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新華社長春9月25日電(記者孟含琪)三場颱風過後對受損農田查勘定損,拍攝影像協助農業估産,對森林實施防火檢查……近段時間,農業大省吉林省借助衛星在農業、林業領域深入開展工作,用科技手段促進農林工作智能化。
近日,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農林領域應用負責人曲春梅忙著配合保險公司,對“巴威”“美莎克”“海神”等三場颱風後受損的農田進行查勘定損。不同于往常只依靠出險員前往現場查勘的方式,她借助了公司研發運營的“吉林一號”衛星星座,通過衛星影像協助查勘受損農田。
2017年起,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與保險公司合作,通過“吉林一號”多光譜衛星、高分辨衛星的影像和無人機影像,以及實地調查、採樣等方式,採取天、空、地一體化的數據採集和分析手段進行工作,使農業保險查勘定損工作變得高效。
“衛星還能幫助判斷農作物長勢,是農業領域的好幫手。”曲春梅説,農作物受病蟲害影響後,細胞壁結構和葉綠素含量會發生變化,這可以通過衛星遙感光譜分析技術判斷識別,再經模型計算分析,衛星數據就能反映農作物的長勢和生産環境狀況。這一模式已在長春市農安縣等地開展試點。
每到春秋兩季,林業部門要對森林實施防火檢查。“吉林一號”衛星星座也會對森林進行監測,當發現有著火點時會迅速做出判斷,幫助有關部門提供數據支撐。在林業病蟲害防治、林業生態修復等方面,衛星也“大有作為”。
據了解,“吉林一號”衛星數量現有25顆。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賈宏光説,隨著“吉林一號”衛星星座繼續組網,將在農林領域提供更精準、高效的支撐。

載入更多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品質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用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熱帖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