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恩施州店子坪村位于武陵山腹地,平均海拔1200多米,交通閉塞。
深澗河谷猶如一道天塹,阻斷了店子坪人下山的路,也阻擋了他們脫貧致富的腳步。
直到王光國的出現,懸崖絕壁上的古鹽道不再是他們唯一的出山路。
資料圖:王光國(左一)帶領店子坪村村民一鋤一鋤,一釬一釬地砸向絕壁頑石。
2005年,在王光國的帶領下,店子坪人開啟了絕壁鑿路之旅。
歷時五年,2010年末,王光國與店子坪的村民一道,用炸藥、鋤頭和簸箕,從懸崖上鑿出了一條長2.5公里的毛公路。
資料圖
2011年,多家媒體報道了王光國的先進事跡,引起了各部門和社會各階層的廣泛關注。
2011年8月,在王光國的積極爭取下,專業施工隊開始進場施工。
2014年,通村的7.5公里公路終于鋪成了水泥路,店子坪至高坪青花全長11.7公里的斷頭路也終于打通並實施了路面硬化。
資料圖
2014年4月,洋芋河跨河大橋順利實現了通車,村民出行難的問題已經徹底解決。
10多年來,王光國帶領村民自力更生,鑿崖修路,演繹新時期“愚公”精神,
他團結村民,合理規劃,帶領鄉親發家致富戰貧困,凝心聚力謀發展……
他是村裏的“愚公”支書、鄉親們的引路人。
他不等不靠,不向困難低頭,
充分調動和激發群眾的主觀能動性,以敢拼、敢幹、敢闖的苦幹實幹精神,激勵大家前行。
他舍小家、顧大家,不計個人得失,
一心為群眾付出,處處做給群眾看、帶著群眾幹,贏得了群眾的信賴,真正成為群眾的“主心骨”。
王光國用十年如一日的努力與堅守,換來了村民的富裕、信任與歡笑。
文/郝多
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