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新華社烏魯木齊11月21日電(記者杜剛、郭燕)新疆烏魯木齊市三宮變電站110千伏電力地下管廊20日迎來一名“超級員工”。一臺投影儀大小的白色機器人用兩只攝像頭“眼睛”記錄檢測周圍環境和設備運行變化。這是新疆第一個地下管廊智能巡檢機器人。
國網烏魯木齊供電公司電纜運檢班工作負責人周書強説,以往每隔15天需投入2至3名電力人員巡檢管廊內電力線路,耗時費力,且在密閉空間內持續作業時,人員存在遭遇火災、氣體中毒等安全風險。
眼前,這個搭載了可見光、紅外攝像頭、氣體和溫濕度外部傳感器的智能巡檢機器人,具備視頻監控、紅外熱成像、環境監測、自主充電等12項功能,通過無線信號為後方處理係統提供數據,能夠及時預警故障和災害。
“管廊內如發生線路故障,將影響變電站正常運行及居民用電,還可能導致數千萬元損失。有了這個機器人,地下管廊電力線路運檢模式實現從‘事後檢修’到‘事前診斷’的改變。”周書強説,智能巡檢機器人效率相較人工提升約25倍,未來這類機器人將更多出現在電力、通信、燃氣等地下管廊中。

加載更多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熱帖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