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廉昀臻調解轄區群眾糾紛
每天早上6點,在遼寧丹東邊防支隊椅圈邊防派出所總能看見一個熟悉身影在洗漱,他就是這個所的社區邊防民警廉昀臻。“90後”小夥廉昀臻是這個所的一名社區邊防民警,社區邊防民警是常與轄區群眾打交道基層崗位,廉昀臻一個人管理五百人的村子。廉昀臻通過近2年的工作學習,逐漸總結出解決鄰里之間的矛盾糾紛、夫妻吵架等案件的一套工作方法。在最樸實的崗位演繹着“90後”社區邊防民警的“酸甜苦辣”。
酸:解釋工作竟然招來一頓數落
每年夏季是丹東地區的旅游旺季,不少外地游客到丹東地區看海,由於風俗習慣的差異,導致游客和當地居民發生容易發生糾紛。
5月15日上午,椅圈邊防派出所接到報警稱:一名外地游客在灘塗岸邊和他人發生糾紛。接到報警後,廉昀臻迅速趕到現場,經詢問了解,原來游客不了解沿海灘塗承包給個人的情況,私自下灘游玩,結果被海灘承包人發現,導致糾紛發生。了解情況以後,廉昀臻向游客解釋當地的實際情況。不料,廉昀臻解釋了半天,游客卻惱火地數落他:“你和他們是不是一夥的,為什麼欺負我們外地人……”解釋半天竟然招來群眾一頓數落,但廉昀臻不厭其煩地向游客解釋有關法律法規。終於,游客被廉昀臻的耐心打動,承認了錯誤並賠禮道歉。
苦:扛着發燒感冒上門化解糾紛
2014年6月23日轄區棗山村治保主任來到所裏,説村裏老王家和老張家因為瑣事發生糾紛。廉昀臻頂着高燒迅速趕到村委會。原來,村裏老王家新蓋了房子,沒能及時維修舊的排水設施,導致家裏的污水不能及時排出,一到下雨天,多餘的污水就流到鄰居老張家,平時關係很好的鄰居,因為這點小事兒成了“敵人”。
作為棗山村的社區邊防民警,需要維護轄區良好的環境,廉昀臻和村幹部一起調查走訪、收集材料。夜間回到所裏對白天收集到的材料認真分析,找到雙方的矛盾所在。次日,在棗山村村委會會議室裏,廉昀臻對雙方當事人進行調解,最後雙方達成協定,握手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