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貴陽7月31日電 題:貴州播州區聚“椒”産業做好“辣”文章
新華社記者施錢貴
最近,68歲的老椒農杜啟應幹了一件大事,將自家的幾間老屋拆除重建。目前,新建的兩層小別墅已進入裝修階段,獨立衛生間、廚房、客廳一應俱全,“已經花了十多萬元。”
杜啟應家住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新民鎮龍豐村,這幾年,他通過種植辣椒掙到了錢,于是修建新房養老。“去年種了40畝辣椒,收入近25萬元,刨除成本也有10多萬元的凈利潤。”和記者談起這幾年的收入,杜啟應笑得合不攏嘴。
2018年5月,記者來到他家時,杜啟應和老伴還住在已有幾十年歷史的老木屋裏。他的子女在外做生意,在城裏買了房,但由于在城裏住不慣,他和老伴選擇在老家種辣椒。
新民鎮副鎮長陳鵬介紹,作為播州區辣椒種植大鎮,今年新民鎮共種植辣椒2.4萬畝。“按目前的市場價來算,除去成本,每畝辣椒可給椒農帶來2000元的利潤。”陳鵬説,貴州種植辣椒的歷史悠久,群眾的種植技術基礎好,適合大規模推廣。2019年,全鎮有專門種植辣椒的“職業椒農”300余戶,“預計今年可突破1000戶。”
“辣椒成為播州區種植面積最大、受益農戶最多的經濟作物,並逐漸形成了辣椒加工貿易區。”播州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姚洪焱説,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播州區就把辣椒作為當地的主導産業來抓,脫貧攻堅以來,累計帶動了當地9000余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
播州區泮水鎮喻河村龍井組地處大婁山下,全組28戶95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4戶67人。近年來,看到其他鄉鎮通過種植辣椒走上脫貧致富路,當地扶貧幹部也動員村民種植辣椒。
2019年,由龍井組組長胡輔雄帶頭,6戶人家種上了辣椒,經濟效益可觀。今年,龍井組共種植辣椒150余畝,預計能為村民帶來近30萬元的利潤。“種植辣椒需要大量用工,目前辣椒基地已支出務工費超過10萬元。”胡輔雄説。
今年播州區共種植辣椒38萬余畝。為進一步延伸辣椒産業鏈,近年來,播州區還投資10多億元打造國際辣椒産業園,産業園包括調味品車間、火鍋底料車間、牛油植物油車間等。“産業園建成後,以優惠的政策吸引辣椒加工企業入駐,實現‘築巢引鳳’。”負責産業園運營的謝國東説,産業園除了做辣椒加工外,還將發展火鍋底料配套産業及辣椒精深加工。
記者從播州區農業農村局了解到,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目前播州區辣椒年加工産值10億元左右。全區規模以上辣椒加工企業3家,規模以下2家,同時,9家烘幹公司共有14條大型烘幹線、近千臺小型烘幹機,小辣椒成了富民大産業。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