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勇于在逆境中逆襲

2018年09月21日 20:09:09 來源: 解放軍報

    未來信息化戰爭中,什麼是最致命的打擊?想必多數人都會説,衛星和全球定位係統遭敵破壞。其實,早在十幾年前,美軍就針對這一“最糟糕情況”進行太空演習,檢驗能否重建太空平臺,以做到有備無患。也許正是這種強烈的危機意識,使得美軍把實戰化訓練搞得實而又實。

    我們常説“勝敗乃兵家常事”,但一支真正強大的軍隊想要證明自己,一個很重要的標準就是“在逆境中逆襲”,在最糟糕的情況下反敗為勝。既有過輝煌勝利,也有過慘痛失利,歷戰彌堅,愈挫愈勇,這樣的軍隊才更加成熟。相反,如果只能適應順境和勝時,經不起失敗和挫折,這樣的軍隊再強大,也是外強中幹,如同紙老虎“看起來樣子很可怕,但一下雨就爛了”。

    我軍就是勇于在逆境中逆襲的一支勁旅。從南昌起義失敗,到第五次反圍剿失利,再到湘江一役損失過半,多少次血流成河、瀕臨絕境,又多少次力挽狂瀾、絕處逢生。就連彪炳史冊的三大戰役,也多是“夾生飯”,背後常常險象環生。被稱為“一次嚴重作戰”的濟南戰役,更是3次攻城均告失敗,兵團甚至來電要求“不打了”。由于準備充分、應對及時,這一個個“急”“難”“險”,都被我軍指戰員急中生智、攻堅克難、化險為夷。

    戰爭是充滿不確定性的領域。毛澤東説:“部分地改變的事差不多每一作戰都是有的,全部地改變的事也是間或有的。魯莽家不知改變,或不願改變,只是一味盲幹,結果又非碰壁不可。”面對戰爭中出現的“改變”甚至“困境”,如果對困難估計不足,對險情應對不力,以小變應大變、以遲變應快變、以假變應真變,緣木求魚、刻舟求劍,結果必然是碰得頭破血流。

    解放戰爭之初,國民黨軍隊兵強馬壯,又有美國撐腰,摧城拔寨,步步緊逼。但真正硬碰硬的時候,他們稍遇失利或挫折便潰不成軍。正如粟裕所評價的:“只能打勝仗,不能打敗仗;只能在有利條件下打仗,不能在不利條件下打仗。”話雖不多,但一針見血。萊蕪戰役結束後,陳誠怒罵國民黨將領:“就是送5萬只雞到萊蕪去,讓共軍也要捉兩天。”一些人無奈地説:“打了敗仗以後,人比雞好捉。”的確,潰敗之軍不如雞,雞不懂話,到處亂跑,人只要一喊,立刻繳槍站隊。

    “善用兵者,防亂于未亂,備急于未急。”如今,我軍幾十年沒有打仗了,“最糟糕情況”似乎已不復存在。其實不然。未來信息化條件下,戰場態勢瞬息萬變,作戰節奏急劇加快,戰爭的不確定性、突然性、殘酷性更為凸顯,危情、險情、災情隨時發生。把輕松、安逸留給今天,就是把艱難、危險留給明天。只有基于“最糟糕情況”,做好“最壞的打算”,把每一日當作“艱難的一日”,未雨綢繆、超前制變,才能為明天戰場添一分勝算、增幾分信心。(陸軍政治工作部 王永奎)

 

【糾錯】 [責任編輯: 丁鵬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0001299587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