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筆者從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下稱“市三醫院”)獲悉,近日,該院對一名艾滋病合並B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肝昏迷患者成功實施跨血型肝移植。據悉,這是目前我國艾滋病跨血型肝移植後存活的第一例患者。
4月1日,正在查房的市三醫院感染一科主任王輝,發現她的一位長期隨訪的艾滋病合並B型肝炎患者出現了肝昏迷和肝腎綜合徵。唯一的出路就是肝移植。
醫院倫理委員會討論後決定,該患者可以做肝移植手術。通過分配係統,很快就匹配上了一個肝臟。但問題來了,捐獻者的血型是A型,而患者的血型是O型。
姜楠告訴筆者,通常肝移植患者的血型需要相同或相容,只有在緊急救命的情況下,病人沒有時間等了,才會進行跨血型肝移植。
“這個病人等不及了,跨血型移植也要試。”慶幸的是,經過檢測,患者ABO血型抗體滴度較低,具備跨血型肝移植的基礎。決定跨血型移植,這意味著肝移植的手術風險加大,容易出現超急性排斥反應。
在這之前,國內只報道過3例合並HIV感染的肝移植手術病例,但是對艾滋病人緊急行跨血型肝移植還是第一次,沒有經驗可循。醫生只能依靠自己的經驗進行探索,制定免疫誘導方案。
術前這兩天,姜楠睡不踏實,“腦袋裏就像過電影一樣,一遍遍演示著各個環節,絕不能有半點差池。”醫院相關團隊專家們也進行了充分的討論,對手術可出現的情況,進行預判和精細準備。
手術開始。十幾名醫護人員“全副武裝”,確認皮膚無破損、穿著雙層防水圍裙、戴護目鏡、雙層橡膠手套、防水袖套、鞋套,術中用彎盤傳遞器械等,避免醫護人員職業暴露。
數小時後,姜楠切下了萎縮硬化的肝,換上了新鮮健康的肝。
術後,患者生命體徵平穩,肝功能快速恢復,意識逐漸清醒。但他的術後康復是一係列復雜的工程,尤其是要闖過兩大難關。
首先是艾滋病患者本身存在免疫缺陷,跨血型移植後免疫係統就更脆弱。其次是術前患者就出現了肝、腦、腎等多器官衰竭和不全。
于是,醫院再次組織多學科專家會診,制定術後方案,ICU醫護人員也守著3天3夜沒合眼。術後第4天,患者終于排出了300ml的尿量,腎功能逐漸恢復。
“10多年前,別説移植手術,就是淋巴結活檢都很少有醫生願意給艾滋病患者做。這個手術一方面清除了HIV污名,另一方面也顯示了醫學技術和人文關懷的進步。”王輝感嘆地説,他成了“見證奇跡的人”。這個疑難復雜的肝移植手術體現了深圳市三醫院的綜合救治水準和危重症救治能力,也充分體現了深圳器官移植的醫療水準在不斷攀升。(記者 向雨航 通訊員 深三院)
-
吉林省啟動肝移植按病種付費 平均每例手術患者少花10余萬元
記者3日從吉林省醫療保障局獲悉,為切實解決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減輕大病醫療費用負擔,充分發揮按病種付費的管理效能,從3月1日起,吉林省正式啟動肝移植按病種付費試點工作,平均每例手術能為患者減少醫療費用10余萬元。2019-03-03 16:34:31
-
跨越海峽的“心肝情緣”——記臺灣肝移植權威專家陳肇隆
這是68歲的臺灣專家陳肇隆和同事們去年12月在北京為6個大陸孩子做肝臟移植手術的時間記錄。2018-08-20 15:00:01
-
從患者到醫者——全國首例減體積小兒肝移植手術患者的18年
“沒事兒,只要聽醫生的話,很快就能夠好起來!”在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裏,工作中的李楊正在安慰著一名成功實施肝移植手術的孩子。也許是醫院的氛圍使然,孩子看起來有點緊張,他搓著手,抿著嘴,不發一言,但始終堅定地看著李楊的眼睛,無法移開視線。2018-08-19 21:02:11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品質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用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