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搶紅包這樣“拼”,真的好嗎?

2015.02.25/vol.74

羊年春節,火了網絡搶紅包。從節前發“紅包”的預熱,再到除夕、大年初一的搶紅包熱潮,再到貫穿春節假期各種朋友群、家人群、同事群的搶紅包接龍,“搶紅包”成了今年春節最熱的話題。然而,有關“搶紅包”的爭議聲也越來越大。有評論稱,無論多麼搶眼的“紅包”,也難以換來親人溫馨的笑臉,這樣的春節過法,未免本末倒置、得不償失。甚至還有論者指出,“搶紅包”正在毀掉春節……

分享到:
頭圖

互聯網掀起搶紅包熱潮

        手機搶紅包,開始紅火于2014年春節互聯網公司騰訊旗下微信推出的“新年紅包”應用,進入2015年,阿裏、百度、騰訊等加入春節搶紅包大戰。經過春節前約一周預熱,2月18日(除夕),互聯網上演了一場搶紅包對決戰。數據顯示,除夕當天,微信紅包收發總量達10.1億次,是2014年的200倍,QQ紅包收發總量6.37億個,搶紅包人數為1.54億;支付寶紅包收發總量達2.4億個,總金額達到40億元。微博搶紅包總次數超過1.01億次,其中有超過1500萬網友搶到現金紅包。

杭州“土豪”發6萬余個紅包 總金額26萬元

        在全國發紅包的用戶中,來自杭州市的朱先生(水瓶座)春節開啟了“群紅包撒錢模式”。他總共發出了64520個支付寶紅包,紅包總金額高達26萬,成為全國最慷慨的土豪。有網友調侃説,群紅包一次最多能發給100個人,雖然朱先生的紅包平均下來每個也就四五元,他“撒向人間都是愛啊”。

        “吃飯要坐在離路由器最近的地方,手機螢幕不能鎖,微信也不能退出,震一下都要看。”見老婆如此瘋狂,小李的老公自然不爽,“你到底要搶多少錢,我一次性付給你。”見老公發火了,小李只好收斂一些,可每次偷瞄手機,群裏幾十個紅包都發過了,“就是那種錯過好幾個億的感覺。”因為不少群裏都表示除夕晚上8點定時發紅包,因此8點前,小李做什麼事都急匆匆的,“以前洗個澡要半小時,現在10分鐘就出來了。”

紅包變“味”,搶紅包轉演“逼宮”

        搶了100多個紅包的小楊時不時向群裏發個紅包,被很多群友大讚“土豪”,著實讓他體驗了一把“高帥富”的感覺。然而一算賬,他辛辛苦苦搶了120元錢,卻發出去300多元錢,做了“虧本買賣”。更令人尷尬的是“被逼發紅包”。“本來是圖個樂子,誰知後來卻變了味。”河北的張先生説,有的人發現“虧了本”,紛紛要求領導出血。甚至有網友發帖:“一切不以發紅包為目的的祝福都是偽君子。”“今天能用紅包解決的,咱盡量不要用語言表達。”

搶紅包

搶紅包

“搶紅包”不應蓋過親情“主題歌”

        新春佳節是家人團聚、共敘親情的時刻,向親友派發紅包是傳遞祝福與關愛的民俗傳統。然而,不少人發現,搶紅包正從消遣的“伴奏曲”演變為春節長假的“主題歌”。遊子千裏歸家,依舊沒有跳出方寸螢幕,抱著手機搶得不亦樂乎,把滿懷期待的父母晾在一邊;老同學的微信群裏,舊友説話無人應答,丟個紅包立刻“炸鍋”;更有甚者,洗漱、做飯、開車等紅燈時都有人緊盯螢幕,生怕錯過紅包。難怪有人驚呼,搶紅包正在毀掉春節。無論多麼搶眼的“紅包”,也難以換來親人溫馨的笑臉。試想這個假期,一些人為搶紅包甚至沒有看上完整的節目,沒有和親人説上幾句稱心的話語,沒有來得及和爸媽嘮嘮知心嗑。這樣的春節過法,未免本末倒置,得不償失。

網絡時代,紅包不應讓年變了“味”

        當傳統春節遇到網絡,年味兒也發生了改變。比如在春節,有些人不能回家過年,但通過支付寶將壓歲錢打給自己的孩子,通過朋友圈給親友發紅包等等,這份心意也能通過網絡傳給自己的親友,而且這種方式也很新穎、時尚。但是,我們也不可過于依賴甚至讓網絡來解決一切,再大的紅包也抵不上全家吃頓團圓飯帶來的喜悅。

網絡搶紅包不應是商業文化對家庭親情的現實衝擊

         有人説,可以把搶紅包看作過年的“新風俗”。因為,春節期間相互饋贈的風俗古已有之,稱為“饋歲”,所以搶紅包是傳統習俗的發展,並且增加了年味。事實上,熱鬧的紅包大戰背後打的是移動支付戰,是商業活動。電商通過快速的、多層次的傳播方式,將網絡紅包變成全民狂歡的遊戲,也就讓每個人都具備了開通移動支付的基礎。如此大規模高比例的參與度,正是商業文化對家庭親情的現實衝擊。

紅包大戰狂歡,紅包不應讓支付安全當炮灰

        “紅包大戰”實際上是場建立在移動支付和用戶數據上的用戶搶奪戰,而這場搶奪戰,看上去是網民們得到了真金白銀的紅包實惠,但從更長遠來看,在短暫的狂歡之後,恐怕會有更多問題逐漸顯現。有些人為了搶紅包,用戶忽視了存在于“搶紅包”背後的安全隱患,例如信息安全問題、支付安全問題。當然,除了這些真紅包可能存在隱患,更大的隱患還在于假紅包趁機作亂。媒體已經報道了搶紅包上當受騙的案例——非但沒搶到紅包,銀行卡裏的錢反倒給騙子發了紅包。“紅包大戰”能夠讓用戶得實惠,當然是好事。但互聯網企業不應忽視用戶們的信息安全,更不能拿金融支付安全當炮灰,而應切實保障支付安全,給用戶更好更可靠的移動支付體驗,這才是抓住用戶的關鍵所在。

        春節假期結束了,今年的“搶紅包大戰”也隨著終結。古人“明月千裏寄相思”,現代人用手機打破距離,讓溝通變得順暢、快捷。然而,在春節合家團聚之際,有些人為了“搶紅包”反倒把現實中的親情、鄉情放到一邊。這種過節方式不應被倡導,我們應該珍惜與家人團聚的時間,放下手中的手機,與家人面對面話話家常,不應讓“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的距離,而是我坐在對面,你在玩手機”成為事實。

微關聯 +

搶紅包的低頭族:請多陪陪親人

專家提醒,搶紅包只不過是過年的一個小遊戲,切莫因搶紅包變成低頭族,忽略了親情。

羊年春節:手機搶紅包、逆向探親成新時尚

自古以來,中國人過春節都有一套固定的傳統習俗,如祭灶、放鞭炮、逛廟會等。然而,伴隨社會的變遷,以農業文明為基礎的春節也在發生變化,出現了一些新時尚。

微調查 +

微評論 +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觀中國

01002002013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