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2月2日電(記者張建松)2019年是農歷豬年,上海動物園不僅策劃了豐富多彩的“福豬迎春”活動,還從園內飼養的470余種野生動物中,選拔了與“豬/豚”有關的“年度動物”。豚鹿、豚尾猴、揚子鱷等三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上榜。
揚子鱷上榜,它跟“豬”有什麼關係?據上海動物園園長裴恩樂介紹,原來我國古代,揚子鱷被稱為“豬婆龍”。清代小説家蒲松齡就創作過短篇小説《豬婆龍》,其中寫道:“豬婆龍,産于西江。形似龍而短,能橫飛;常出,沿江岸撲食鵝鴨。”
上海動物園飼養的揚子鱷體長1.5米左右,是我國特有的短吻鱷,也是世界上最小的鱷魚之一。歷史上,揚子鱷曾廣泛分布在我國長江下遊地區的湖泊、水塘和沼澤中。由于生存環境受到影響,到上個世紀後半葉,揚子鱷的野外種群數量已不足120條。
為保護揚子鱷,目前安徽、浙江等地都建立了揚子鱷自然保護區和人工養殖場,增加其種群數量。上海動物園也不遺余力投入其中,2018年成功繁育出8尾揚子鱷寶寶。
生活在上海動物園的豚鹿,也是一種較為罕見的動物。在自然條件下,我國僅分布于雲南,延伸到印度北部、緬甸等地,全國飼養豚鹿的動物園也很少。上海動物園最初僅有幾只,經過數十年悉心飼養,目前種群已擴大到10余頭。“豚”是豬的另一種稱呼,鹿也是“祿”的諧音,這樣看來,豚鹿是當之無愧的2019年“年度動物”。
豚尾猴分布于我國雲南南部,延伸至印支北部和孟加拉國等地。豚尾猴的得名,可能因為看上去與豬的尾巴很像,都是短短的15厘米左右,平時下垂,高興時會向上豎起。
裴恩樂表示,上海動物園目前沒有飼養豬科動物。為了將傳統文化與科普教育融為一體宣傳生肖文化,在選拔“年度動物”的同時,還策劃了一係列與豬有關的趣味科普活動。“福豬迎春”活動時間從2月1日至4月8日。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