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0日,位於威海市海濱北路的劉公島旅游碼頭正式啟用了“旅訪客系統”,進島實名制的落地,也意味着登島游客從進入售票廳的那一刻起,就已納入警方的安保視線。近年來,在各級相關部門的支持下,劉公島邊防派出所立足景區管理特點,不斷推進“智慧海島、平安景區”建設,深度融合各類資源,開拓創新海島治安管理模式,為劉公島景區這一張旅游文化名片“錦上添花”,從安全保障方面為廣大中外游客“雪中送炭”。
高空架設“天眼” 構築環島安防
在雲時代推動下,傳統的“汗水警務”已逐漸被“智慧警務”所取代,從而實現了警務效能的飛躍。
去年7月,劉公島邊防派出所積極引進國家邊海防委員會投資,在劉公島景區制高點建成了海防視頻監控站,配置大型可見光監控轉&、遠紅外攝像機和數字雷達,可對環島方圓十公里範圍內的森林、道路和海域進行實時監控。兩個操作後端,分別設在劉公島邊防派出所勤務指揮室和劉公島管委會視頻監控中心,雙方可同時對視頻前端進行操控,該海防監控站已納入市公安局“天網”技防監控系統。
在劉公島邊防派出所勤務指揮室LED大屏上顯示着島外售票大廳、島內各景點、重點部位以及海域實景,自碼頭髮往劉公島的一艘渡輪正破浪前行,而在大屏上不僅能實時看到航行動態、甚至隨着鼠標滑輪前移、顯示細節時能辨清船號。
通過海防系統,女警坐在室內,不僅能實時掌握往返每一班船的動向,在遭遇突發事件時,還能通過後&操作對船舶進行“標記”,當該船超出預設範圍,系統將自動示警。而在海域間活動的航船,即使時間和航線是設定的,由於流動性太強,也很難進行全方位動態管理,而海防系統的應用很好地解決了這個難題。
除了進島客船,海防系統強大的覆蓋洞察能力,也基本杜絕了其他民間船隻向劉公島的非正常靠泊,消除了外部隱患。
據悉,海防系統是劉公島邊防派出所“智慧海島、平安景區”安防建設體系的一個重要支點,促成了“島內、海中、島外”這一環島安全防護鏈的完善。如果説通過海防系統可對全局動態進行把握,那麼在島內外、航船上星羅棋佈的各類監控探頭、重點部位安設的人像識別系統、納入警務雲系統的WIFI等,則是將安保觸角推進到每一個區域、每一個部位甚至每一個人,便於警方在第一時間、掌握第一手情況,為後續介入、應急處置提供對策,實現常態研判、動態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