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石家莊5月9日電(記者馮維健)在河北省泊頭市洼裏王鎮三岔河村,千畝梨園內傳來陣陣機器轟鳴,一臺橙色的粉碎機正在高速運轉,工人將大小不一的樹枝塞進機器,瞬間被粉碎加工成大小不等的小塊,經傳送帶裝進卡車。
河北泊頭盛産鴨梨,全市梨樹種植面積達25萬畝,每年春季修剪果樹就能産生2000多噸樹枝,以往這些樹枝主要供農民生火做飯使用。近年來,隨著村民生活水平和環保意識的提高,家家戶戶改用液化氣或天然氣,這些樹枝成了擺在農民面前的難題。
“這‘鐵牛’本事真大,‘吃’進去的是樹枝,輸出的是財富。”三岔河村農民高貴松説,現在不僅房前屋後幹凈了,還能增加收入。去年他家賣樹枝掙了1500多元,和往年焚燒或丟棄相比,這就是額外的收入。
近年來,泊頭市立足節能環保,以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為突破口,積極探索現代農業循環發展、綠色發展之路。春耕時節,全市十余家農業廢棄物回收加工商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樹枝回收再利用,加工成的木屑正一車車運往周邊地區的家具生産廠家。
河北茂動興騰農業技術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付茂動告訴記者,除了回收樹枝,當地還面向農戶分類回收濕秸稈和幹秸稈。濕秸稈打捆封膜後儲存,發酵成飼料,以每噸260元的價格出售給養牛場。幹秸稈打捆後以每噸200元的價格出售給肥料加工廠,經發酵後制成有機肥料。
“農業廢棄物就是放錯地方的資源,關鍵在于二者之間如何有效轉化。”泊頭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董金濤説,廢棄的樹枝通過加工回收再利用,每年可為梨農增加20多萬元的收入,實現了農産品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據悉,2019年泊頭市共回收廢棄樹枝約2000噸,青儲秸稈飼料化約5萬噸,秸稈肥料化約2000噸,總體秸稈再利用為農民增産增收860余萬元。今年,該市已回收樹枝1200噸,這些樹枝經粉碎加工,有的運往家具廠用作家具原料,有的運往發電廠用于火力發電。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