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如鏡,雪山巍峨
草原遼闊,胡楊婆娑
大漠浩瀚,冰川挺拔
游客駕車穿行在新疆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班迪爾藍湖”上方的大橋上。新華社記者 胡虎虎 攝
清晨
牛羊在草原上漫步
白氈房上升起嫋嫋炊煙
夕陽下
鮮花點綴着湖藍色的院墻
小夥子想著心愛的姑娘
月光裏
古城中傳來陣陣樂聲
人們笑着聚在一起
舞動生命的樂章
新疆喀什地區麥蓋提縣的沙漠風光。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這裡是喀什
古絲綢之路上的一顆明珠
東西方文明交匯之地
是無數旅人的詩和遠方
“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
1
喀什的滄桑
盡顯在喀什古城
漫步古城中
仿佛穿越時空
回到了千年前的西域
新疆喀什古城景區。新華社記者 金皓原 攝
巷弄宛如迷宮
卻又自成一派秩序井然
傳統民居錯落有致
雕花的門窗、精美的廊柱、幽靜的廊道
隨風輕擺的葡萄藤、晾曬的鮮艷衣物
讓人眼花繚亂
盡顯古城獨有的韻味
在新疆喀什古城景區,游客在“買買提的老房子”參觀游覽。買買提的老房子是一座有着300多年歷史的民居,房間高低錯落、空間層次豐富。新華社記者 趙宇思 攝
叮叮噹當的聲音
不時在耳邊響起
做銅壺、打鐵皮、制樂器
伴着匠人做工的聲音
悅耳迷人的音樂也不時傳來
共同構成了古城獨特的聲線
在新疆喀什古城景區鐵業公社內,手藝人在製作鐵器。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嗅覺更是時刻受到衝擊
烤包子、烤鴿子、烤羊肉、
馕坑肉、缸子肉、架子肉、
大盤雞、手抓飯、馕包肉……
令人垂涎欲滴
烤串小哥邊唱邊舞
讓眼前的美食
有了濃濃的“喀什味兒”
古城的老茶館裏
天南海北的人們圍坐在一起
細品着沁人心脾的香茶
欣賞着悠揚的歌舞
喀什的滄桑、古城的美
盡在其中
在新疆喀什古城百年老茶館內,人們隨音樂起舞。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 攝
2
走在喀什
會有人向你講起
“帕米爾雄鷹”的故事
拉齊尼·巴依卡
一家三代赤膽忠心
為國守邊70余載
上世紀50年代初
拉齊尼的爺爺凱力迪別克·迪力達爾
自告奮勇成為當地第一位“牦牛嚮導”
並主動和邊防軍人一起護邊
1972年
拉齊尼的父親巴依卡·凱力迪別克
接過了爺爺的接力棒
與邊防戰士一起爬冰臥雪
用隨身帶着的水泥修葺界碑
用紅油漆一次次仔細描摹“中國”
這是新疆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提孜那甫鄉拍攝的巴依卡·凱力迪別克。新華社發(姬文志 攝)
2004年
從部隊退伍的拉齊尼
從父親手中接過趕牦牛的鞭子
行走在千里邊境線上
每次巡邊,他只帶三樣東西:
馕——路上的乾糧
水泥——修補界碑損壞的地方
油漆——刷新、描字
拉齊尼騎着牦牛在巡邏路上蹚過湍急的河流。新華社發(王烈 攝)
令人痛心的是
2021年1月4日
拉齊尼為救落水兒童英勇犧牲
他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41歲
巴依卡老人撫摸兒子拉齊尼的照片。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 攝
巍巍崑崙,茫茫雪原
心中的祖國
是他們的驕傲
也是永遠的惦念
3
如今的喀什
用發展續寫着屬於自己的故事
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
築起文化旅游産業走廊
人文旅游、避暑旅游
沙漠旅游、自駕旅游等品牌
讓遠方的游客怦然心動
游客來到新疆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慕士塔格冰川公園游玩。新華社記者 胡虎虎 攝
喀什還是一個外貿重鎮
擁有“五口通八國、一路連歐亞”的
獨特區位優勢
讓它成為祖國向西開放的重要門戶
外貿經濟發展不斷邁上新&階
喀什打造向西開放的國際商埠。入境車輛有序進入新疆伊爾克什坦口岸。新華社記者 丁磊 攝
自今年9月20日起
紅其拉甫口岸
由每年的4月1日
至11月30日的季節性開放
轉為常年開放
這是9月20日拍攝的紅其拉甫口岸外景。新華社記者 趙宇思 攝
越來越多的人們
在這裡匯聚、交融
澎湃着
“生生不息,團結奮進”的喀什活力
留下了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喀什故事
游客在新疆喀什古城景區的一家民宿內欣賞歌舞表演。新華社記者 王菲 攝
新疆喀什夜景。新華社發(蔡增樂 攝)
祝福你,喀什
明天,會更好!
記者:齊慧傑、於濤、馬驍駒、張超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