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軍事首頁 要聞 觀點 中國軍情 環球軍情 外媒 視頻 圖片 排行 專訪 專題 名家 趣聞 軍史 軍刊 軍醫
90後豬倌兒的幸福事兒——記雲南西雙版納巴達邊防派出所上等兵王小夢
 
2015年08月27日 14:27:02 | 責任編輯: 王鵬飛 | 來源: 新華網   

給豬喂食的王小夢

    雲南西雙版納“四大名山”之一巴達山上的雲南西雙版納邊防支隊巴達邊防派出所有個上等兵,他叫王小夢,他有一個不大不小的夢,那就是在部隊喂好豬,退伍回家還要繼續養豬,開個豬場,當個好豬倌兒。

    豬能聽懂豬倌兒的話

    王小夢,湖北武漢人,1995年3月出生,2013年9月入伍,他老實憨厚,熱愛生活。他經常為豬放音樂,也唱歌給豬聽,悠揚的歌聲唱出了他幸福的內心。

    2013年12月新兵分配到巴達邊防派出所,因工作需要他主動接管喂豬的工作,6間豬圈30多頭豬他要一個人來伺候。他把養殖區當成了自己的工作陣地,從接手那天起就一絲不茍地投入到摸索實踐中,本着幹一行愛一行的態度,跟這些豬建立了新感情。

    “早上8點喂料、添水,9點打掃完豬圈衞生,進行消毒防疫。”這是飼養員王小夢上午的課程安排表。只要他在豬圈裏面幹活,大大小小的豬都很配合他的工作,他穿着雨鞋、戴着口罩,豬兒將他圍成了一個圈兒,摸摸擦擦甚是親熱。

    需要召喚豬出來的時候,王小夢只需要嚷嚷兩下,豬都會齊刷刷的跑出來站在圈門口“集合”,這叫“查鋪查哨”,他説:“豬兒能聽懂我的話,每天都要過目,否則心裏不安然,睡不着覺。”

    豬肉裏有大山的韻味

    不論是在節假日,還是遇上漫長的雨季,王小夢從未忘記自己的工作職責,兩年來他憑自己的雙手喂養出欄生豬27頭、繁育小豬32頭。

    王小夢在部隊這所大學校不僅學會了養豬,還學會了殺豬。他很珍惜在當兵的這兩年時光,他從不驕傲自滿,一刻也沒有放鬆過對養豬事業的追求。

    一有時間他就會鑽到圖書室借閱養殖方面的書籍,他説:“只有加倍的努力學到真本事,才能勝任飼養員的工作,回到地方才能大有作為,撐起一片藍天。”為鼓勵他立足崗位自學成才,這個所特地為他購買了一套《現代養豬實用技術》光碟。

    書上對豬的不同生長時期所需的營養成分有着不同的指標要求,王小夢刻苦鑽研、反復試驗,將單位食堂裏的剩飯科學搭配着米糠來喂豬,他認為豬這樣吃很解渴,要是再加上點酒糟當“營養快餐”的話,興許可以催肥長膘。就這樣他試着喂養了兩個月,喂養前後的數據對比卻不理想,於是他也採取了“請進來”和“走出去”的辦法,向駐地的布朗族豬倌兒學習,給豬喂草吃,因為給豬喂草後,豬的胃口更好了,長膘更快了。

    巴達山雨水豐沛,水草鮮嫩,豬特別喜歡吃,王小夢就每天定時供給青草給豬吃。衣服劃破了、手刺傷了,他都沒有任何怨言,時間長了有人就説豬倌給喂“憨”了,但他説那叫“厚道”。

    “吃小夢的豬肉,咋個説呢?用方言講那叫一個‘板扎’,肉質鮮美、口感好,有大山的韻味兒,能吃上這口兒,是咱戰友一場的福分啊。”午飯時下士閆徵邊吃邊説道。

    豬倌兒的心事你別猜

    給豬喂草,既改善了豬的胃口,又使豬的出欄時間由原來的8個月縮短到6個月左右,大大提高了生産效率,不僅保證了這個所的肉食供給率,而且每年能為單位節約飼料成本好幾千元,這都是王小夢的功勞。

    “邊防無小事,小工作同樣也有大貢獻。”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個邊防軍人所應該具有的本色,表現出了一名合格軍人的優秀品質。

    “自從小夢接手當了豬倌兒以來,單位從來沒有在外面買過豬肉吃。”司務長韓波説道,他還伸出雙手在筆者面前掐算着,説平均下來,每年養豬的收入都不低於2萬。

    巴達山偏遠艱苦,可他説:“派出所就是我的家,我當兵的職責和任務就是要把豬喂好,豬需要我,我哪兒都不去。”他用自己的一片赤誠守衛着那“一畝三分地”,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發光發熱。(王啟安)

                支持鍵盤翻頁  ←左 右→  
分享到:
【糾錯】   
 更多圖片
武警神犬奇兵:叼飯盆排隊
武警神犬奇兵:叼飯盆排隊
狗狗從軍記
狗狗從軍記
特種兵“獵人”訓練
特種兵“獵人”訓練
韓美女勞軍熱褲秀讓大兵激動
韓美女勞軍熱褲秀讓大兵激動
戰鬥射擊:炮彈震撼出膛
戰鬥射擊:炮彈震撼出膛
紅旗16防空導彈群40℃下排陣
紅旗16防空導彈群40℃下排陣
武警戰士投實彈訓練出險情
武警戰士投實彈訓練出險情
飛行員駕機避人群
飛行員駕機避人群
中外軍機彈射救生盤點
中外軍機彈射救生盤點
二炮徵兵廣告:導彈林立
二炮徵兵廣告:導彈林立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99031281726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