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劍看望轄區老人
2003年劉劍十八歲,離開家鄉成了一名“兵哥哥”,提着行囊走進了江蘇南通邊防支隊連興港邊防派出所的大門的時候,挂着“一道拐”的他懵懵懂懂、臉上略帶些許青澀。2015年,因工作突出,忠誠履職,被江蘇省南通市公安局評為“2014年度優秀社區民警”,作為江蘇邊防總隊南通邊防支隊唯一獲此殊榮的士官民警接受表彰。入伍12年,細心、沉穩以及對邊防事業的熱愛,讓他在磨礪中轉變角色,從當年的“兵哥哥”成了“兵叔叔”,青春被他演繹成了小港最美的邊關情。
八年幫扶,訴説着兵叔叔的由來
“哥,你説我以後還能站起來嗎?”坐在床上的丁佳錦對前來探望他的劉劍説道。“小丁,等以後醫學技術再發達點,你一定能站起來,所以現在要堅強點。”2007年,在“弘揚雷鋒精神活動”中,他認識了江蘇省啟東市寅陽鎮連興港村殘疾兒童丁佳錦,丁佳錦父母離異,長期與外公外婆居住在一起,丁佳錦患的是先天性肌營養不良,雙腿已經萎縮變形,休學在家,由外婆照顧,但60歲的外婆也已身患尿毒症多年,家庭重擔全靠年邁的外公,家庭原因導致丁佳錦比同齡的孩子顯得自閉自卑得多。
劉劍了解到情況後,便用自己的津貼為丁佳錦購買了書籍與營養品,鼓勵他樂觀面對生活,不要被病痛所打敗。從那以後,劉劍就成了小丁心中的“兵哥哥”,每逢節假日,他總是往小丁家裏趕,帶些學習用品去看望小丁。因小學二年級便休學在家,學業落後,他便為小丁輔導功課,並&&相關部門共同幫助小丁走出困境,讓社會共同關心這個孩子。
如今,八年時間已經過去,當年的“兵哥哥”已經變成了一位“兵叔叔”,但不變的是他那為人民服務持之以恒的心。“和平年代,為老百姓做實事就是奉獻國家的一種。”這是劉劍心底對為民服務的認識。
草叢深處,隱藏着靜悄悄的捕快
“當了片警,那就要將保護人民財産安全放在首位。”劉劍是江蘇省啟東市寅陽鎮寅南村的社區民警兼黨支部副書記,同時他還是寅南村“劉捕頭”。
“有人出來了,大家先別動,聽我安排……上!”已蹲守4小時劉劍向巡防隊員發號命令,迅速抓住兩名盜竊電纜線嫌疑人。2014年11月,寅南村某船務公司一週內連續被盜3次電纜線,造成公司上萬元損失。面對如此猖獗的盜竊團夥,作為寅南村的守護者,他向群眾承諾,一定要抓住這個犯罪嫌疑人,好好整治一下。他通過對三個現場的勘查中發現,一週時間內能到一家單位不同地點進行盜竊,絕不是外人所為,也不是單人作案。於是他組織巡防隊員進行巡邏,並進駐到企業內部加強治安防控,與公司保安部門人員進行不間斷的視頻監控。經過12小時連續奮戰,犯罪嫌疑人浮出水面。
有戰友曾經對他説:“劉班長,你在這個小港都十幾年了,怎麼還跟個小年輕一樣,那麼有幹勁,給我們傳傳經。”劉劍笑呵呵地説:“我的秘籍就是記住一句話,穿上這身橄欖綠,就要對的起軍人這個職業。”這就是劉劍,他就是連興邊防的守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