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1 05/ 23 23:36:48
來源:新華網

新華全媒+|安心與安全——雲南漾濞受災群眾安置見聞

字體:

  新華社昆明5月23日電  題:安心與安全——雲南漾濞受災群眾安置見聞

  新華社記者

  工作人員走村入寨開展房屋受損情況評估、黨員幹部在安置點亮出黨員身份,志願者在帳篷間忙碌,為群眾解決困難;一瓶瓶礦泉水、一袋袋麵包送到群眾手裏……連日來,在雲南省漾濞6.4級地震災區,各級各部門人員奮戰在救災一線,全力保障受災群眾生活,各項抗震救災工作全力、有序推進。

  “他們就像親人一樣”

  “在這裏,喝水、吃飯都沒問題。政府工作人員服務態度特別好,就像親人一樣。”見到記者,83歲的黃菊英老人把這句話説了好幾遍。

  現在,黃菊英老人和家裏的其他6口人搬到了漾濞縣城最大的緊急避險安置點人和廣場,住進帳篷。從住進來開始,她就感覺安穩了,工作人員的熱心服務特別讓她感動。

  大地一陣搖晃,房子上瓦片劈裏啪啦掉落……每當回想起21日晚發生的6.4級地震,老人仍心有余悸。當時,她嚇得都説不出話來了,被家人們攙扶著緊急來到了人和廣場。像黃菊英老人一樣,近1400名受災及避險的群眾,在人和廣場找到了新的“家”。

  這是雲南省漾濞縣人和廣場安置點一景(無人機照片 5月23日)新華社記者胡超 攝

  記者看到,廣場上整齊排列著藍色的帳篷,很多群眾在帳篷裏坐著聊天、看書、休閒,醫療服務點、志願者服務點等設在廣場入口處,十分顯眼。志願者穿行在帳篷間,了解情況、解決問題。

  人和廣場安置點負責人、漾濞縣扶貧辦主任趙志輝説,5月22日淩晨,人和廣場就開始搭建帳篷,目前搭建了160頂,安置近1400名群眾,我們全力保障他們的生活。

  5月23日在雲南省漾濞縣人和廣場安置點 受災群眾在樹蔭下聊天 新華社記者胡超 攝

  安置點每天都為群眾提供食物和飲用水,還專門設立醫療組,10名醫護人員駐守在此提供醫療保障服務。“我們尤其重視防疫工作,衛生部門每天消殺三次,保障口罩供給。”趙志輝説。

  人和廣場黨員服務站引起了記者注意。趙志輝説,35名來自各部門以及自發前來的群眾黨員組成志願服務隊,他們要做生活服務員、矛盾調解員、知識宣傳員、心理疏導員,在安置區亮明身份,做好服務保障工作,為群眾解難題。

  5月23日在雲南省漾濞縣人和廣場安置點孩子們在畫畫 新華社記者胡超 攝

  記者了解到,各地村民、市民剛到這個安置點時還很驚慌,外加余震不斷,夜裏都不敢睡覺。目前,安置點群眾已經心情平穩。“21日晚,很多人一夜不睡,22日晚10點,我看到大家在帳篷裏睡得很安穩了。”趙志輝説。

  記者從漾濞縣政府了解到,截至23日8時,全縣共設置緊急避險集中安置點405個。漾濞縣常務副縣長常樹標説,我們安置受災群眾要實現“有飯吃、有衣被、有臨時安全住所、有幹凈水喝、有病能及時醫治、不出現疫情”。

  5月23日在雲南省漾濞縣人和廣場安置點 孩子們在玩遊戲 新華社記者胡超 攝

  “紅”“黃”“綠”

  房前屋檐下墻體長11.6米、側面墻體縱深7.4米……在漾濞縣蒼山西鎮秀嶺村平梨自然村,大理州彌渡縣住建局的專業工程師吳學海帶著幾位村民正在對受損房屋測量評估。

  村民的房屋在地震中受損,大量房子墻體拉裂,瓦片散落一地。村旁公路邊一塊空地上,10余頂帳篷有序排列,村民臨時安置在這裏,幾位村民正在帳篷周圍挖簡易排水溝。

  目前,大理州住建係統品質安全方面專業工程師組成多個評估小組,深入受災村寨,對受損房屋進行檢查評估。

  5月23日 大理州彌渡縣住建局的專業工程師吳學海在一處受損房屋測量評估現場 新華社記者陳欣波 攝

  23日一早,秀嶺村秀嶺組小組長張映明領著吳學海來到平梨村,對房屋受損情況實地檢查,並做出評級鑒定。“村委會安排村組幹部帶領專家到其他村寨交叉檢查評估。我們村民小組57戶房屋都受損,由另一支評估小組評估。”張映明説。

