡資訊體係的聯合作戰能力、全域作戰能力,是搶佔新時代練兵備戰制高點的戰略舉措。訓練場地建設既要加快信息化建設,更要前瞻智能化,發展人工智慧、虛擬現實、機器學習、大數據分析等智能化訓練手段,支撐保障智能化訓練,設計預演智能化戰爭。

    建設管理由自建自用向統建共用拓展。軍事管理革命的鮮明特徵是以效能為核心、以精準為導向、以集約高效為目標。在土地資源越來越稀缺的情況下,資源配置不能各管一攤、各建一塊,必須強化統籌統建、開放共用,軍地一盤棋規劃,一家建設多家用,走開跨軍地、跨戰區、跨軍兵種開放共用路子,最大限度發揮訓練基地場地綜合保障效益。

    緊緊抓住訓練場地軍民融合發展的關鍵環節

    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訓練場地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必須樹立需求牽引、開放共用、協同創新和軍民互惠的理念,緊盯訓練場地建設關鍵環節,打通軍地需求對接通道,走開軍地協調推進資源整合和優勢聚合的新路子。

    規劃計劃統籌上“融”。建立自上而下的規劃計劃機制,統攬各戰略方向、各軍兵種,以及軍地需求,制定與國家經濟建設、與軍隊新的“三步走”戰略相適應的訓練場地建設規劃,明確近期、中期、長期的建設發展目標任務,避免各自為政、重復建設、資源浪費;制定推進訓練場地建設的時間表、路線圖,自上而下逐級部署明確任務,推動規劃落到實處,確保一張藍圖繪到底。

    土地資源整合置換上“融”。積極推廣軍用土地資源規劃整合試點經驗,按省級行政區統籌訓練基地場地建設用地需求,抓住軍民融合發展、軍隊停止有償服務等有利契機,採取軍內跨軍兵種調劑保障、軍地跨市縣整合置換的方式整體統籌;針對經濟用地和訓練場用地需求差異,推進資源枯竭地區軍事訓練運用轉型試點,形成可復制推廣經驗,以點帶面逐步擴大轉型應用范圍。同時,同步規劃訓練用地、海、空、頻等資源,推動訓練空間向廣域立體拓展。

    實戰化環境構設上“融”。提高部隊打贏聯合作戰的能力,必須從實戰需要出發構設支撐實戰化訓練的聯合戰場環境,反映信息化條件下聯合作戰的基本特徵。通過簽訂訓練場地軍民融合戰略協議,引入大型軍工集團和地方企業加速推進建設;借力軍民兩用技術,促進民用先進技術引進運用等一係列舉措,積極創設戰場目標、復雜電磁、核生化和空天網電多維攻防等復雜戰場環境,設置陣地工事、城鎮街區等戰場設施、模擬聲光煙、雨雪霧等戰場景況,把訓練基地構建成“準戰場”。

    專業化隊伍培塑上“融”。走開訓練基地與地方人才雙向培養交流使用路子,重點圍繞技術保障、勤務保障等軍地通用專業人才隊伍建設需要,加大軍地融合育人才力度。圍繞信息化特別是智能化所需的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依托院校、科研機構等培養技術和保障骨幹;加大軍地人才交流使用力度,做好“借才引智”,通過市場運作吸納地方人才,實現“不為所有,但為所用”的人才柔性流動,建強各級訓練保障專業人才隊伍。

    標準化體係建設上“融”。區分訓練場地功能類型,分別制定各類場地建設標準、技術標準和保障標準,在通用技術領域實現軍民技術標準的統一,消除訓練場地領域軍民雙方的技術壁壘,打通軍地需求對接通道,積極促進地方保障力量進入訓練場保障領域。特別是信息化、智能化技術的軍地需求共性強,要堅持以需求論證、規劃計劃、項目實施、成果轉化深度融合為抓手,打牢智能化訓練保障基礎。(訓必實)

【糾錯】 [責任編輯: 丁鵬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0001210003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