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軍事首頁 要聞 觀點 中國軍情 環球軍情 外媒 視頻 圖片 排行 專訪 專題 名家 趣聞 軍史 軍刊 軍醫
壯鄉歡騰“三月三”
 
2015年05月18日 16:42:31 | 責任編輯: 梁鈞銘 | 來源: 新華網   

三月初三歌圩節的祭祖群眾。張蘇勳 攝

    “妹是金鸞在鳳窩,無須再去戀天鵝;如今身家成百萬,何苦還要累更多。”

    “不求三餐肉炒飯,但得稀粥有三餐,縱有身家成百萬,守寡容易守吃難。”

    這是農曆三月三,廣西寧明縣峙浪鄉長橋村歌坡會的現場,當地演員正在&上演繹祖輩流傳下來的青年男女利用山歌相親的場景。

    廣西壯族以善於唱歌著稱。農曆三月三又稱“三月三歌節”或“三月歌圩”,是壯族的傳統歌節。壯族每年有數次定期的民歌集會,如正月十五、三月三、四月八、八月十五等,其中以三月三為最熱鬧。

    關於壯族“三月三”歌圩的由來,有好幾種傳説:一説,古老相傳唱歌可以樂神,可以消災除難,求得風調雨順,後來發展為定期的三月三的歌圩。二説,有一對青年男女,從小相愛,談情説愛都是用山歌來表達,但因受到家人反對,不能結為夫妻便雙雙殉情。為了紀念這對堅貞的情侶,每年在他們殉情的日子,男女老少聚集起來唱山歌,並逐漸形成三月三歌圩。三説,唐代出了歌仙劉三姐,以山歌歌頌勞動和愛情,並揭露封建財主們的罪惡,因而財主們懷恨在心,趁她上山砍柴時派人斬斷山藤,使劉三姐跌山身亡,後世為了紀念這位歌仙,便在每年農曆三月三——三姐逝世的日子,唱山歌三天三夜。四説,某家有三個很漂亮的女兒,上門求婚的人絡繹不絕,但父母都看不上,後來父親想了個點子,讓求婚的後生當場唱歌,誰唱得最好,女兒就嫁給誰。從此,唱歌成了一種男性求偶的形式,並發展成為了今天的歌圩。

    廣西壯家人在三月三當天,普遍用紅蘭草、黃飯花、楓葉、紫蕃藤等煮成的五色糯米飯。相傳吃了這種飯,人丁興旺,身體健壯。壯家人也愛楓葉,認為楓葉能“除邪驅鬼”,給人帶來吉利和平安。所以,在做五色飯的時候,家家戶戶在門楣上都插上一枝精心挑選的楓葉,甚至做五色飯的染料渣,也要撒在家門口和房屋外圍,以求驅邪保平安。

    歌圩日的清晨,壯家人將蒸煮五色糯米飯和染色熟雞蛋裝進小布袋和小網兜,小網兜挂上青年胸前,青年男女經“碰蛋”便趕歌圩去了。男女老少聚集在歌圩點,放開歌喉對唱山歌。各村屯的姑娘於歌圩日前夕,相約帶上自織的布料,提前到歌圩點搭歌棚、為迎接小夥子前來對歌做好準備。歌圩點附近村民也蒸煮五色糯米飯,備足飯菜,招待遠方的來客。無論來觀看對歌的客人是熟悉還是陌生,都得到同等的款待。對歌中,歌手們互相學習,老歌手指導年輕人。現場歌迷普遍是當地及附近各鄉村的村民,以村屯為單位。同村的女青年,她們的髮型、頭繩、花結、包頭花巾和上衣、褲子和花鞋等粧飾一致。男女青年在進入歌棚前,在場外遛達一圈,尋覓自己心儀對象。然後,進入歌棚開始對歌。

   1 2 3   

                支持鍵盤翻頁  ←左 右→  
分享到:
【糾錯】   
 更多圖片
北疆女兵爬冰臥雪訓練
北疆女兵爬冰臥雪訓練
F-16AM攔截圖-95畫面
F-16AM攔截圖-95畫面
"鶻鷹"戰機清晰照曝光
"鶻鷹"戰機清晰照曝光
T-50試飛增添四個挂架
T-50試飛增添四個挂架
我數百漁船現伊豆群島
我數百漁船現伊豆群島
"雷暴"演習輪突炮發威
"雷暴"演習輪突炮發威
英挑戰者坦克波蘭參演
英挑戰者坦克波蘭參演
美航展現"偷襲珍珠港"
美航展現"偷襲珍珠港"
第26軍蛙人水下作戰照
第26軍蛙人水下作戰照
俄T90A演示超強機動性
俄T90A演示超強機動性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99031278144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