  平梨村46歲村民張樹輝家的房子墻體多處拉裂,部分土坯墻體被震壞。吳學海帶著幾位村民拉著鋼卷尺仔細測量房屋,對受損部位拍照記錄,同時在表格裏填上詳細情況。

  客廳、臥室、廚房……吳學海逐一仔細檢查記錄。隨後,他們又來到張樹輝家的牲畜圈舍檢查評估。

  吳學海説,重點看地基基礎是否牢固,主體架構是否受損變形,墻體是否拉裂。同時查看住房、廚房、生産用房和牲畜圈舍。綜合房屋受損程度,在墻上貼上紅、黃、綠不同顏色的鑒定結果。紅色的寫著“禁止使用”、黃色的寫著“暫停使用”、綠色的寫著“可以使用”字樣。

  吳學海一邊介紹一邊在自建房屋震後應急評估記錄表上填寫著:戶主張樹輝,主房、廚房地基基礎無異常,房屋屋架結構無變形、倒塌,墻體部分拉裂、脫落、傾斜,屋面瓦局部受損,畜圈墻體局部拉裂,生産用房安全,鑒定結果為暫停使用。隨後,一名村民把寫有“暫停使用”字樣的黃色紙張貼到墻上。

  截至23日14時,吳學海已對平梨村9戶村民的房子做出評估:5戶禁止使用,4戶暫停使用。

  “震中村民房屋受損嚴重,評估小組將抓緊完成評估。州、縣相關部門將根據受損情況及時啟動重建或修繕加固工作。”吳學海説完後,又走向另一戶村民房屋開始工作。

  如何保障受災群眾住宿?

  5月23日下午3時,漾濞糧食儲備中心。

  巨大的倉庫裏,成包的棉被、各種口味的速食麵如小山一般整齊碼放著。倉庫外,十多位志願者正圍著一輛大貨車緊張搬卸。

  這裏,是漾濞縣救災物資重要的接收點、儲存點、轉机點。自21日晚間地震發生後,救災物資源源不斷向震區運來。

  5月23日 在漾濞縣蒼山西鎮秀嶺村一安置點 受災群眾在搬運生活物資 新華社記者陳欣波 攝

  這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運輸。地震導致震區近2.7萬人緊急轉移安置,5萬多人緊急避險轉移,受災群眾急需帳篷、折疊床、被褥。據氣象部門預測,震區未來幾天還有降雨,這讓形勢更加緊迫。

  一位負責裝卸的志願者説,22日7點趕到這裏時,就有車拉來了救災物資。此後,越來越多的救災物資運輸車來到這裏,最多的時候倉庫外停著八九輛卡車等待卸貨。

  事實上,就在22日當天,應急管理部會同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緊急向雲南地震災區調撥帳篷5000頂、折疊床1萬張、毛毯2萬床。

  這批物資由擔負中央應急物資儲備任務的雲南省救災物資儲備中心發出。該中心主任付永新説:“22日下午接到調撥指令後,他們立即組織裝車,一直幹到淩晨4點才休息,裝滿一車發一車。”

  同一天,雲南省組織從多個儲備庫向災區緊急調運帳篷7500頂、棉被3萬床、彩條布2500件、折疊床1.5萬張、床墊1.5萬床、床上用品1.5萬套。

  救災物資火速趕來,如何把這些物資高效分配到受災群眾手裏,是一大關鍵。尤其是震中區域,山高坡陡路窄,運輸較為困難。大理州應急管理局有關負責人介紹,隨著工作重心由應急救援轉向安置受災群眾,現在更多力量參與到物資分發上,效率大大提高。

  23日下午4時,此次調撥的最後一批中央救災物資發車。在當日上午,絕大多數中央救災物資已經運抵震區。

  5月23日 在漾濞縣蒼山西鎮秀嶺村一安置點物資分發現場 一位老人領到發放的毛毯 新華社記者陳欣波 攝

  下午5時,漾濞縣人和廣場安置點,數十頂藍色的救災帳篷旁邊,工作人員正忙著為受災群眾發放折疊床。通往漾濞縣的路上,挂著“救災物資”標識的大貨車不時出現……(記者王長山、劉夏村、字強、浦超)

【糾錯】 【責任編輯:趙文涵 】
01002002013000000000000001110000112748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